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库应用ppt课件

数据库应用ppt课件


.
7
关系模型的主要特点有:
(1)关系中每一分量不可再分,是最基本的数据单位,即不 允许有表中表。
(2)每一竖列的分量是同属性的,列数根据需要而定,且各 列的顺序是任意的。
(3)每一横行由一个个体事物的诸多属性构成,且各行的顺 序是任意的。
(4)一个关系是一张二维表,不允许有相同的属性名,也不 允许有相同的元组。
第3章 关系数据库
内容提要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关系模型的常用术语 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 数据库的关系运算 函数依赖的定义 关系规范化理论
.
1
本章知识点
熟悉关系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常用术语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 掌握数据库的关系运算 掌握函数依赖的定义 掌握关系规范化理论
.
6
(3)外部关键字(Foreign Key)或外码:当关系中 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虽不是该关系的关键字或只是 关键字的一部分,但却是另外一个关系的关键字时, 称该属性或属性组合为这个关系的外部关键字或外 键。 (4)主表与子表:主表与子表是指以外键相关联的 两个表;以外键作为主键的表称为主表,外键所在 的表称为子表。
.
5
◆与关键字相关的术语: (1)候选关键字(Candidate Key)或候选码:如果一个
关系中存在多个属性或属性组合都能用来唯一标识该关 系的元组,这些属性或属性组合都称为该关系的候选关 键字或候选码。 (2)主关键字(Primary Key)或主码:在一个关系的若干 个候选关键字中指定作为关键字的属性或属性组合称为 该关系的主关键字或主码。
4、广义笛卡尔积(Extended Cartesian Product)
两个分别为n 和m个属性的关系 R和S的广义笛卡尔积 是一个(n+m)列的元组的集合。元组的前n列是关系R的 元组,后m列是关系S的元组。若R有k1个元组,S有k2个 元组,则关系R和关系S的广义笛卡尔积有k1×k2个元组。 即用R的第i个元祖与S的全部元祖结合成k1个元祖,当i从1 变到k2时就得到了新的关系的全部k1× k2个元祖。记作: R×S = { t| t=<tr,ts> ∧ tr∈R ∧ts∈S }
表格中的每一列对应一个属性。
.
3
◆关系模型中的一些术语: (1)关系(Relation):一个关系对应通常所说的一张二维表; (2)元组(Tuple):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3)属性(Attribute):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
个属性起一个名称即属性名。表3-1有五列,对应五个属性 (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 (4)域(Domain):属性的取值范围,所以又称“值域”; (5)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
11
3.2关系代数
关系代数是在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代数运算,该运 算完成对数据的抽象查询功能。每个运算都以一个或多个关 系作为运算对象,使用一定的运算符,并生成另外一个关系 作为该关系运算的结果。所以运算对象、运算符、运算结果 是运算的三大要素。
关系代数的运算对象是关系,运算结果亦为关系。
关系的基本运算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另一
.
4
(6)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关系名 (属性1,属性2,…,属性n) (7)关键字或码(Key):表中用来唯一确定(标识) 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
关键字必须唯一,但它的唯一性不是只对关系的当前 元组构成来确定的。还要考虑元组构成的将来可能性。 一个关系中,关键字的值不能为空,即关键字的值为空 的元组在关系中是不允许存在的。
广义笛卡尔乘积也称为笛卡尔乘积。
.
14
3.2.2 专门的关系运算
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和除运算. 1、选择运算 (Selection)
设F是一个条件表达式,在关系R上的F选择是在R 中挑选满足F的所有元组,组成一个新的关系,这个新 的关系是R的一个子集,记为:F(R)
2、交( Intersection)
关系R与关系S的交记作:
R∩S = { t | t∈R ∧t∈S }
其结果关系仍为关系,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
.
13
3、差(Difference)
关系R与关系S的差记作:R-S = { t | t∈R ∧ t\∈S }其 结果关系仍为关系,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
.
8
2、关系操作集合 在关系模型中,以功能强大的关系操作集合对存
储在该关系中的数据进行操作。关系模型一共有8种 基本关系操作:专门关系运算有:选择操作、投影操 作、连接操作、除操作。传统的集合操作有:并操作、 交操作、差操作和笛卡儿积操作。 3、完整性约束条件:
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的完整 性。
在关系模型中,实体间的联系是用关系来描述的,因而
存在关系与关系间的引用。这种引用可通过外部关键字来实
现 由用户自己根据情况,对数据库中数据所做的规定
称为用户定义的完整性规则,也称为域完整性规则。 通过这些规则来限制数据库中只能接受符合用户定义 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数据值,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 和有效性。
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有些查询需要几个基本运算的组合,
要经过若干步骤才能完成。
.
12
3.2.1 传统的集合运算
传统的集合运算,包括并、差、交、广义笛卡尔积
四种运算。
1、并(Union)(见P38)
关系R与关系S的并记作:
R∪S = { t | t∈R ∨ t∈S }
其结果仍为关系,由属于R或属于S的元组组成。
.
2
3.1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完整
性规则三部分组成。
1、数据结构
在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一
个二维表又称为一个关系。该表格分为两个不同部分,
一是表头部分,它描述关系的名称,又称表名;以及
关系中的各属性名称;二是表格内容,它描述关系中
的具体元组值。即表格中的每一行对应一个元组值,
.
9
(1)实体完整性(Entity Integrity)
实体完整性是通过主键实现的。一个主键可以由表中的 一列或者多列组成,它唯一标识表中的一行数据(一个元 组)。每个元组主关键字的值应该是唯一的,主关键字的值 不能为空。
(2)参照完整性(Referential Integrity)
参照完整性是对关系间引用数据的一种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