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10年1月自考民法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0年1月自考民法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法学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02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李某因事需外出一段时间,将自己的一套住房交给朋友魏某照管,后魏某未经李某同意将该套房屋出租给王某居住。

当李某知道后很不高兴,但鉴于既成事实,只好表示同意。

李某表示同意的行为是行使【】A.形成权B.请求权C.支配权D.抗辩权正确答案:A解析:支配权,是指权利人直接支配其标的,而具有排他性的权利.形成权,是权利人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请求权,是指权利人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作为、不作为)的权利。

抗辩权,指权利人用以对抗他人请求权的权利。

题目中,李某的行为是对无处分权的魏某的行为的一种追认,所以李某同意的行为是行使形成权。

2.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自然人取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是【】A.7周岁B.16周岁C.10周岁D.18周岁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第1款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3.下列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亲自实施与行为能力相适应的民事行为B.实施纯获利益的行为,无需法定代理人同意C.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均需法定代理人追认才能生效D.所立遗嘱无效正确答案:C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因此C项的说法具有片面性。

4.作为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A.不能是违法行为B.只能是民事法律行为C.只能是表意行为D.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定的能够弓}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客观现象。

5.下列关于人身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可与人身分离B.具有财产内容C.与财产权具有密切联系D.具有相对性正确答案:C解析:人身权又称人身非财产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以特定精神利益为内容的民事权利。

人身权和财产权都是民事权利,具有民事权利的共同特征。

但是人身权与财产权相比较,又具有自身的法律特征:(1)人身权与人身紧密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2)人身权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是一种非财产权;(3)人身权虽无直接的财产内容,但它与财产权又有着密切联系;(4)人身权为绝对权。

6.宣告失踪须自然人下落不明满【】A.1年B.2年C.3年D.4年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20条规定,被申请人下落不明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才可申请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

7.某甲的儿子患重病住院,急需用钱又借贷无门,某乙趁机表示愿意借2000元,但半年后须加倍偿还,否则以甲的房子代偿,甲表示同意。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甲、乙之间的借款行为【】A.因显失公平而无效B.因显失公平而可撤销C.因乘人之危而无效D.因乘人之危而可撤销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59条和《合同法》第54条规定,可撒销、可变更的民事行为包括以下三种情形:(1)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2)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是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形下所为的民事行为。

题目中,甲乙之间的合同是乙趁甲儿子患病急需用钱的情况下签订的,属于乘人之危,所以可以撤销。

8.下列民事行为中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A.无权处分行为B.无权代理行为C.重大误解行为D.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了以下7种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7)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9.某报社在一篇新闻报道中披露未成年人甲是乙私生子的事实,致使甲倍受同学的嘲讽与奚落,甲因精神痛苦,自残左手无名指,给甲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该报社的行为【】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B.侵害了甲的隐私权C.侵害了甲的姓名权D.侵害了甲的身体权正确答案:B解析:侵害隐私权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是一种事实;行为人主观上也可能是出于善意的。

题目中,报社的行为虽然报道的事实也可能出于善意,但是对于甲来说是不愿为他人所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

10.甲无故拖欠乙86万元货款。

乙为了实现其债权,探知甲对丙享有56万元债权到期未主张,乙遂依法主张代位权要求丙清偿。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丙应向甲履行,甲再向乙履行B.乙无权要求丙清偿C.丙应向乙履行D.丙可以向乙履行,也可以向甲履行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法律规定,在代位诉讼中,债权人向次债务人提起的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定代位权成立的,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清偿义务。

11.甲向乙借款5万元,还款期限6个月,丙作保证人,双方对保证期间没有约定。

依照法律规定丙的保证责任期间为【】A.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B.借款发生之日起2年C.借款发生之日起6个月D.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

来约定期间的,一般保证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12.下列关于主债和担保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债的担保无效,主债也无效B.主债无效,债的担保也无效C.债的担保的效力具有独立性D.担保是由法律规定的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法律规定,担保之债是从债,被担保之债是主债;担保之债是对主债效力的补充和加强,受主债效力的制约。

