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下列有关世界古代文明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有()①古埃及文明﹣﹣金字塔②古巴比伦文明﹣﹣种姓制度③古印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④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2.早期西欧庄园的主要剥削形式是()A.货币地租B.实物地租C.劳役地租D.庄园法庭3.以下大学不是兴起于中世纪欧洲的早期大学的是()A.博洛尼亚大学B.巴黎大学C.牛津大学D.柏林大学4.标志着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的是()A.大化改新B.伊斯兰教产生C.种姓制度D.查理马特改革5.“13、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引文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具体是指()A.庄园、租地农场B.庄园、手工作坊C.租地农场、手工作坊D.租地农场、手工工场6.“这一运动的领袖们将理性应用于经济、宗教和政治等领域,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是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猛烈的抨击。
”下列人物中属于这场运动的领袖是()A.达•芬奇B.哥白尼C.伏尔泰D.拿破仑7.1688年,英国发生了宫廷政变。
这场政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就取得了成功,因此历史学家称之为“光荣革命”。
关于这次“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B.推翻了国王专制统治C.革命主力是人民群众D.英国从此不再设国王8.拿破仑在他《给儿子的遗训》中说:“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看出拿破仑对法国的最主要贡献是()A.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B.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C.发动对外战争,扩大法国的疆域D.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9.《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反映了()A.工业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D.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10.在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的焦点是()A.降低还是提高关税B.奴隶制废存问题C.扩大还是限制工业品出口D.增加还是减少对英国的棉花出口11.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俄国1861年改革中提出“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障碍是()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D.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12.抓住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一项要求。
19世纪中后期,美国、俄国和日本三个国家的发展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特征。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无产阶级斗争的加强C.改革促进经济的繁荣D.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13.2016年5月,全国科学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
”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石油的大量开采B.火车的发明﹣﹣使世界交通进入汽轮时代C.内燃机的发明﹣﹣标志人类跨入“电气时代”D.计算机信息技术﹣﹣标志人类进入“信息社会”14.某同学学习了近代思想文化后,写道:我拿起了“俄国革命的镜子”,看到了《向日葵》,听到了《命运交响曲》。
其中没有涉及到的人物是()A.贝多芬B.凡•高C.列夫•托尔斯泰D.牛顿15.2013年5月,叙利亚胡拉镇92位平民惨遭屠杀。
和平友好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战争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燃遍亚非欧三大洲,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A.萨拉热窝事件B.德、俄、法、英卷入战争C.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D.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6.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期间,苏联的经济状况是()A.实行新经济,经济迅速恢复B.正在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C.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D.同时出现经济大危机17.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和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点是()①面临极为困难的经济形势②国家颁布政策法令强制干预经济③最主要内容是调整和复兴工业④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恢复农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8.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但结果却一成一败,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A.经济实力的巨大差异B.经济和政治改革方式的差异C.改革指导思想上的巨大差异D.具体国情上的巨大差异19.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
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二战后,为遏制苏联,美国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为此美国在欧洲()A.实施马歇尔计划B.推行杜鲁门主义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推动世贸组织成立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21.(6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4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在意大利兴起……15世纪后半期扩大到欧洲其他国家。
﹣﹣﹣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材料二: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材料三: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
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
﹣﹣﹣百度词条《伏尔泰》材料四:《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它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百度文库《共产党宣言》(1)材料一中资产阶级文化新潮流运动被称为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该场文化新潮流兴起的前提条件。
(2)恩格斯在材料二中称颂的大人物是谁?该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3)伏尔泰强调人生而平等。
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哪些文献体现了他的这一政治主张?(4)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是在哪场革命后建立的?(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思想文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年轻国家,这是从殖民地中诞生的国家,史册中记载着辉煌的反抗殖民统治的战争,也留下了印第安人的血泪与奴隶制度的罪恶,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重要里程碑。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出于战略的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决定将其塑造为东北亚地区抵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1968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材料三:1987年,美国对日本输往美国的彩色电视机、小型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
美国指控日本违背两国签署的协议,廉价倾销芯片,严重危害美国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日本提出抗议并以美国违反关税和贸易协定为由提出申诉。
(1)材料一中的“殖民地”原来属于哪个国家?“反抗殖民统治的战争”取得胜利的标志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美日经济交往的特征是什么?(4)美日经济关系的历程,对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有什么启示?2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材料一:法令规定,农民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农民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民缴纳一定定的赎金,可得到一块份地和宅院地。
﹣﹣﹣华东师大版《世界历史》材料二:1863年6月18日,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国务会议提交的《大学章程》,取消了教育部督学对大学的种种干预,恢复了1835年被尼古拉一世取消的大学自治……1864年6月14日,颁布了《关于初等国民学校条例》,其中规定允许社会团体和私人创办小学…1864年11月19日,颁布了《中学章程》,根据这个章程,中学分为古典中学和实用中学(重点学习数学与自然料学两类。
﹣﹣﹣刘祖熙《改革与革命》材料三:维新伊始,先破陋习,特广求知识于世界,一时取西洋之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弊为轻仁义忠孝……此非我邦教学之本意也。
是故自今而后,应专一阐明仁义忠孝,道德之学。
﹣﹣﹣《教育大旨》(日本文部省,1879年)(1)依据材料一内容写出该历史事件的名称和性质。
指出材料一中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条件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教育的背景,并概括教育改革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教育改革的背景与特点。
(4)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24.(5分)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三次科技革命。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着巨变。
材料一:人们突然感到空间和时间都缩小了,于是人们的节奏也就加快……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至1914年,汽车、出租车以及卡车塞满了欧洲和美国的城市街道,正是这些新的交通工具把千万人在地理距离上连接起来。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材料三:计算机奇才常常在小小年纪就跟经纪人、金融机构执行官、各类企业家一样暴富……微软主席比尔•盖茨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其财富以数十亿计。
[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1)写出材料一中“火车”的发明人。
据材料一,指出火车改变人类生活的表现。
(2)写出材料二中“汽车”的动力机。
(3)材料三中的“计算机”出现在哪一次科技革命中?25.(5分)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三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文明与对应成果的搭配,注意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
【解答】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成果,据此可排除含②③的ACD 三个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古代文明与对应成果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