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告学-名词、专业术语

广告学-名词、专业术语

"定位"为什么有效?全新的消费心智模式心理学家发现,在媒体泛滥、信息爆炸、产品种类庞大的信息时代,人们的心智启动了两项功能以保护自己。

一是排斥信息,二是自动将信息简化归类。

在这样一种心智模式下,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把产品分成类别储存起来,同时每个类别又只记那么几个足够应付的品牌。

有关品牌的新信息,只有符合这种分类才被接受,凡是与心智中已有信息或概念相冲突的信息,一律排斥在外。

这就是“选择性记忆”机制。

特劳特从中发现了著名的“心智阶梯”原理——为方便购买,消费者会在心智中形成一个优先选择的品牌序列——产品阶梯,当产生相关需求时,依序优先选购。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总是优先选购阶梯上层的品牌。

这时,可以认为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有某品类或特性的定位。

所以,制定品牌定位战略的目的,是使品牌在某个心智阶梯上占据优势位置,然后去加强和巩固它,并以此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建立定位的方法有哪些?1)抢先占位战略指发现消费者心智中有一个富有价值的(阶梯)位置无人占据,就第一个全力去占据它。

战略前提:消费者有新品类、新特性的需求或需要(如无绳机、防蛀)。

如步步高公司发现在电话机行业里面有一个空白点,没有一个品牌代表着无绳电话。

于是它一马当先提出,“步步高无绳电话,方便千万家。

”现在步步高已成为了无绳电话机的领导品牌,即当步步高成为无绳电话的代名词时,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块心智资源。

早在1992年的时候,高露洁发现中国市场的众多牙膏品牌在做的是清新口气、洁白牙齿、消炎止痛等等,而对牙膏类别中最大的心智资源“防止蛀牙”却没有一个品牌全神贯注去抢占。

高露洁根据美国牙膏市场的经验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必然对防止蛀牙的关注会越来越强,于是迅速进入中国市场,开始了十多年来单一而集中的诉求:防止蛀牙。

今天,我们一想到防蛀牙膏就能迅速想到高露洁。

2)关联强势品牌/产品战略发现某个阶梯上的首要位置,已为强势品牌占据,就让品牌与阶梯中的该强势品牌/产品相关联,使消费者在首选强势品牌/产品的同时,紧接着联想到自己,作为补充选择。

比如说七喜,它发现美国的消费者在消费饮料时,三罐中有两罐是可乐,于是它说自己是“非可乐”。

当人们想喝饮料的时候,第一个马上会想到可乐,然后有一个说自己是“非可乐”的品牌跟可乐靠在一起,那就是七喜。

“非可乐”的定位让七喜一举成为饮料业第三品牌。

国内的金蝶软件曾经通过“北用友,南金蝶”的公关宣传,借用友之势迅速获得发展,也是采用这种方法。

战略前提:消费者对某类产品的选择,心目中已有明显的首选。

3)攻击强势品牌/产品战略如果消费者心智中的品类(定位)代表品牌有潜在弱点,新品牌可以由此突破,重新定义该代表品牌为不当的选择,自己取而代之。

如泰诺进入头痛药市场的时候,阿司匹林占据了头痛药市场的首要位置。

于是泰诺攻击阿斯匹林可以导致胃肠道毛细血管的微量出血,就从这一点攻入,把阿司匹林替换掉,成了领导品牌。

战略前提:消费者对某类产品的选择,心目中已有明显的首选,而且非常关心新品牌提供的利益,并易于认可原首选品牌的弱点。

"定位"战略下营销的展开解决定位问题,能帮助企业解决营销组合问题。

营销组合(产品、价格、分销、促销)是定位战略战术运用的结果。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例:王老吉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后的营销展开红罐王老吉的定位是“预防上火的饮料”,围绕该定位企业的营销活动以此展开:产品:凉茶始祖,草本植物提取;价格:上市的价格比普通饮料高,支持其能“预防上火”健康的观点;分销:因为饮食是上火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辛辣”、“煎炸”饮食,所以王老吉首先加大力度开拓餐饮场所,重点选择在湘菜馆、川菜馆、火锅店、烧烤场等。

广告:“怕上火,喝王老吉”。

促销:向消费者派送“防上火宝典”;在炎夏举行“炎夏消暑王老吉,绿水青山任我行”刮刮卡活动,刮避暑胜地二日游。

……品牌战略方法的演变1)独特销售主张(USP)战略当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时候,企业是不需要品牌战略的,如何多快好省地生产是企业经营的核心。

如20世纪初的福特汽车,由于采用了“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极大提高,成为美国工业领袖。

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新技术不停地被开发,产品供应越来越多,相当多企业的库存增加,市场出现供过于求。

这时候,劳斯?瑞夫斯提出了独特销售主张(USP)理论,这种品牌战略方法强调——将产品本身独特的卖点(USP)传播出去,借助一个强有力的卖点,就可以最快最好地销售,并建立起自己有独特个性的品牌。

如:50年代的M&M's巧克力,是第一个包有糖衣的巧克力糖,于是它以"只融于口,不融于手"为独特卖点,迅速成为领导品牌。

2)品牌形象(BI)战略科技更新很快,竞争对手模仿的速度也就很快,从产品上找出差异来显得日益困难,或者找出来的差异根本不是消费者关心、需要的。

渐渐的消费者被同质化的产品“教育”了,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乎产品的功能性。

实际上到了1960年代时,美国的营销环境普遍处于这种状态,USP理论遇到了瓶颈。

针对这种营销环境,大卫·奥格威提出,当产品趋向同质化,消费者经验增加,人们开始不注重产品本身的差异,他们对品牌的理性选择减弱了,而是追求超出功能需要的感性价值,企业的战略,转移到差异化的品牌传播上来,期望通过广告宣传等手段,建立起良好的、有独特感性利益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

