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氮的循环2016-9-04【考纲要求】【考点整合】第一课时考点1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问题一:从氮的化合价角度分析氮气有哪些性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二:已知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试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
NO是一种色还原性较强的气体,易被O2氧化生成,NO2是一种色的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的气体,氧化性强,能氧化SO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
NO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空气中NO、NO2主要来自石油产品和煤燃烧、汽车尾气以及制硝酸工厂的废气。
其中空气中的NO2是造成的主要因素。
问题三:有句俗语“雷雨发庄稼”你能分析其中的原理并写出这个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例1】最新研究表明: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
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例2】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A.立即接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D.立即用排水法收集考点2 氨气的性质问题一:某同学在实验室制备了氧气和氨气两瓶气体,因急事离开后,忘了哪一瓶是氨气。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采取尽可能多的合理方法加以鉴别。
一、喷泉实验【例1】(1)图甲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氨气,,胶头滴管及烧杯中盛有水,引发该喷泉实验的操作,产生喷泉的原理。
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B.O2和H2OC.NH3和H2OD.CO2和NaOH溶液(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D.NH4HCO3与稀盐酸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②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甲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乙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或“减小”)即时训练:1.都能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注:烧杯内为NaOH溶液)()A.HCl和CO2 B.NH3和CH4C.SO2和CO D.NO2和NO2.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①>②B.①<② C.①=②D.不能确定【拓展延伸】氨的喷泉实验涉及到了哪些化学反应?氨水中含有哪些微粒?二、氨气的化学性质问题二:从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NH3还具有什么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用如图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装置的锥形瓶内。
(1)铂丝继续保持红热,原因是,(2)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空气(3)写出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
(4)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H+、OH-、、。
问题三:(1)常常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输送氯气的管道,若出现白烟,说明管道漏气,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2)某小组成员设计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及产物,提供实验装置如下:观察到CuO全部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请写出NH3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例2】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固定、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略)进行有关氨气制取的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装置①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可以是(填序号)。
a. 氯化铵溶液 b. 水 c. 四氯化碳 d. 浓硫酸(2)若用装置②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________,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_______,简述产生氨气的原因。
干燥装置应选择______(填装置序号),其中所装的试剂是。
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填装置序号)。
【自我检测】1.喷泉实验中体现了氨气的哪些性质()A.极易溶于水B.还原性C.密度比空气小D.溶于水呈碱性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C.氨水中共有6种粒子D.1mol/L的氨水中,NH3·H2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 3.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使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A.X是NH3,Y是水B.X是SO2,Y是NaOH浓溶液C.X是CO2,Y是稀硫酸D.X是HCl,Y是NaOH稀溶液4、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5、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⑴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⑵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6、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银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7、可以干燥氨气的物质是()A、浓硫酸B、氯化钙C、碱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8、起固氮作用的反应是()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B、NO与O2反应生成NO2C、NH3催化氧化生成NOD、用氨气制硝酸【高考快递】1.高考选项正误判断: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1).(2012山东)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2).(2011安徽)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说明浓氨水呈碱性2.(2012福建)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A.二氧化氮B.钠C.硫酸镁D.二氧化硅第二课时考点3硝酸的性质问题一:盛放浓硝酸的试剂瓶常会呈现黄色,为什么?体现了浓硝酸的什么性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二:实验室常用Zn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用Zn于硝酸行不行?试写出锌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
问题三: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较不活泼的金属(如铜、银等)都不能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而铜与硝酸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HNO 3(浓) Cu+ HNO3(稀)这类反应中硝酸只有一部分体现被还原,另一部分体现生成硝酸盐。
问题四:铁、铝常温下遇浓硝酸无明显现象,有的同学认为二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问题五:写出非金属碳和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反应中非金属被,硝酸完全被还原成。
这和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不同,在有关判断及计算题中应该注意。
C+4HNO3 S+6HNO3(浓)问题六:,硝酸还可以氧化哪些还原性物质或离子?并且分别写出离子方程式。
【例1】取三张蓝色石蕊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然后按顺序滴加65%的硝酸,98.3%的硫酸和新制氯水,三张试纸最终呈现的颜色是( )A.白红白B.红黑红C.红红红D.白黑白【例2】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 溶液至Cu 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是( )A .60 mL B .45 mL C .30 mL D .15 mL【例3】(2007年重庆)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实验前,关闭活塞b ,试管d 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 和d 的胶塞,加热c 。
其目的是 。
(2)在d 中加适量NaOH 溶液,c 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 向c 中加入2 mL 浓硝酸。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再由a 向c 中加2 mL 蒸馏水,c 中的实验现象是 。
(3)右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 。
理由是_____________。
(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 4>Cl 2>Br 2。
操作步骤为 ,实验现象为 ;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自我检测】1、雷雨时不.可能生成的氮的化合物是 ( ) A .NO B .NO 2 C .NH 3 D .HNO 3 2、下列对反应3NO 2+H 2O===2HNO 3+NO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B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NO 2是氧化剂,H 2O 是还原剂;D .若有6 mol NO 2参与反应时,有3 mol 电子发生转移3、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工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铜制取硝酸铜的下列衍变关系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A .Cu Cu(NO 3)2B .Cu CuO Cu(NO 3)2C .Cu CuO Cu(OH)2 Cu(NO 3)2D .Cu CuSO 4 Cu(NO 3)24、将Mg 、Cu 组成的2.64 g 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到的还原产物NO 气体0.896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 mol/L 的NaOH 溶液60 mL 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的质量为 ( ) 方案 反应物 甲 Cu 、浓HNO 3 乙 Cu 、稀HNO 3 丙Cu 、O 2、稀HNO 3A.4.32 g B.4.68 g C.5.36 g D.6.38 g5、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固定装置略去)。
(1)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的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①碳酸钠,②碳酸氢钠,③碳酸氢铵,④氯化铵,⑤熟石灰,⑥氢氧化钠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是______(填物质序号),并在图中空白处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使用下列简易装置图,固定装置省略;使用尺、规作图)(2)该装置补充完整后,仍然存在一定缺陷,试从安全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对该装置进行改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按照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A处试剂足量,则装置D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50 mL a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入6.4 g Cu全部溶解,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将反应后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时测得c(NO-3)=3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