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课后练习答案

国际贸易课后练习答案

国际贸易课后练习答案附录1章后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第1章■基本训练□知识题▲简答题1)答:(1)国际贸易的困难大于国内贸易。

(2)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

(3)国际贸易的风险大。

(4)国际贸易线长、面广。

(5)国际贸易的营销手段及参与者多于国内。

(6)以电子邮件和函电为主要业务沟通形式。

2)答:由效力部分、权利与义务部分、索赔与争议解决部分组成。

合同条款具体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基本内容:(1)合同的标的,主要包括货物的品质、数量、包装等;(2)货物的价格,主要包括计量单位、单位价格金额、计价货币、标明交货地点的贸易术语、确定价格的方法、总值等;(3)卖方的义务,主要包括交货、移交与货物有关的单据和转移货物所有权等;(4)买方义务,主要包括支付货款和收货方面的内容。

3)答:(1)适用合同当事人选择的国家的法律。

(2)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

(3)适用国际贸易惯例。

(4)适用当事人所在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

4)答:(1)交易前的准备工作。

其主要包括:进行国际市场调查研究;制订经营方案;选择市场和客户,组织和落实货源(买主或卖主);开展广告宣传等。

(2)交易磋商和签订合同。

其主要是根据方针政策、国际规则和企业的经营意图,按照经营方案,运用国际市场通用做法,与国外客户进行磋商,通过发盘、还盘和接受的程序达成协议。

根据我国法律,对外贸易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双方当事人履行各自义务和处理争议要以书面合同为依据。

(3)履行合同。

买卖双方当事人根据合同规定各自履行自己的义务,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的规定,并使对方遭受损失时,均应依法承担赔偿对方损失的责任。

▲填空题1)国际分工2)效力部分、权利与义务部分、索赔与争议解决部分3)《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托收统一规则》■观念应用□案例题案例分析提示:中国、德国和埃及均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在国际贸易中,应受其约束。

该公约第42条规定,卖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如卖方在订立合同时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该项权利或卖方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程式或其他规格生产,以致发生对该项权利的要求,卖方不承担责任。

所以,本案我方不承担责任。

□实训题教学建议:可以分别登录所列网站,然后列表记录这些网站的功能和特点。

□讨论题1)思路引导: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均为商品交易活动,但国际贸易是发生在国与国之间的,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线长、面广、涉及环节多等特点,本章中已对国际贸易的这些特点作出了说明。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管理体制会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会有机会参与国际贸易。

2)思路引导:为了减少国际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国际贸易将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子商务技术,EDI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了应用。

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必然的手段和方式。

第2章■基本训练□知识题▲简答题1)答:(1)合同中的品质条款是合同的重要条款之一,是构成货物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买卖双方交接时对货物质量进行评定的依据。

(2)品质条款关系到货物的价格条件。

货物品质的优劣影响到货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它是决定货物使用效能和影响货物价格的重要因素,而货物的品质与价格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内在联系,所以它也是商讨合同价格条款的前提条件。

2)答:(1)用实物表示货物的品质,包括看货买卖和凭样品买卖。

(2)用文字说明表示货物的品质,包括:①凭规格买卖。

例如,洛阳6号煤:干态灰粉16%~18%;水分5%以下;硫份0.5%以下;干态发热量 6 800~7 500大卡/千克。

②凭等级买卖。

例如,皮蛋依据其重量、大小可以分为奎、排、特、顶、大五级。

③凭标准买卖。

例如,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制定的标准。

④凭品牌或商标买卖。

⑤凭产地名称买卖。

例如,“中国东北大米”。

⑥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

3)答:在进出口合同的品质条款中,一般要写明货物的名称和具体的质量。

在凭样品买卖时,合同中除了要列明货物的名称外,还应订明凭以达成交易的样品的编号,必要时还要列出寄送和确定的日期。

在凭文字说明买卖时,还应对不同交易的具体情况,在买卖合同中明确规定货物的名称、规格、等级、标准、牌名及商标或产地名称等内容。

以图样和说明书表示货物质量时,还应在合同中列明图样、说明书的名称、份数等内容。

同时,还会规定品质机动幅度与品质公差条款。

(1)订立合同品质条款应该注意的问题:订立的品质条件要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2)正确运用各种表示品质的方法。

(3)重视品质机动幅度和品质公差在表示品质方面的作用。

(4)品质条款应尽可能符合有关国家或相关国际组织的标准,以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

4)答: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对特定质量指标在一定幅度内可以机动,主要适用于初级产品,以及某些工业制成品的质量指标。

规定品质机动幅度主要有规定范围、极限和上下差异三种。

品质公差是指允许交付货物的特定质量指标有在公认的一定范围内的差异。

在工业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指标产生一定的误差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5)答: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有:米制、英制、美制和国际单位制。

6)答:目前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常用的计量单位主要有重量单位、容积单位、个数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7)答:进出口合同中的数量条款主要包括成交的数量和计量单位,按重量成交的货物,还要订明计算重量的方法。

