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安庆

我的家乡安庆


《天仙配》:董永家贫,父 亡,卖身傅员外为奴三年, 得资葬父。玉帝七个女儿 戏于鹊桥,窥视人间,最 小的七仙女钟情于董永, 只身下风,与其结为夫妻。 为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 日;七仙女邀众姐相助, 一夜之间织成绵绢十匹, 夫妻双双回转家门。此时 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 震怒,令其即刻回宫,否 则祸及董永。七仙女无奈, 忍痛泣别,留下千古憾事。
做石工以忘归, 穷幽深而不尽。 山有色而还园, 水无心而宛转。
—王安石
戏剧文化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黄梅 戏原名“黄梅调”或“采茶戏”,是十八 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领地区形成 的一种民间小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以 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与当地 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 “怀调”。这就是今日黄梅戏的前身。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 兴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安 庆城始建于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人郭璞曾称 “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
山奇水秀
文化底蕴 地灵人杰 人间美食
天柱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AAAA 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天柱山,以其雄奇灵秀的山水、 令人赞叹的文化、争奇斗艳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气候, 构成了独特的自身价值,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境,陶冶情 操的圣地。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飞瀑,又有峡谷幽洞、 险关古寨,还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真 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后人更有“一柱擎天”、“万 岳归宗”的美誉。
山奇水秀
文化底蕴
地灵人杰 人间美食
安庆素有“文化之邦”、 “戏剧之乡”、“禅宗圣地” 的美誉。
是《孔雀东南飞》、“大乔 小乔”、“不越雷池一步”、 “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 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近三 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
山水文化、石刻文化、禅宗文 化、戏剧文化和桐城派文化在 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 色的地方文化。
山奇水秀 文化底蕴
地灵人杰
人间美食
饮食习惯
方夏惯炒同用种家喜鱼烧户家菜子辅居
还天喝年时水动喜食、春晒杀、、以农安
喜喜绿糕家浸物欢的臭笋咸猪韭扁大户庆
欢欢茶等家在、将风豆为肉,菜豆米多人
吃喝,为做缸花米味腐农。腌等、、以主
“绿来糕冻里卉粉菜、家春制为丝山小食
凉豆客点、大
待 吾 还 丹 成 , 投 迹 归 此 地 。
安庆长江大桥 位于长江安庆段,全
长5985.66米,主桥1040米, 是万里长江上第35座变天堑为通途的 桥梁,上距九江长江大桥164公里, 下距铜陵长江大桥96公里。安庆长江 大桥建设创造了四项全国第一:从施
工单位的选择到首节钢围堰下水时间 最短,仅用22天时间;从首节钢围堰 下水到着岩封底时间最短,仅用80个 工作日;钢围堰着岩精度(为1/660)最 高,超出设计规范的6.6倍;在全国 同类大桥建设中,安全建设零事故记 录保持时间最久。
”,上安、吃的模年腐味节,,南毛玉米
等有一庆芝随米做时为。,春腊瓜豆米,
等的杯人麻取馃成,人臭咸上月、、为。
。地,习糖。,各农们鳜肉户家荠茄食山


以上就是我对我家乡安庆的一些简单的介绍 欢迎各位同学能去到我的家乡游玩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是 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现辖桐城市、怀宁、 枞阳、潜山、岳西、太湖、望江、宿松7县及迎 江、大观、宜秀3区,总面积1.5 3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 6 1 0万人。其中市区面积8 2 1平方公 里,人口7 3万。
安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薛家岗和张四墩等新石 器时代文化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 生息。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 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 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 《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 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 《纺棉纱》、《卖斗箩》。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 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 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 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 《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 《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 《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 影响。
黄梅戏代表作《女驸马》 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 装戏,说的是湖北襄阳道 台之女冯素贞冒死救夫, 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 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 的故事。该剧通过女扮男 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 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 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 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 节,塑造了一个善良、勇 敢、聪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皖山之尊

皖水之灵
皖山至今留有唐宋以来的摩崖题刻400余 方,其中以唐代李德修、宋代王安石、 黄庭坚所留题刻尤为珍贵。从石牛古洞 到马祖庵,从虎头崖到天柱之巅,从九 井河畔到南天门,到处都是古圣先贤们 的题刻,而这其中石牛古洞内的山谷流 泉摩崖石刻,以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 品位之高、年代之久而列各景区石刻之 冠,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有“安徽第一刻”之誉。
黄梅戏艺术 大师:严凤英
马兰
韩再芬
山奇水秀 文化底蕴
地灵人杰
人间美食
姚鼐、方苞、刘大魁、 戴名世、姚莹 、方东树:
清代中国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 物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1989),
笔名海子,中国当代诗人
佛教领袖赵朴初、道教领袖 陈撄宁、中国“计算机之父” 慈云桂、“将军外交家”黄 镇、“杂技皇后”夏菊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