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尿、蛋白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尿、蛋白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肾小球滤过膜时受到物
理性损伤 尿红细胞在流经肾小管
时受到尿pH、管腔内
渗透压及代谢物质等化 学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大 小形态的改变
可引起血尿的全身性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如各类白血病、紫癜等 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梅 毒、艾滋病等 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白 塞氏病、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等。 免疫性疾病:Goodpasture 综合征、ANCA相关性 血管炎等。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菌性心 内膜炎等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痛风等
可引起血尿的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 非感染性炎症、免疫和代谢异常; 结石; 肿瘤; 畸形和先天异常; 外伤和器械损伤;
理化因素的中毒或损伤等。
病因诊断
伴随症状及原因分析
血尿合并膀胱刺激症状
提示 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尿路感 染,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 前列腺炎、尿道炎等
血尿合并腰腹痛

肾小球性血尿:尿中多种畸形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
的80%以上。

非肾小球性血尿:尿红细胞表面光滑、大小和形态
均一 ,且畸形红细胞在20%以下。

混合性血尿 :尿中畸形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 20%以
上 ,但小于80%。
血尿产生机制
肾小球性血尿
尿红细胞通过病变的
非肾小球性血尿
肾脏/尿路血管的破裂, 血液直接进入尿液
输尿管
膀胱 后尿道 前尿道 尿 三 杯 试 验
尿三杯试验

初段血尿:
常见于前尿道疾病

终末血尿: 见于膀胱三角区、后尿道及前列腺疾病

全程血尿: 提示肾脏、肾盂、输尿管及膀胱疾病
定位诊断思路
全程血尿
无重要提示
明确肾脏病史或 伴有红细胞管型 及显著蛋白尿
肾小球疾病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尿平均红细胞体积 尿沉渣流式分析 尿特殊蛋白分析
组织性蛋白尿。为肾组织破坏及分泌所产生的蛋白尿。一
般尿蛋白量<0.5g/d,很少﹥1g/d,见于肾盂肾炎、尿路肿
瘤等疾病。
尿蛋白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尿蛋白定性检查 尿蛋白定量检查 微量白蛋白检测
特殊蛋白检测
β2-微球蛋白 α1-微球蛋白、α2-巨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本-周蛋白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
其他特殊检查
肾穿刺活检
尿红细胞来源
定位诊断
尿红细胞形态

正常形态的尿红细胞
具有末梢血涂片所见的红细胞同样的形态, 双面中央凹陷、圆盘状、呈淡黄色。

尿畸形红细胞
尿红细胞呈现环形(炸面包圈样 )、芽孢状、棘 形、锯齿(皱缩)形、靶形、影形、口形、裂形、小 型、球状等异常形态。
定位诊断
尿红细胞诊断标准
非血尿性红色尿的常见原因
1.食物和添加剂:甜菜、果浆、食用色素 2.药物:利福平、磺胺类、呋喃坦丁、水杨酸盐
3.代谢性物质:胆红素、尿酸盐、卟啉
4.血红蛋白尿:各种溶血 5.肌红蛋白尿:酮症酸中毒、肌炎、挤压伤
各种红颜色尿
血尿
芦荟
蕃泻叶
红颜色尿的鉴别
红尿标本离心
沉渣显示红色
上清液显示红色
干化学试纸法
本-周蛋白
本-周蛋白又称凝溶蛋白,在一定PH条件下加热至40-60℃时凝集沉淀, 温度继续升至100℃沉淀溶解,再冷却又重现沉淀。
用免疫浊度法,ELISA法检测。最好的检测方法是免疫电泳。尿标本
要新鲜、清亮,检查时须设对照管。血清和尿标本同时检测。 本-周蛋白由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产生和分泌,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单体
蛋白、α1微球蛋白等)没能有效地被肾小管重吸收,从而出 现的蛋白尿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一般其蛋白量﹤2g/d。
溢出性蛋白尿。血液循环中存在大量的可以从正常的肾小
球滤过的小分子蛋白,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极限,从而
出现的蛋白尿。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时的轻链尿,横纹肌溶
解时的肌红蛋白尿,血管内溶血时的血红蛋白尿。
+
血红蛋白尿 肌红蛋白尿
镜检尿红细胞增多
食物药物
血尿
代谢废物
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的鉴别
尿联苯胺 试验 血尿 +
尿上清 液颜色 清亮
尿沉渣 红细胞 +
血清 颜色 清亮
血红蛋白尿 肌红蛋白尿
+ +
红色 红棕色
-
红色 清亮
血尿的定位诊断
肾小球 肾脏 非肾小球 红 细 胞 形 态
上尿路
血 尿 来 源 下尿路 尿道
提示
持续性胀痛最常见的病因为肾盂 积水、肾肿瘤、多囊肾和肾下垂 阵发性绞痛最常见的病因为尿路 结石,或肾出血血块堵塞输尿管
血尿合并蛋白尿、浮肿、高血压
提示 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炎、 肾病、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 肾损害等
血尿合并腰腹部包块
提示
单侧腰腹部包块应考虑肾盂积 水、肾肿瘤和肾下垂
双侧腰腹部包块应考虑多囊肾
血红蛋白尿检测尿含铁血黄素阳性。尿硫酸胺试验有异常色素沉淀
物。肌红蛋白尿硫酸胺试验阴性。蛋白电泳能区分血红蛋白和肌红 蛋白。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尿可引起急性肾衰竭,
对可疑病例应及时进一步检查确认。
谢谢!
蛋白尿的产生机制
①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液中白蛋白和
高分子量蛋白(IgG、IgM)进入尿液。
②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后其蛋白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由 肾小球滤出的小分子量蛋白不能被重吸收而进人尿液。 此外、血浆蛋白 ( 正常 / 异常 ) 产生过多,滤过增加超出近端 肾小管重吸收能力。
发病机制
蛋白尿