8)答:在磋商交易和签订合同时,一般都规定确定的、不得增减的数量。

但有一些货物,如粮食、矿砂、化肥和食糖等大宗货物的交易,由于货物的特性、货源变化、船舱容量、装载技术和包装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在签订合同时准确确定成交数量。

为了使交货数量具有一定范围内的灵活性和便于履行合同,买卖双方通常会在合同中规定溢短装条款。

规定溢短装条款时要考虑溢短装数量的多少、溢短装部分的决定权及作价等问题。

9)答:按照包装在流通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包装可以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运输包装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商品,便于装卸、储存、运输、计数和分拨等。

销售包装的作用是保护商品的品质,方便消费者识别、选购、携带和使用,促进销售和提高商品价值。

10)答:包装标志包括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和警告性标志。

指示性标志和警告性标志目的是提示或警告搬运人员及开箱、拆包人员注意,以保障货物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11)答:出口合同的包装条款主要包括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规格、包装标志和包装费用的负担等内容。

订立合同包装条款需要注意的问题:(1)对包装规定要具体明确。

(2)要结合货物的特点和不同的运输方式选择包装要素。

(3)明确包装物料提供与费用负担的相关事项。

(4)明确装箱细数及配比。

(5)明确唛头的指定。

(6)定牌、无牌和中性包装。

▲填空题1)集合运输2)运输标志、指示性标志、警告性标志3)凭规格买卖、凭等级买卖、凭标准买卖、凭品牌或商标买卖、凭产地名称买卖、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4)定牌中性包装、无牌中性包装▲选择题△单项选择1)A 2)B 3)A 4)A△多项选择1)ABCD 2)ABCDE 3)AB 4)ACD 5)ABCDE▲阅读理解答:本案例所涉及的是货物的品质问题,我方应据理力争,维护我方利益。

▲技术应用解:公量=实际重量×(1+标准回潮率)÷(1+实际回潮率)=80×(1+0.12)÷(1+0.098)=81.6(公吨)答:符合双方约定的重量是81.6公吨。

□技能题▲单项操作训练1)操作提示:每箱48双,混码包装。

商品使用中性包装,买方的标签于装运月前45天交抵卖方。

2)操作提示:卖方可多交25MT货物,多装部分通常应按合同价格计算。

3)操作提示:中国绿茶特珍一级,产地为福建。

China Green Tea Special Chummed,Fujian。

▲综合操作训练1)操作提示: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是合同的要件,在订立时要清楚明确,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见下题。

2)操作提示:货物描述与要求:商品名称为皮鞋,要求对合同中出口的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作出描述。

分析:在进出口合同中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是合同的要件,皮鞋属于轻工产品,可使用规格、品牌等商品品质,计量单位可以使用数量的计量单位,包装材料和规格要明确说明。

操作步骤:分别订立合同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

合同文本:品质条款:××牌皮鞋;数量条款:10 000双;包装条款:纸箱包装。

说明:在订立合同的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时,通常要根据出口商品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的规定,合同条款的规定要严谨,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观念应用□案例题分析提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51条规定:买方只有在完全不交付货物或不按照合同规定交付货物等于根本违反合同时,才可宣告整个合同无效。

□实训题教学建议:在实训中,请注意不同合同中不同的货物在品质、数量、包装上的表示方法的不同,由于外贸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所买卖的货物具有一定的共性,可向业务员咨询相关注意事项。

□讨论题1)思路引导: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合同中的数量与质量条款是合同的要件,如果货物在质量与数量上与合同规定的不符,那么,应负相应的责任。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至第44条进行了明确的法律界定。

2)思路引导:(1)在农产品贸易中经常发生实际交货与合同规定的货物在质量和数量上不一致的情况,因而在合同中,通常通过规定溢短装条款和品质机动幅度条款来处理。

(2)品质机动幅度可以采用具体规定幅度的办法,溢短装条款要明确溢短装的数量,在确定溢短装的数量时要考虑到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同时,应与合同的价格条款相配合。

第3章■基本训练□知识题▲简答题1)答:目前国际上有关价格术语的国际惯例主要有三个:(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

《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W.O.Rules1932)是由国际法协会制定的。

该协会于1928年在华沙举行会议,制定了有关CIF买卖合同的统一规则,共22条,称为《1928年华沙规则》。

后经1930年纽约会议、1931年巴黎会议和1932年牛津会议的修订,定名为《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共21条。

本规则主要说明CIF买卖合同的性质和特点,并且具体规定了CIF合同中买卖双方所承担的费用、责任与风险。

本规则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买卖合同中明确表示采用此规则。

虽然这一规则现在仍在国际上得到承认,但实际上已经很少有人采用。

(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1919年美国九大商业团体共同制定了《美国出口报价及其缩写条例》,随后即得到世界各国买卖双方的广泛认可和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