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习幼师必备教案 2014年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下) 共计10篇教案

实习幼师必备教案 2014年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下) 共计10篇教案

(十一)托班教案:给数字宝宝送礼物活动目的:1、引导孩子认识数字1——5。

帮助孩子在头脑中初步建立数与物间的关系。

2、增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筐五只(贴有数字1——5)、印章若干、纸条若干张、印泥、塑料小动物等。

活动实施:1、父母先根据孩子的能力引导他(她)认读数字1——5。

然后启发孩子选择一种塑料小动物按小筐上的数字送一样多的小动物。

2、引导孩子选择一个数字和一个印章,在纸条上敲图案,使图案与数字相符合。

提示:1、父母一定要逐步提高活动的要求,以免孩子失去活动的信心。

2、活动后请把玩具整理好。

(十二)托班教案:母鸡妈妈生蛋活动目标:1。

能够大胆的用好听的歌声来表扬母鸡妈妈2。

能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将其放入相应的篮子里活动准备:母鸡妈妈的裙子一条,头饰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若干,三个装有这些图形的篮子,几个肯德基的杯子活动重点: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活动过程:1、导入老师:瞧谁来了呀?(母鸡)母鸡妈妈想请你们做我的宝宝,好吗?小鸡快到妈妈身边来,让我亲一亲,抱一抱,好吗?2、母鸡生蛋老师:和宝宝们在一起真开心,可是妈妈怎么发现有点肚子疼,“哎呀,不好了,宝宝们,我要生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出示积木)老师:哇!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宝宝们妈妈本领大吗?快来夸夸我呀!(《老母鸡》歌曲)3、把蛋送回家老师:刚才,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而且是各种形状的蛋蛋,你们喜欢吗?(请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形状)现在,妈妈请来了我的好朋友,“肯德鸡”,这个杯子里装着各种形状的蛋蛋,请每只小鸡宝宝拿一个杯子,把里面的蛋蛋放到和他一样形状的篮子里,好吗?(幼儿操作)活动反思:作为一个托班的老师,在活动设计时我也是充分的考虑到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再根据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权衡。

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我还是比较好的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

同时在预设活动中,我整合了音乐,计算,语言,并且我个人觉得整合得还是比较得体的,没有一种硬生生的强制增加上去的感觉。

为了更好的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我即兴的增加了一些打气的动作来渲染孩子们,以前哭闹得很厉害的王济海,被我的举止吸引了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因为孩子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题学习,对于母鸡有了一点认识,所以当我以母鸡妈妈的身份要求他们来做我的宝宝时,孩子们显得很热情,并且从始至终王欣宜总是叫我“妈妈”,看来这个角色在她的头脑里已经根深地固了。

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中,应该将“鸡蛋宝宝”放在活动室中让孩子自己去拣,篮子也应该放在不同的地方,避免太拥挤。

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他们比较喜欢模仿,喜欢反复的摆弄物品,反复的重复一个动作,所以我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这样的形式来带动他们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十三)托班数学教案: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活动目标: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对数字感兴趣,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活动准备:师生共同搜集写有数字的常见物体或图片(手表、闹钟、日历、尺、磅秤、药瓶、家用电器、温度计等),陈列在室内。

教师准备带有数字的其他实物或图片,分类陈列。

活动过程:幼儿介绍自带的有数字的实物,说明物体上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还在哪些地方或物体上看到过数字,并猜想数字所表示的意思以及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功用(如门牌、车牌、交通灯、声音分贝表等)。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其他实物或图片,启发幼儿说出每种物体上数字的用途,让幼儿体验到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如:说说家里哪些物体上有数字,它表示什么意思?想想你还在哪些地方或物体上看见过数字,它们各有什么用处?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十四)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鸡吃虫设计思路:前几天,连下了几天雨,有一天在户外活动时,一个孩子发现了一条蚯蚓,顿时所有的孩子都围了上去仔细“研究”起来:“它叫什么名字?”、“它住在哪里?”、“它为什么会在操场上?”……根据幼儿的一系列讨论,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2、体验操作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母鸡头饰,小鸡、虫各三只,幼儿操作纸活动过程:(一)、游戏:小鸡吃虫1、学小鸡走路老师:我的小鸡宝宝在哪里啊?小鸡宝宝真乖,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找好吃的好吗?你们喜欢吃什么?那我们一起去吃虫吧!幼儿学小鸡走路,鸡妈妈念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找找小虫叽叽叽。

