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Microparticles drug delievey systems
Macromolecular conjugates
脂质体
• 脂质体(liposomes)是将药物 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形成的微型泡囊。
Ⅰ Ⅱ Ⅲ 脂质体的应用概况 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脂质体的剂型特点

脂质体的应用概况
•合成磷脂:
•二棕榈酰-DL-α磷脂酰胆碱(DPPC)
•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等。
胆固醇结构
磷脂和胆固醇分子排列示意图
磷脂和胆固醇分子排列
• 把类脂质的醇溶液倒入水面时,醇很快地溶解于水
• 而类脂分子则排列在空气一水的界面上
• 极性部分在水里,亲油的非极性部分则伸向空气中
•当极性类脂分子被水完全包围时
• 1971年英国莱门等人开始将脂质体用于药物载体。 • 我国自80年代开始进行脂质体的研究工作
1
应用
抗癌药物脂质体 主动靶向脂质体 基因治疗用脂质体
2 3
抗癌药物脂质体
• 2000年,世界脂质体产品销售额为12亿美元。预 测至2005年将达33亿美元,增长率为175%。
• 国外已上市的脂质体药物品种有两性霉素、多柔 比星和柔红霉素,均为抗癌药物。抗癌药物脂质 体是脂质体最重要的应用。目前还有约30种脂质 体抗癌药物正在临床试验或等待批准上市。
多室脂质体
(multilamellar vesicles, MLV)
• 球径 1~5μm, 有几层脂质双分子层将包含的药物
• (水溶性药物)的水膜隔开,形成不均匀的聚合体, • 脂溶性药物则分散于几层分子层中。
大多孔脂质体
(Multivesicular vesicles, MVV)
• 球径约0.13±0.06μm,单层状, • 比单室质体可多包封10倍的药物。
脂质体分类
按结构
单室和多室脂质体示意图
柔红霉素 长春新碱 紫杉醇 顺铂 维甲酸 羟基喜树碱 氨基喜树碱 拓扑替康 依立替康 Lurtotecan 阿糖胞苷
LE-SN38 LE-GL14721 NX-211,SPI-355,OSI-211 DepoCyt
脂质体在主动靶向制剂 中的应用
• 对脂质体来说,将靶向因子-脂质连接物插入 含药脂质体的外层脂质分子层中,是一种操作 性强的有效的靶向因子连接手段。
单室脂质体
( unilamellar vesicles, ULV)
• 球径0.02~0.08μm为小单室脂质体(single unilamellar vesicles, SUV), • 0.1~1μm为大单室脂质体(large unilamellar vesicles, LUV) ,
• 水溶性药物的溶液只被一层类脂质双分子层所包封, 脂溶性药物则分散于双分子层中。 • 凡经超声波分散的脂质体悬液,绝大部分为单室脂 质体。
磷脂结构:
磷脂结构通式
结构通式如下:
式中:R1、R2 是疏水链,R由C12~C18,可为饱和烃 链或不饱和烃链;X为亲水头,X不同,则磷脂命名不 同

天然磷脂:
• 胆碱+磷脂酸→磷脂酰胆碱(PC), 即卵磷脂 • 乙醇胺+磷脂酸→磷脂酰乙醇胺 (PE),即脑磷脂 • 丝氨酸+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 (PS)
•极性基团面向两侧的水相,而非极性的烃链彼此
面对面缔合成双分子层
脂质体双分子层
脂质体形成示意图
脂质体与其包封的药物
脂质体半球剖面图
结构特点
• 脂质体结构与由表面活性剂构成的胶团不同,后 者是由单分子层组成,脂质体由双分子层组成。
micelle
liposomes bilayer
Micelles
Diagram of synthesize reaction between WGA and PE
Transmission electron photomicrograms of insulin liposomes
a-conventional liposomes, b-WGA modified liposomes
第六节 脂质体
Liposomes
药剂教研室 张娜
本节要求
• • • •
1. 2. 3. 4.
脂质体的基本概念 脂质体的组成与结构、与胶团的区别 脂质体的剂型特点和体内作用特点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
Main Contents
• 脂质体

• •

Ⅱ Ⅲ
脂质体的应用概况
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脂质体的剂型特点
脂质体基因转移示意图
Ⅱ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一 脂质体的组成
• 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等为膜材包合而成。
这两种成分是形成脂质体双分子层的基础物质,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1.磷脂类 • 2.胆固醇 磷脂类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大豆磷脂及 胆固醇与磷脂共同构成脂质体基础物质。 合成磷脂等都可以作为脂质体的双分子层物质基础。
脂质体抗癌药物产品及研究进展情况
药品名 阿霉素 商品名 Myocet Doxil Caelyx Dox-sl LED MCC-465(免疫脂质体) DaunoXome Onco TCS VincaXome LEP SPI-77 ATTA-IV 进展情况 2001 年上市 1995 年上市 2002 年上市 临床 II 临床 I/II 临床 I/II 1996 年上市 临床 II/III 临床 II 临床 II/III 临床 III 临床 II 临床 I 临床 I 临床 I/II 临床 I/II 临床 II 已上市
Liposomes
胶团与脂质体结构
脂质体与胶团区别
脂质体
组成 结构 磷脂和胆固醇 双分子层
胶团
表面活性剂 单分子层
中心区域
Hale Waihona Puke 水相,可容纳 亲水性药物疏水区,可容纳 疏水性药物
按结构 • 二 脂质体的类型
•单室脂质体( SUVs )
•脂质体 •大单室脂质体(LUVs) •多室脂质体(MLVs) •大多孔脂质体(MVVs)
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 1987年Felgner等率先用脂质体作为基因转移 载体。
• 阳离子脂质体是应用最多的非病毒基因载体 。 它们一般由带正电荷的脂类与中性脂类按一定 的摩尔比组成。
• 阳离子脂质体并不是将 DNA 包裹在其脂质双 分子层中 , 而是若干阳离子脂质囊泡将 DNA 链夹在其中 , 形成片层状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