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学重点

免疫学重点

超抗原:是一类由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病毒蛋白构成的抗原性物质。

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不同点:
1、不需抗原递呈细胞加工处理。

2、可直接与抗原递呈细胞的MHC-Ⅱ类分子结合,结合部位不在抗原的结合槽沟中,而是在MHC-Ⅱ类分
子的非多态区外侧,故无MHC限制性。

3、除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外,还能与TCRVβ链结合,且与TCR的D和J区无关,与TCR的α链无关。


抗原与TD抗原一样,主要与CD4+的T细胞(Th)结合。

超抗原-MHC-Ⅱ类分子复合物与TCR结合后,导致T细胞活化增殖,同时也使B细胞、单核细胞等活化。

人类抗体分子上抗原决定簇的分类
抗体的功能
免疫球蛋白是血清中最主要的特异性的免疫分子,抗体的重要生物学活性由Fab段和Fc段分别执行,Fab段能特异地结合抗原,Fc段可介导一系列生物效应,包括激活补体、调理吞噬作用、介导Ⅰ型超敏反应、通过胎盘等。

1、特异性结合相应抗原
抗体最显著的生物学特点就是能够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这种特异性结合抗原特性是由其V区的空间
构型决定的。

抗体的抗原结合点由L链和H链超变区组成,与相应抗原上的表位互补,借助静电力、氢键以及范德
华力等次级键相结合,这种结合是可逆的,并受到pH、温度和电解质浓度的影响。

实际意义:具有中和毒素、阻止细菌黏附以及特异性结合某些药物或侵入机体的其他异物的作用。

2、活化补体
凝集的IgA、IgG4和IgE通过替代途径活化补体。

3、结合Fc受体
(1)、介导I型变态反应
IgE由于其Fc段的结构特点,可在游离情况下与有相应受体的细胞(如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结合,称为亲细胞抗体。

IgE诱导的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合成由细胞质来源的介质引起I型变态反应。

(2)、调理吞噬作用
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是指抗体、补体等调理素(opsonin),与吞噬细胞表面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由于补体对热不稳定,称热不稳定调理素(heat-labileopsonin),抗体又称为热稳定调理素(heat-stable opsonin)。

联合调理作用:补体和抗体同时发挥调理吞噬作用。

IgG尤其是IgG1和IgG3对于调理吞噬起主要作用;IgE可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

主要的调理机制:
抗体在抗原颗粒和吞噬细胞之间“搭桥”,从而加强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抗体与相应颗粒性抗原结合后,改变抗原表面电荷,降低吞噬细胞与抗原之间的静电斥力;
抗体可中和某些细菌表面的抗吞噬物质,如肺炎双球菌的荚膜,使吞噬细胞易于吞噬;
吞噬细胞FcR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吞噬细胞可被活化。

(3)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
4、通过胎盘
灵长目动物、人类以及家兔的IgG是唯一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转移给胎儿的抗体。

与IgG Fc片段结构有关,切除Fc段后所剩余的Fab并不能通过胎盘。

IgG通过胎盘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被动免疫,对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作用。

各类免疫球蛋白比较
抗体基因的定位和结构
目前认为:抗体由3个不连锁基因编码,它们分别是κ链基因、λ链基因、H链基因,Igκ、Igλ和IgH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编码一条抗体多肽链的基因是由在胚系中多个分隔的DNA片段(C基因和V基因片段)经重排而形成的。

任何一个B细胞内部,都存在三组抗体基因库,即两组轻链基因库(κ和λ)和一组重链基因库构成抗
体的基因。

独立连锁基因群位于相应的色体。

在每个基因库中,有许多分别控制抗体多肽链V区和C区合成的基
因,控制V区的基因有2种(在L链)或3种(在H链),这些基因统称为种系基因。

在B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这些种系基因被随机选择和DNA重排,成为具有单一特异性的不同类型的B细胞。

抗体重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1、重链V区基因组成
H链可变区是由V、D和J三种基因片段重排后组成。

(1)V基因片段
两个编码区,
一个编码可变区的大部分信号序列;
一个编码信号序列的最后4个氨基酸残基和可变区靠近N端的98-100个氨基酸残基。

即V基因编码CDRl 和CDR2的氨基酸残基。

(2)D基因片段
D(diversity)是指多样性。

该片段是一个在L链基因中未发现过的附加基因片段。

D基因编码第三高变区(CDR3)中的大部分氨基酸残基。

(3)J基因片段
JH是连接V基因和C基因的片段。

J基因编码CDR3 剩下的部分和第四骨架区。

2、重链C区基因组成
重链恒定区基因由多个外显子组成,位于J基因片段的下游,至少相隔1.3kb。

每1个外显子编码1个结构域(domain),铰链区(hinge region)是由单独的外显子所编码。

3、重链基因重排
(1)可变区基因的重排
在重链基因重排开始时,二条染色体上都发生D基因片段移位到J基因片段而发生D-J基因连接。

在此以后,只有其中一条染色体上的V基因片段与D-J基因片段连接。

VH基因片段5'端含有启动子(promoter),JH 和Cμ基因片段之间的内含子中含有转录增强子(transcriptinal enhancer)。

如果一条染色体VH基因与D-J基因重排无效(non-productive),另一条染色体的VH基因片段开始发生移位,与D-J基因片段连接。

抗体轻链基因的结构和重排
补体激活分为两个阶段:
前端反应和末端通路,
依据起始物和激活顺序不同又可分为三种:即经典补体和旁路和MBL途径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小鼠第17号染色体的H-2基因在组织不相容引起的移植排斥中起主要作用,且其结构为基因复合体,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T、B细胞激活信号转导中主要成分的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