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分级护理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没有任何借口!
a) 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b)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 抢救的患者; c) 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
患者。
a)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பைடு நூலகம்b) 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c)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d) 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⑵正确实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与安全措施; ⑶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⑷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巡视患者时间要求的不同:
一级护理为每小时巡视一次; 二级护理为二小时一次; 三级护理为三小时一次。
病人入院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等级 医师下达医嘱 医师下达医嘱
根据患者护理分级,认真实施护理工作
发现变化,及时报告,动态调整
1、医生也必须重视并了解“护理分级”标准的具 体情况,过渡期间做好医护间的沟通协调。 2、护理人员应及时做好对患者的自理能力评估及 患者变化时的动态评估,并主动给医生提供患者自 理能力等级的依据。
谢
谢!
谢谢聆听
分享的结束是行动的开始
护理级别由谁来制定?
患者的护理级别,应以患者病情和 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依据2009年《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试行)》中规定可以是医师,也可以是护士。
曾经对上海市二级以上医院调查结果
• 目前你院护理级别由谁确定
– 医生确定占76%。
– 护士确定占4%。
– 医生和护士共同确定占20%
a) 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 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b)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 者; c)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 患者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 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
护理。
⑴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