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消防工程师基础学习知识.ppt
消防工程师基础学习知识.ppt
注册消防工程师
基础知识
1
1
消防基础知识
➢燃烧基础知识 ➢火灾基础知识 ➢爆炸基础知识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3
2
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条件
一、燃烧的本质
1、燃烧(Combustion): 是可燃 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的现象。
4
3
燃烧的充分条件
气体燃烧 气体爆炸
液体和固体 的燃烧
多相悬浮 系统的燃烧 喷雾燃烧 粉煤爆炸
正常火焰 森林火灾
爆轰火焰 气体爆炸
气体
气体 液 体 固体
气相 多 相
气相 多 相
气体
液体 固 体
气体 液 气体预混 体 固体 液体
固体
另外,还有移动火焰与驻定火焰、有焰燃烧与无焰燃烧 17
15
二、液体燃烧 (一)沸溢 1、 沸溢
38
目前已发现的爆炸性粉尘有以下7类:
(1)金属类 如镁粉、铝粉、锰粉;
(2)煤炭 如活性炭、煤等; (3)粮食 如淀粉、面粉
等;
(4)合成材料 如染料、塑料; (5)饲料 如鱼粉、血
粉;
(6)农副产品 如烟草、棉花;(7)林产品 如纸粉、木
粉等
单选:下列粉尘中( ) 粉尘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 B.面粉
一、火灾的定义 二、火灾的分类
24
22
火灾分类及灭火器材选用
根据物质燃烧特性把火灾分为六类。 A:固体火灾 (如纸张、木材、衣服、塑胶等引起 的火灾)
可用水型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B:液体火灾(如酒精、汽油等)
可用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23
C:气体火灾(如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 等引起的火灾)
3、闪点(flash point):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 ,可燃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13
11
闪点的实用意义:
(1)用于评定可燃液体火险性的大小; (2)作为可燃液体的分类、分级标准;
甲类危险可燃液体:闪点<28℃ 乙类危险可燃液体:28 ℃≤闪点<60℃ 丙类危险可燃液体:闪点≥60℃ 丁类难燃烧物品 戊类不燃烧物品 (3)据此确定安全生产措施; (4)成为选择灭火剂供给强度的依据。
21
19
第四节 燃烧产物
一、燃烧产物的基本概念 二、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二、燃烧产物的危害性
22
20
第四节 燃烧产物
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 (一)缺氧窒息作用 (二)毒性、刺激性及腐蚀作用 (三)高温气体的热损伤作用 (四)烟气的爆炸性 (五)烟气的减光性
23
21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热波在油品中传播时,乳化水或自由水 蒸发,形成大量油包气气泡,最后发生向外 溢出的现象。1 水分石油,45-60分钟沸溢
2、沸溢的发生条件
(1)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 (2)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或自由水 (3)原油的粘度较大
18
16
(二)喷溅 1、喷溅 热波下降到水垫层,使其中的水大量蒸发,蒸气 压迅 速升高,把上部的油品抛出罐外的现象。 2、喷溅的发 生条件
较大火灾 一般火灾
[ 3,10 )
[ 10,50 ) [ 1000万元,5000万元 )
不能满足较大火灾的条件(一般会区分是否亡人)
26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第二节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一、电气 二、吸烟 三、生活用火不慎 四、生产作业不慎 五、设备故障
六、玩火 七、放火 八、雷击
29
27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可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D: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锂等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这类火灾多因遇湿、遇高温自燃引起,灭火时忌用水、泡沫及 含水性物质,也不能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及常用的干粉灭火器, 一般用干沙掩埋的方式灭火。
24
• E:电器火灾(一般带电设备所引起的火灾)
可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灭火器 (禁止用水)。
一定的着火能量
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一定的含氧量
相互作用
未受抑制的链式 反应
6
4
三、在消防中的应用
防火方法: 灭火方法:
7
5
防火方法:
(1)控制可燃物质 (2)隔绝空气 (3)消除点火源 (4)设防火间距
8
6
灭火方法:
(1)隔离法 (2)窒息法(15%) (3)冷却法 (4)抑制法
9
7
第二节 燃烧类型
• F: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物油脂 或植物油脂)
厨房灭火系统
25
火灾损失的分级规定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11)
级别
满足如下任意一项即可定级 死亡人数 重伤人数 直接财产损失
特别重大火灾
≥30
≥100
≥1亿元
重大火灾
[ 10,30 )
[ 50,100 )
[ 5000万元,1亿元 )
14
12
(二)燃点
1、燃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 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 温度。
2、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评价液体 火灾危险性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 一般用燃点来衡量。
15
13
(三)自燃点
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 最低温度。
(1)火源能量的影响。 (2)初始压力的影响。 (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4)惰性气体的影响。
41
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单位体积中粉尘 的质量(g/m³)表示。因为可燃粉尘爆炸浓 度 上限太大,以致在多数场合都不会达到,所 以 没有实际意义,通常只应用粉尘的爆炸下限 。 表1-3-2列出了部分粉尘的爆炸下限。
31
平均温度降到最大值的80%时,火灾进入衰减熄灭阶段
32
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爆炸的定义和分 类,理解爆炸极限与温度极限的概念与应用, 掌握常见爆炸危险源的特征及爆炸形成机理。
33
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一、爆炸的定义:由于物质急剧 氧 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 加 或俩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之为 爆 炸。
47
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
二、常见爆炸引火源 根据前文所述,引火源是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常见引起爆炸的引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 及化学火源,见表1-3-3。
火源类别 机械火源
火源举例 撞击、摩擦
火源类别 电火源
火源举例
电火花、 静电火花、雷电
热火源
高温热表面、 日光照射并聚焦
化学火源
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三)烟气蔓延的途径 孔洞开口 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 闷顶内 外墙面 (区分水平蔓延途径和竖直蔓延途径)
32
30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初期增长 充分发展 衰减 (轰燃)
33
原油具有热波特性 原油底部存在水垫层 高温层与水垫层接触
3、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及油 的燃烧线速度有关
19
17
2009年12 杨 迎 月
20
18
第四节 燃烧产物
一、燃烧产物的基本概念
燃烧产物:由于燃烧而生成的气体、液体 和固体物质。
1、完全燃烧产物(Products of Complete Combustion):不能再继续燃烧的产物。 2、不完全燃烧产物(Products of Incomplete Combustion):能继续燃烧的产物。 3、烟(Smoke):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 悬浮于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微粒。
C.铝极限
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 度范围。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等不同形 态的物质,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 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 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 限。
40
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 其爆炸极限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一、燃烧类型的分类
1、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
间的特点,燃烧可以分为着火
和爆炸。
化学自燃
自燃
着火
热自燃
点燃
10
8
第二节 燃烧类型
2爆炸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 并在瞬间以机械功形式释放巨大的能量, 或是气体、蒸汽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
化学爆炸
爆炸 物理爆炸
核爆炸
11
9
第二节 燃烧类型
34
• 爆炸的破坏作用 • 高温、高压 • 冲击波 • 碎片冲击
35
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二、爆炸的分类 (一)物理爆炸 特点: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例如:液化气、 油桶 (二)化学爆炸 特点: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爆 炸速度快、直接造成火灾、具有很大危险性。例如:各种炸 药的爆炸、粉尘蒸气和空气混合。 (三)核爆炸 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
37
粉尘爆炸特点: ①连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 爆炸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中形成更多 的爆炸性混合物而再次爆炸; ②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见本章第三 节)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 面点燃较为困难; ③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 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 破坏力强。
2)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 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 依据。爆炸下限小于10 ,甲类;大于等于 10 ,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