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化学考前冲刺突破:——化学工艺流程综合题【考向分析】该类试题通常以化工生产流程图的形式,以陌生元素或陌生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氧化还原反应(或复分解反应、电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化工原理的分析判断流程中残渣或废液的成分、反应条件的控制与选择、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产率的计算、K sp的应用、绿色化学思想的体现等。
题目综合性强,难度大,将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提取信息,迁移应用知识的能力,及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核心导学】1.图解明晰化学工艺流程(1)(2)循环物质的确定(3)副产品的判断2.原料预处理的六种常用方法方法目的研磨、雾化减小固体的颗粒度或将液体雾化,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加充分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酸浸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碱浸除去油污,溶解酸性氧化物、铝及其氧化物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3.常见的操作及目的常见的操作目的加氧化剂氧化某物质,生成目标产物或除去某些离子判断能否加其他物质要考虑是否引入杂质(或影响产物的纯度)等分离、提纯利用过滤、蒸发、萃取、分液、蒸馏、重结晶等常规操作从溶液中得到晶体提高原子利用率绿色化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在空气中或其他气体中进行的反应或操作要考虑O2、H2O、CO2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能否达到隔绝空气、防氧化、防变质、防分解、防水解、防潮解等目的控制溶液的pH ①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4.物质分离、提纯的六种物理方法5.熟练书写、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1)明确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①常见氧化剂及其还原产物氧化剂Cl2(X2)O2Fe3+酸性KMnO4MnO2酸性K2Cr2O7HClO还原产物Cl-(X-)H2O/O2-/OH-Fe2+Mn2+Mn2+Cr3+Cl-氧化剂ClO-3浓H2SO4HNO3H2O2PbO2FeO2-4(H+)NaBiO3还原产物Cl-SO2NO2(浓)、NO(稀)H2O/OH-Pb2+Fe3+Br-②常见还原剂及其氧化产物还原剂金属单质Fe2+H2S/S2-SO2/SO2-3HI/I-NH3N2H4CO H2氧化产物金属离子Fe3+S、SO2SO3、SO2-4I2N2、NO N2CO2H2O(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步骤(3)流程图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技巧①新信息或流程图→判断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
②分析化合价的变化→确定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
③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各物质计量数。
④体系环境、电荷守恒→补加反应物或生成物配平。
“补加”一般原则:i.酸性条件:补H+→H2O,或补H2O →H+。
ii.碱性条件:补OH-→H2O,或补H2O →OH—。
iii.切勿出现补H+→OH—或补OH—→H+的错误状况。
⑤检验质量守恒,勿漏反应条件。
6.注意简答题的答题规范(1)“操作或措施”类操作或措施答题模板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包括水洗、冰水洗、热水洗、乙醇洗等)→干燥蒸发结晶的操作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有大量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水分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试剂(沉淀剂),若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完全洗涤沉淀的操作沿玻璃棒向漏斗(过滤器)中的沉淀上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静置使水自然流干,重复操作数次(2)“目的或原因”类目的或原因答题模板沉淀水洗的目的除去××(可溶于水)杂质【题组训练】1.(2019·全国卷Ⅰ)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业。
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95 ℃“溶浸”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
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 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H 3BO 3的解离反应:H 3BO 3+H 2OH ++B(OH)-4,K a =5.81×10-10,可判断H 3BO 3是_______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 调节至 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 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硼镁矿粉中加入(NH 4)2SO 4溶液反应生成NH 3,NH 3与NH 4HCO 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HCO 3+NH 3===(NH 4)2CO 3。