”鸡妈妈说:“小虫找到了!”小鸡做吃虫状。

2、学儿歌老师:你们吃饱了吗?那我们一起回家吧!儿歌:小鸡小鸡叽叽叽,一起回家叽叽叽。

(二)、小鸡找虫1、给小鸡排队老师:叽叽叽,谁来了?请宝宝给小鸡排队。

(个别幼儿操作)老师: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小鸡?(3只)2、吃虫子老师:小鸡饿了,要吃东西了,小鸡喜欢吃什么?(出示2条虫,个别幼儿操作)老师: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子了吗?哪只鸡没吃到?为什么没吃到?老师:小鸡有几只?小虫有几条?谁多谁少?老师:怎样才能使每只小鸡都吃到虫?(再出示一条虫,请幼儿贴)老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鸡几条小虫?一只小鸡一条虫,一只小鸡一条虫……现在每只小鸡都有虫子吃了吗?(三)、比多少1、出示示范纸1老师:这张纸上有什么?还有什么?有几条虫子?一样多吗?每只鸡都能吃到虫子吗?2、出示示范纸2老师:这张纸上有几只鸡?有几条虫子?每只鸡都有虫子吃吗?那我们想个什么办法帮助这只小鸡?3、出示示范纸3老师:纸上有几只鸡?有几条虫子?想各办法把他们变得一样多?4、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十五)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一、活动目标: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三、活动过程:(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

(十六)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开汽车活动目标:1、感知数字“1”、“2”、“3”。

2、能找到和自己胸饰上相同的数字。

活动准备:1、托儿人手一份汽车胸饰,分别标上“1”、“2”、“3”的数字,大的“1”、“2”、“3”胸卡一套。

2、三张标有“1”、“2”、“3”数字的椅子。

3、开汽车的音乐、录音机。

4、小动物玩具一个,小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1、情境一:托儿扮演小汽车自由的玩游戏“红绿灯”。

教师提醒个别托儿红灯停、绿灯行。

2、情境二:玩“找妈妈”的游戏。

汽车妈妈出示数字卡片并问:几号汽车宝宝在哪里?几号汽车回答:在这里。

同时开到汽车妈妈身边。

3、情境三:说说我是几号车。

小动物玩具和汽车宝宝做朋友,小动物问:你是几号车?小汽车回答:几号车。

4、情境四:玩“找家”的游戏。

听汽车妈妈的指令“汽车宝宝回家了”,汽车宝宝开到标有相应数字的椅子处。

也可分开说指令:几号车回家了,这次几号车回家了,最后请几号车回家。

(十七)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蚂蚁宝宝的一家教学目标:1、通过看看、找找、讲讲等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并初步尝试按大小分类。

2、幼儿能愉快参加活动,大胆的讲述。

教学准备:小蚂蚁头饰;大小的饼干若干;大小篮子各一只;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做准备动作。

教师扮演蚂蚁妈妈,幼儿扮演蚂蚁宝宝。

蚂蚁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要带宝宝们去搬点粮食。

我们先活动活动,待会儿搬食物才有劲。

引导幼儿跟儿歌做动作。

二、游戏:找饼干1、饼干要和我们躲猫猫,请你去看看、找找它们躲在了哪里?告诉我,你在哪里找到了饼干。

2、幼儿四散寻找,老师个别指导,引导幼儿学说方位词,3、和饼干一起跳舞(律动)4、找到好吃的饼干,心里真高兴,我们来跳个舞吧。

三、游戏:根据大小送饼干数数你找到几块饼干?它们一样吗?那里不一样?你找到的是什么饼干?(区别大小)1、认识大小标记。

妈妈给你们准备了两个篮子,篮子上还有标记呢。

(初步接触大小标记)2、按饼干的大小分类。

幼儿送饼干,老师个别指导。

3、看看饼干宝宝找对家了没有。

(大家一起验证)4、体验成功的喜悦。

宝宝们把饼干都送到家了,我们一起念首儿歌庆祝一下吧!(十八)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认识前、后活动目标:1、初步辨别以自我或他人为中心的前与后的位置关系。

2、学说短句“xx在xx的前面”等。

活动准备:一、猫警长头饰一个,白猫警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一只耳”老鼠头饰一个。

二、纸做的老鼠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男幼儿的人数相同)。

三、玩具若干个(数量与幼儿中女幼儿的人数相同)。

四、大型可站立的房子和大树各一幅。

五、创设活动情境:教室的一半场地放一棵树,一幢房子,五六块积木。

将老鼠和玩具放在这些物品的前面或后面。

六、让每位幼儿知道黑猫警长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一)谈话导入游戏,分配游戏角色。

小朋友,你们都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都喜欢谁?今天,老师力来做黑猫警长,小朋友都扮演白猫警上,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二)电话铃响,警长听电话。

警长:刚才我接到一些小朋友打来的电话,有许多老鼠到我们教室,把小朋友的玩具偷走了。

请白猫警士帮助把玩具找回来。

现在我命令成立特警队,白猫警士的一切行动必须听警长指挥。

能不能完成任务?二、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一)老鼠很狡猾,藏在各个地方,我们先要去侦察一下敌情。

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记住了,回来报告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二)警长示范。

(三)请个别警士侦察,报告敌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