这种建立品牌的方法,后来被人称为品牌形象战略。

例如:二战前被定位为女士香烟的万宝路,通过品牌形象的打造,将过去广告中富态女子的形象,改成现在我们看到的牛仔形象,通过多年一致的推广,已让"牛仔世界"的形象深入人心,从而使万宝路成为全球头号香烟品牌。

3)品牌定位(Positioning)战略品牌形象大行其道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形象近似和互相干扰,使消费者难以区分。

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产品、媒介与信息爆增,使得消费者疲于应付,此时要通过广告去建立独特清晰的品牌形象,显得日益困难。

美国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品牌形象战略效果越来越不好。

这时,杰克·特劳特和阿尔·里斯先生提出了定位理论,解决了这一营销难题。

定位理论指出消费者对过多的信息、品牌倾向于排斥,消费者在购买某类别或特性商品时,更多的优先选择该类别或特性商品的代表品牌,如购买可乐,选择可口可乐,购买创口贴时,选择邦迪,购买安全的汽车时,选择沃尔沃。

此时,企业经营要由市场转向消费者心智,企业全力以赴的,是让品牌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占据某个类别或特性的定位,即成为该品类或特性的代表品牌,让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是成为其首选。

如奔驰显示“声望”,宝马适合“驾驶”,富豪是“安全”的汽车,法拉利代表“速度”。

第三种品牌战略(定位)有什么新特点?1)快速见效,拉动即时销售“定位”,致力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位置(如“防蛀的牙膏”),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某品类或特性产品的代表品牌,从而迅速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选择,当消费者产生相关需求时,就会想到并选购本品牌。

如我们一想到防上火的饮料,就能迅速想到王老吉。

2) 远期效果好,建立强势品牌在品牌定位战略的指引下,所有的营销组合找到了整合的焦点,企业彻底消除了任意性的营销投入,令资金不是漫然流失,而是转为一次次的有效投资,从而积聚推广费用,累积起品牌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将成为该领域中的强势品牌,使企业终将在“品牌资产”上得以回报。

3) 构筑竞争壁垒,有效防范竞争确立品牌定位战略,意味着企业经营转向竞争导向,不是去模仿竞争者,而是让自己成为不同的选择,以区别于竞争对手。

随着品牌定位的建立与加强,品牌将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着独特价值的产品,有不可替代的购买价值。

最终,消费者将该品牌视为某类别或某特性产品的代表性品牌,从而在该领域形成强势。

心理学家发现,心智认知一旦建立,就很难对其进行改变了。

同样,消费者一旦对你的品牌进行定位之后,他就很难接受改变,无论竞争品牌花多大力气、多大投入也很难做到改变他的心智。

所以,品牌定位战略,能有效构筑起竞争壁垒,抑制其他品牌的进入与发展。

4) 节省推广费用亿万的金钱被浪费在漫无焦点的市场营销计划之上,品牌定位的确立,为品牌营销的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指南。

在一致的营销方向下,营销组合能够达成互动改善,从而有效运用与节省资源。

同时,品牌定位战略方法,诞生于产品、媒介信息爆增的现代,其目的在于如何确保品牌信息能快速进入消费者心智。

为此,它要求顺应消费者原有认知,不与其发生冲突,从而使信息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而且它只传播一个单纯清晰的定位概念,也易于集中推广力量,达到传播目的。

不同于奥美的观点先有定位,再做广告自1979年开始恢复做广告以来,中国企业的广告做法在不断地改观。

最初的广告,通常只是告知产品的存在,让大家前来购买;接着,是以宣传产品的好处为主,来吸引消费者;后来,则加强了企业形象方面的推广,以此增进人们的好感和购买信心。

时至今日,受国外企业特别是国际4A广告公司的影响,众多的国内企业又转向“做品牌”的广告操作,认为广告应该通过建立起富有个性和独特价值的品牌,来带动销售。

最推崇的做法,首选奥美的“品牌管家”之道,借助“品牌管理”来塑造品牌。

然而,国际4A公司的广告操作,用来“管理”国外那些成熟(定位明确)的品牌无疑有效,但目前的国内情况是,众多的品牌定位尚未清晰确立,又何谈管理?在此基础上去塑造和管理品牌,其结果往往是使得企业推出的广告中看而不中用。

没有定位的广告为了很好地建立品牌,当下最保险又时髦的办法,是花一笔钱请奥美等大牌的国际4A广告公司,为自己的品牌订做一套正规、科学、严谨的广告方案,再进行规范、有序的推广与管理。

国际4A广告公司拿出来的广告方案,也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它们大都结构严谨、资料充实、演绎详尽,非常给人以希望和信心。

比较流行的提案方式,先是列举很多的市场现象,展现较为详实的市场资料,并对此作出分析和综述;接下来,对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喜好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出示价值不菲的市调资料;然后针对品牌的现实情形,界定品牌推广要解决的主要课题;最后,才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之道,给出广告实行方案。

在4A广告公司最终提出的广告方案中,精髓通常在于它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形象”。

例如一个电冰箱的品牌,它在广告方案里一定要有别于其他冰箱的牌子,塑造成“科技创新生活”或“新鲜生活,无限创意”之类的崭新形象,以此为铸造长远品牌价值的基础。

随后,方案还分门别类地针对不同的系列产品,一一进行广告宣传管理,给予不同的推广主题,但最终都能归结到“科技创新生活”的品牌整体形象上来——这样,可以确保借助多系列产品的推广,让消费者了解到品牌的先进科技,以及它给人们带来创新生活的美好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