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弧菌知识
大部分的弧菌菌屬與產氣單胞桿菌( )的 生化反應極為類似,就可利用O129藥物 來做區分:
弧菌菌屬—呈感受性(S)
呈耐受性(R)
另外創傷弧菌也可利用產生酸而與腸 炎弧菌作區別。
臨床表現:
創傷弧菌的感染造成臨床上的病癥有兩種: 1.原發性敗血症( ) →此由腸胃道感染引起的,是由於吃入生的
或未煮熟的魚蝦類或生蠔,病人會有發熱、噁 心、嘔吐、皮膚病變、壞死性潰瘍及敗血症休 克等症狀,死亡率高達50﹪以上。
創傷弧菌 ()
報告人:傅蘭琇
前言:
嗜鹽性水生弧菌屬創傷弧菌( )被報告可 引起人體傷口感染及敗血症以來,因此 菌感染導致的病情嚴重,而且病程發展 迅速,近年來頗受醫學矚目。且在台灣 地區尤其是南部,此菌所引起的感染有 顯著增加。
創傷弧菌是一種存在於海鮮及海水 的細菌,且較易於在慢性肝炎及的 病患身上造成感染。台灣地區四面 環海、B型肝炎高盛行區且一般名眾 喜歡吃海鮮類的食物,因此創傷弧 菌感染症就更值得吾人注意了。
病原菌:
創傷弧菌是革蘭氏陰性,具移動性、 彎曲的桿菌,單獨存在,或尾端相 連成“C”或“S”型。此菌普遍存在 於海水及含鹽的水中,所以只生長 於鹼性的環境中,對酸性敏感,6以 下就不生長。
此菌可生長的:
1
2
3(
)
結果:
大約有90﹪的創傷弧菌在弧菌區分性培 養基 上,其外觀呈現綠色菌落。 在鹽類耐受性生長試驗中,可在含1﹪及 6﹪培養基生長。 在生化反應中 和 皆為陽性。
抗生素療法:
在臨床治療方面過去認為首選藥物,對 此菌感染的療效仍有待感善,所以有研 究顯出及兩者有加成作用,之後也證實 合併療法比單一藥物來的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防:
慢性肝病、其他慢性病及免疫功能不全 的民眾因避免生吃海鮮及未煮熟的海鮮 類食物,至於傷口感染較難預防,唯處 理海鮮類時應帶手套以防止扎傷。
結論:
2.傷口感染
→通常是因傷口接觸到含有病菌的海水 或被蝦、蟹類刺傷,在感染部位有腫脹、 紅斑,進而形成水泡,之後出現組織壞 死或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甚至要以截 肢阻止傷口延伸,若不幸惡化會造成嚴 重的次發性敗血症造成死亡,死亡率約 24﹪。
致病機轉:
可從細菌及宿主兩方面探討: 1.就宿主而言—因體內的高鐵含量及不 健全的免疫系統是創傷弧菌的易感因子。 2.就細菌致病而言—可能是致病因子含 有 及人體血液中取鐵的能力。但目前尚 未有統一而具體的定論。
創傷弧菌感染症會引起嚴重的皮膚軟組 織感染及敗血症。對於有肝病病患若有 敗血症或特殊皮膚表癥的病患,當病患 有接觸到海水、海鮮時,應懷疑此症的 可能性,儘早投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