(2)硼镁矿中的SiO 2、Fe 2O 3、Al 2O 3与(NH 4)2SO 4溶液不反应,也不溶解,过滤后形成滤渣1。
因为KSCN 溶液遇Fe 3+变为红色,所以KSCN 溶液常用于Fe 3+的检验。
(3)根据题目信息中H 3BO 3的电离方程式和K a 的数值可知H 3BO 3为一元弱酸。
在“过滤2”前,将溶液pH 调节至3.5,目的是将溶液中的硼酸根转化为H 3BO 3沉淀析出。
(4)根据工艺流程中的原料进入情况及生成物情况可知,“沉镁”时加入的原料为(NH 4)2CO 3溶液、MgSO 4溶液,产物为Mg(OH)2·MgCO 3,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g 2++3CO 2-3+2H 2O===Mg(OH)2·MgCO 3↓+2HCO -3或2Mg 2++2CO 2-3+H 2O===Mg(OH)2·MgCO 3↓+CO 2↑。
母液的主要成分为(NH 4)2SO 4,可以返回到“溶浸”工序循环使用。
碱式碳酸镁热稳定性差,可以在高温焙烧的条件下制取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CO 3=====高温2MgO +CO 2↑+H 2O 。
答案 (1)NH 4HCO 3+NH 3===(NH 4)2CO 3 (2)SiO 2、Fe 2O 3、Al 2O 3 KSCN (3)一元弱 将硼酸根转化为H 3BO 3沉淀,促进析出 (4)2Mg 2++3CO 2-3+2H2O===Mg(OH)2·MgCO3↓+2HCO-3[或2Mg2++2CO2-3+H2O===Mg(OH)2·MgCO3↓+CO2↑] 溶浸高温焙烧2.(2019·全国卷Ⅱ)立德粉ZnS·BaSO4(也称锌钡白),是一种常用白色颜料。
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焰色反应的原理既可制作五彩缤纷的节日烟花,亦可定性鉴别某些金属盐。
灼烧立德粉样品时,钡的焰色为________(填标号)。
A.黄色B.红色C.紫色D.绿色(2)以重晶石(BaSO4)为原料,可按如下工艺生产立德粉:①在回转炉中重晶石被过量焦炭还原为可溶性硫化钡,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转炉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生产上可通过水蒸气变换反应将其转化为CO2和一种清洁能源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潮湿空气中长期放置的“还原料”,会逸出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水溶性变差,其原因是“还原料”表面生成了难溶于水的________(填化学式)。
③沉淀器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品中S2-的含量可以用“碘量法”测得。
称取m g样品,置于碘量瓶中,移取25.00 mL 0.100 0 mol·L-1的I2-KI 溶液于其中,并加入乙酸溶液,密闭,置暗处反应5 min,有单质硫析出。
以淀粉为指示剂,过量的I2用0.1000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反应式为I2+2S2O2-3===2I-+S4O2-6。
测定时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V mL。
终点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中S2-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解析(1)钡元素的焰色为绿色。
(2)①由流程图中的原料为重晶石和焦炭粉经回转炉、浸出槽后得到净化的BaS溶液,可判断重晶石(BaSO4)与焦炭粉反应生成BaS 和有毒气体CO ,根据电子守恒法可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BaSO 4+4C=====900~1 200 ℃BaS +4CO ↑;CO 与水蒸气反应得到的清洁能源气体为H 2,另一种产物为CO 2,则CO 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 2O(g)===CO 2+H 2。
②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为H 2S ,水溶性变差是因为发生了反应BaS +CO 2+H 2O===H 2S +BaCO 3↓,由此可知难溶于水的物质为BaCO 3。
③硫化钡溶液与硫酸锌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立德粉(ZnS ·BaSO 4),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S 2-+Ba 2++Zn 2++SO 2-4===ZnS ·BaSO 4↓。
(3)淀粉溶液遇到I 2溶液变蓝,当Na 2S 2O 3将I 2消耗完后,溶液由浅蓝色变至无色,即滴定终点时,溶液会由浅蓝色变至无色。
设Na 2S 2O 3消耗的I 2的物质的量为n 1。
由化学方程式可得:I 2 + 2S 2O 2-3 === 2I -+S 4O 2-61 mol2 moln 1 0.100 0 mol ·L -1×V ×10-3L 则n 1=12V ×0.100 0×10-3 mol设样品中S 2-的含量为w ,则由反应I 2+S 2-===2I -+S ↓可得: I 2 ~ S 2- 1 mol 32 g 25.00×10-3L ×0.100 0 mol ·L -1-12V ×0.100 0×10-3 mol m g ×w 由此可得:w =⎝⎛⎭⎪⎫25.00-12V ×0.100 0×32m ×1 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