主债无效,担保之债亦不能存在;担保之债随主债的终止而终止。

13.下列属于债的保全方式的是【】A.留置权B.抵押权C.撤销权D.质权正确答案:C解析:债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危害,允许债权人代债务人之位向第三人行使债务人的权利,或者请求法院撒销债务人单方实施或与第三人实施的法律行为的法律制度。

其主要是债权人的代位权和债权人的撒销权,而保证、抵押、留置、定金等都是担保方式。

14.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货物购销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由丙公司代替甲公司向乙公司交货。

因丙所交付的货物有质量瑕疵引起的违约责任应由【】A.甲公司承担B.丙公司承担C.甲和丙共同承担D.甲和丙按过错大小承担正确答案:A解析:合同是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的,所以违约责任应该直接有甲公司承担。

15.债的要素包括【】A.客体和内容B.主体和客体C.主体和内容D.主体、客体和内容正确答案:D解析: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一样,也必须具有主体、客体和内容这三项构成要素。

16.甲向乙借款8000元。

双方签订书面借款合同约定:甲以冰箱、彩电各一台设定质押,甲如果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乙有权将冰箱和彩电变价受偿,为不影响甲家的生活,冰箱、彩电仍归甲家使用。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对冰箱、彩电取得了质权B.乙对冰箱、彩电未取得质权C.如果进行了质押登记乙可以取得质权D.如果未进行质押登记乙不能取得质权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担保法》关于动产质权的规定,出质人和质权人应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自质物转移于占有时生效。

而题目中,实际上并没有转移质物,因此合同并未生效,乙并未取得质权。

17.下列关于留置权的表述正确的是【】A.基于当事人的约定产生B.客体只能是动产C.效力独立于所担保的主债权D.客体可以是动产和不动产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担保法》第82条规定:“本法所称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84条的规定,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依此规定,留置权是指债权人依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在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得留置该动产,以作为债权担保的权利。

18.相邻关系的客体是【】A.相邻的不动产B.相邻的动产C.行使相邻不动产权利时所体现的利益D.相邻的动产与不动产正确答案:C解析:相邻关系即不动产相邻关系,是指互相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互间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19.下列关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表述错误..的是【】A.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种共有关系B.主体具有双重身分性C.内容具有复合性D.客体只能是建筑物正确答案:A解析: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又有“住宅所有权”、“公宫所有权”、“楼层所有权”等称谓,是指多个区分所有人共同拥有的一栋区分所有建筑物时,区分所有人所享有的对其专用部分的专有权和对共用部分的共有权的总称。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具有以下特征:(1)客体具有特殊性。

即客体为建筑物。

(2)内容具有复合性;(3)主体具有双重身分性。

20.具有恒久性的权利是【】A.合同权利B.知识产权C.人身权D.所有权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除具有物权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如下特征:(1)所有权具有自权性;(2)所有权具有全面性;(3)所有权具有弹力性;(4)所有权具有恒久性。

21.根据物权人对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物权可以分为【】A.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B.完全物权与不完全物权C.主物权与从物权D.有期物权与无期物权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物权人对标的物的支配范围,物权可分为完全物权与不完全物权。

22.无过错责任原则【】A.是指在行为人无过错的情况下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B.只能在双方均无过错时适用C.是侵权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D.只适用于法律有明确规定的情形正确答案:D解析: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无过失责任原则,是自损害发生后,不以行为人的主管过错为责任要件的归责标准。

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无过错责任原则不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责任的构成要件;(2)受害人在主张权利时,对加害人主观上有无过错不负举证责任;(3)加害人承担的责任,并非绝对责任,加害人也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抗辩事由而主张抗辩;(4)在无过错责任原则中,责任的确定主要从受害人一方的损害程度来考虑,并且对这种责任往往规定有最高赔偿限额或限制赔偿范围;(5)无过错责任原则只适用于法律特别规定的场合,即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23.某杂志为扩大销量,精心炮制了某著名影星甲的一段绯闻,给甲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