蛋白尿的产生机制
蛋白尿的产生机制
白蛋白的分子量为6.9万Da,带有负电荷,占血浆
总蛋白的60%。
正常肾小球允许小于 2 万~ 4万 Da的蛋白质通过,
主要是血浆蛋白从肾小球滤膜的微孔滤出,每日 滤过量约10~15g,其中95%~ 98%的滤过蛋白通 过近端肾小管的胞饮作用被重吸收。
其排泄率随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恢复而下降。
α2-巨球蛋白 α2-巨球蛋白(α2-M)分子量72万Da,正常情况下,α2-M不能通过肾小
球滤过屏障,检测尿液中 α2-M 有助于对肾小球损伤严重程度的了解。
三.特殊蛋白检查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IgG和 IgM 分子量分别为 15 万 Da 和 90 万 Da ,采用免疫 比浊法进行检测。有研究显示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的患者中,检测尿 IgG和 IgM较测蛋白总量对预测其临床缓解、肾功 能和肾组织损伤程度更有意义,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血尿、蛋白尿的诊断思路
血尿
血尿的定义 尿中红细胞增多

血尿的诊断标准有分歧 >2 、 >3、 >4、 >5 RBC/HP?
一般认为:离心尿沉渣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非离心尿沉渣镜检,平均每高倍视野超过1个, 亦有可能为异常
血尿的标准检查方法
取10ml清洁新鲜中段尿, 离心5分钟, 离心速度1500转/分, 剩余沉渣0.2ml, 混匀吸取沉渣物20μl, 滴于载玻片上, 以18mm×18mm盖玻片覆盖后, 用10 X 40 (X400)倍光学显微镜检。
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检和实验检查
确定: 真性血尿
排除: 假性血尿 尿潜血试验假阳性 非肉眼血尿的红颜色尿
假性血尿的常见原因
① 月经血 ② 痔疮血
③ 人为制造的血尿
尿潜血试验假阳性的常见原因
① 陈旧尿; ② 低张尿; ③ 酸性物质摄入过多或混入尿中; ④ 大量的白细胞或脓细胞尿; ⑤ 血红蛋白尿; ⑥ 肌红蛋白尿等。
三、根据蛋白尿中是否存在较大量的大分子蛋白
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
确定的方法是测定尿中的 lgG和转铁蛋白, IgG/转铁蛋白
<0.1称为选择性蛋白尿,﹥2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前者见于微小病变肾病和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后者见于其
他各种肾小球疾病。
研究表明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肾间质病变程度、长期预后与 非选择性蛋白尿程度相关。提示了此项检查的临床意义。
宽2倍以上,脊柱后伸位15-20分钟后,其扩张部位内径比 狭窄部位内径宽 4倍以上,取两个体位即可诊断。或者平
卧在3倍以上。

亦可采用综合指标,即有以上表现以外,再加上脊柱后伸 位15-20分钟后,左肾静脉扩张近端血流速度≤0.09m/s, 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在9度以内为参考值。
尿畸形红细胞并非肾小球性疾病所特有
血尿合并皮肤或其他部位的出血
提示
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 疾病和其他全身性疾病
血尿合并附睾结节或中青年女性闭经
提示
泌尿生殖系结核
常用的检查方法及评价
常规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三大常规、尿蛋 白定量、肾功能、凝血 功能以及免疫学检查
这些检查是各种特殊检查的基础,对于各 种血尿原发性疾病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 。
血尿的标准:尿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
血尿的分类

尿的颜色: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出现的时间:全程、初始和终末血尿 持续时间:持续性和间歇性血尿 有无症状:有症状性(疼痛性)血尿和无症状性血尿 部位:肾小球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 病因:感染性血尿、运动性血尿、癌性血尿……





肉眼血尿的颜色
血尿的定性诊断
血尿的诊断思路
血尿的鉴别诊断
血尿鉴别诊断
血尿常见疾病的特点及临床分析

肾小球性血尿常见原因
各种增殖性肾炎 IgA肾病 薄基底膜肾病 Alport综合征

非肾小球性血尿常见原因
泌尿系感染、结核、结石 、肿瘤、畸形、 胡桃夹现象和特发性高尿钙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