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枕式包装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枕式包装机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主机开动后,机械不能正常运转

1.主电机传动皮带松弛滑动
2.夹运输送上、下带及输出带松弛滑动
3.各部分传动链条过松或过紧
1.将皮带涨紧,且固定紧主电机
2.将夹运输送带、输出带涨紧至合适程度
3.将部分传动链条涨紧至合适程度

纵封没有封合或封合不理想
1.纵封器不加热
^
2.纵封温度太高或太低
3.纵封轮接触不良或压紧力太小
4.包装膜质量太差
1.检查更换热电偶、加热管或温控表;ZDY跳闸。查明原因后复位
2.反复试验,将温控表的设定温度调至适当或检查热电偶是否插进纵封器内
3.调节或更换纵封轮,增大弹簧压紧力
4.更换包装膜


端封没有封合或封合不理想
1.端封器不加热
2.端封温度太高或太低
3.端封刀座啮合不良
4.端封弹簧压力不足
4.逆时针转动夹运输送手轮,使夹运输送上带压力减小

包装膜“粘刀”
1.温度过高
\
2.包装膜材质特殊
3.偏心量调整不当,使包装膜的线速度高于刀座啮合时的线速度
1.适当调节温控器的设定温度或检查热电偶是否损坏,是否插在封口器上,若损坏,请修正或更换
2.在封口器表面涂上防粘材料或及时用刷子清除或在停车时不让上下刀座啮合或更换好的包装膜
7.使夹运输送下带调至

纵封余量太小或一边大一边小
1.纵封调整轴调整不当

2.挂纸辊调整旋钮调整不当
3.制袋器头部活动,顶板调整不当
4.夹运输送上带压力过大
5.包装膜太窄
6.送纸部分过渡滚筒转动不流畅
7.包装膜进制袋器入口处成型不理想
·
1.调整调整轴,使包装膜与制袋器入口处各边均匀接触,适当控制顶部及两边的张力
2.均匀微调挂纸辊手轮,使纵封余量两边一样大
3.适当调整制袋器活动顶板
4.逆时针转动夹运输送手轮,使夹运上带压力减小
5.更换理想包装膜
6.调整滚筒使之转动灵活或更换轴承
调整包装膜使制袋器入口处三面涨力均衡呈梯形

包装膜不能被切断
1.切刀突出部分一边高一边低
2.切刀钝了
>
3.弹簧压力不足或温度太低
1.重新调整切刀
枕式包装机常见故障和排除
序号
常见故障
发生故障的可能原因
排除方法

主电机不能开动
机电源开关拨至“断”
2.急停按纽锁紧
3.主机过载
`
4.温度报警
5.单相空气断路器跳闸
1.将PC机电源开关拨至“通”
2.将急停按纽复位
3.检查机械传动部分及安全关是否复位
4.正确设置报警温度和设定温度
5.查明原因后将单相空气断路器ZDY复位
2.研磨或更换切刀
3.适当调整弹簧压力和温度

包装膜被拉断且缠在送纸辊上
1.刹车皮带调整不当
2.包装膜与制袋器入口处各边的张力差别太大

3.杂物夹在制袋器底缝内
4.夹运输送上带压力太大
1.适当调整刹车皮带张力使包装膜进入制袋器的速度均匀
2.调节纵封调节轴;调正制袋器及其上的活动盖板
3.除去杂物,保持整洁
2.夹运下带不平行于端封刀轴
3.夹运上带跑偏
4.夹运下带不平行于端封刀轴
5.夹运上、下带夹角不合适
1.调整夹运下带
2.调整夹运下带
3.调整夹运上带
4.调整夹运上带
5.将夹运上、下带夹角调至合适
2.适当调整电眼的灵敏度及电眼与包装膜的距离,使色标经过电眼时,红灯灭,色标过后,红灯亮(而绿灯一直亮)
3.更换理想印刷的包装膜
4.调节夹运输送手轮,使压力变小
5.重新调整追踪点

6.合上压合胶辊
7.将追踪拨动开关拨至“自动”

端封刀切物料
1.拨叉位置不合适
2.胶辊未压合
3.追踪过于频繁
4.夹运上带压力调整不当或夹运上带倾斜角度调节不当
~
5.切刀突出太高
6.偏心量调整不合适
7.夹运输送下带高度不合适
8.包装膜质量太差
1.检查更换热电偶、加热管、碳刷、碳刷架或温控表;KSF、KXF跳闸,查明原因后复位
2.反复试验,将温控表的设定温度调至适当或检查热电偶是否插进纵封器内

3.仔细对正刀座
4.增大弹簧压力
5.更换或研磨切刀
6.调节偏心手轮,使切刀于包装膜的线速度相适应
5.包装膜的印刷袋长太短
@
1.打开离合器,前后调整拨叉位置
2.压合胶辊
3.参照“Ⅸ追踪不正常”的解决措施
4.适当调整夹运输送上带的压力及倾斜角度
5.更换合适的包装膜

成品不能顺利排出
1.输出机过高

2.毛刷过低
1.降低输出机高度,使排出顺利
2.把毛刷调至适当并固紧

夹运输送处被包装物跑偏
1.夹运下带跑偏
3.适当调整调偏心量手轮,使包装膜的线速度与刀座啮合时的线速度相当
:

追踪不正常
1.袋长设定不当
2.电眼灵敏度太高或太低,电眼与包装膜的距离太远或太近
3.印刷色标颜色太浅,或相邻色标间的印刷长度变化太大
4.夹运上带压力太大
5.追踪点设定数值过大

6.压合胶辊未合上
7.追踪拨动开关拨至“手动”
1.重新设定袋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