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ERP三大战略迎接新机遇
继用友、金蝶召开战略发布会后,浪潮于3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亮剑2006――浪潮ERP战略发布会”,正式公布其2006财年产品、市场、渠道等各项战略。
此次战略在以往“引领高端、专注行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首次将“突破渠道”作为明确战略重点提出。
2006财年,浪潮ERP将全面推行三大战略转变:业务架构方面由引领高端转变为高、低兼顾,营销策略方面由积极跟进转变为全面出击,研发模式由内部研发为主向内外协同研发转变。
“浪潮ERP就像一把剑,它比较厚重,但缺少光芒。
”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兴山说:“今天,我们要通过新战略,把这把剑挥起来,让它更有威力!”
ERP的新机遇
一个公司的战略转变,最终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和抓住更多的用户。
浪潮ERP此次战略的发布也是如此。
但为何在新的一年开始,浪潮ERP会提出这样的战略?从多种迹象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浪潮ERP迎来了新机遇。
首先,竞争格局的变化带来冲击。
目前,在多数人看来,
国内ERP市场已基本形成集团企业管理领域浪潮、用友双雄争锋,行业ERP浪潮一枝独秀,中小企业市场用友、金蝶、浪潮“三驾马车”的稳定格局。
其实这个格局在发生着变化,在浪潮有优势的高端和行业领域,用友、金蝶、神州数码等企业也都在发力,在占领市场,所以浪潮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突破,通过渠道快速切入中低端市场。
其次是浪潮集团的一体化战略,给浪潮ERP带来了机会。
浪潮要成为一个方案供应商,进而成为IT服务供应商,软件是核心业务,浪潮当然不会忽视ERP这块优势资源。
因为只有这样,浪潮在与联想、同方、方正、东软、神码等企业相比,才更有优势。
正是基于此目的,浪潮会加大对ERP的投入和关注,浪潮ERP将会是浪潮发展的一枚重要棋子。
第三,是浪潮与微软的全方位合作,让浪潮ERP具备了规模化发展和突破性增长的条件。
微软和浪潮的合作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一次双赢的合作。
对于浪潮来说,在技术层面,它可以借力微软强大的技术优势,来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在国际化方面,可以背靠微软这座大山,增加浪潮的知名度,并带来一些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在资金方面,浪潮更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总之,与微软展开的合资合作,使浪潮ERP在人才、队伍、市场、资金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
第四,ERP市场发展前景比较好,特别是在中小型企业
领域。
犹如“王谢堂前燕”,管理软件已经走下了概念神坛,从大型企业的形象工程轻松“飞入”平民企业应用中。
在这一应用市场重心的转移和扩展中,市场需求的特点也在变化。
在高端市场,大型企业的需求从简单使用财务管理软件或ERP软件,上升为财务一体化、业务一体化的系统整体管理
需求。
在中低端市场,更具适用性的简单易管理的财务管理软件或以财务为核心、配以进销存等基本模块的中小型标准化管理软件走红于市场,中小型企业开始借助管理软件实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以真正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三大战略迎接新机遇
王兴山深刻地认识到,机遇来了,只有抓住,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2006年年前将近两周的时间内,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与王兴山及其浪潮ERP高层团队集中研究,思考战略走向,最后决定,既不能保守,也不能冒进,以三大战略迎接新的机遇。
第一,要做的就是在业务组织上进行调整,将业务细分为集团管理(GS)、行业ERP、标准ERP(PS)、易系列(Express)、服务五大业务群组,面对不同的用户采取相应的市场模式,平行运营,互为补充。
第二,在渠道方面,浪潮ERP除了在区域加大人员招募
和培训力度外,在内部实行“颠覆结构”式的战略性调整,改变产品和市场人员的结构比例,努力将后台与前台人员的比例逐步向1∶3的目标调整,并在继续拓展中高端ERP市场的基础上,形成高、中、低全面覆盖的市场格局,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第三,在产品创新研发方面,浪潮ERP提出“客户协同研发创新体系”,有意识地获取高质量的战略性客户(SCB),并把战略性客户纳入到自己的研发创新体系中,把研发前移(CCD),缩短和客户的距离,构筑起客户协同研发的模式,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提炼精华,吸取营养,获取ERP创新所需要的管理知识和最佳实践,同时,打通与客户之间的知识转移渠道,建立知识转移、加工、沉淀以及复用体系,加快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的速度。
此外,浪潮ERP还将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计划,促使高质量客户成为浪潮ERP创新共同体。
不过,通过这三大战略的实施,浪潮ERP能不能得到更好的突破,还值得关注。
在产品趋于同质化的背景下,与竞争对手相比,浪潮ERP在渠道上下手算是比较晚的,又加上浪潮ERP的品牌又不如用友等公司强势,所以除了实施好以上三大战略,浪潮ERP要想做好中小企业,还应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比如充分发挥浪潮的软硬件一体化优势,令产品价格更加灵活。
同时,可从自身比较强的行业入手,做自身比
较有优势行业内的中小企业。
另外,还可以尝试与微软的相关产品,如数据库一起捆着来做。
更为重要的是,在渠道方面也要形成与用友、金蝶等公司不同的策略。
目前,有许多公司,对渠道的支持更多是一些优惠政策,而浪朝ERP应更多地帮助渠道做市场的推广,加强对渠道增值能力的培养,比如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支持,尤其是实施方面的支持。
新战略能否带来新格局
对于此次浪潮ERP的新战略发布,某专家分析说,无论其向何方偏,对于ERP产业来说,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事实上,ERP在中国的历史不能说短,至今也有十多年了。
1999年下半年,当时由用友、金蝶、浪潮等企业从财务软件向管理类软件转型而发动了第一次中国ERP市场之战。
随着中国ERP市场的需求加大,神州数码以及国外巨头纷纷涉足,千军万马开始扑向中国ERP市场,由此,2002年中国ERP
市场迎来第二次大战。
这次大战,可谓各有各的打法,但能确定的一点就是,每家都是在自身有优势的领域内发挥。
比如浪潮的优势主要是在集团企业和行业高端领域。
王兴山说,之所以做这些领域,是因为他们多年在此领域有很好的积累。
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积累,2006年,中国ERP又将迎来第三次大战。
巧合的是,这次大家的打法非常相似,无论是用
友的继续“普及化”,还是金蝶主推的“个性化”,浪潮ERP 的“引领高端、专注行业、突破渠道”,都是为了占领和扩张各自的领地,做到高、中、低端通吃的,只不过各家调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浪潮ERP新战略实施如果成功了,除了给用户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和更大的价值,浪潮ERP在管理软件业的地位将会进一步强化,浪潮集团的实力将会更强。
另一种猜想,此次浪潮ERP战略实施如果没有成功,对浪潮会有什么影响?其实,对浪潮集团来说,不成功也没什么,此试验也是有价植的。
原因有二,一是浪潮ERP品牌会得到提高,从而加大其在高端的更好发展。
二是,通过对中低端市场的积累,打好渠道基础,为浪潮ERP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