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误用原因浅析(蓝本)1

成语误用原因浅析(蓝本)1

成语误用原因浅析(蓝本)成语运用的考查是各种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也是近年高考中必备的题型。

该题型对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要能够从容应对试题中的成语题目,除了平日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特别是报刊的阅读以了解一些成语运用中的问题外,还应该知道命题人的命题方式以及成语运用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成语误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下面举例来谈一下。

(一)没有深入实际,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主观臆断,就会对成语的内涵不清楚,对成语的意义不理解,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例⑴:在正常的写作中文不加点,只能使意思模糊,并可能使正确的意思变为错误的意思。

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过修改,一气写成。

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

点,是涂改的意思。

《初学记》卷一七引张隐《文士传》:“吴郡张纯少有令名,尝谒镇南将军朱据,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而上例就是望文生义,误将“点”理解为“标点”,致使对成语的本来意思产生错误理解。

例⑵:随着中国加入WTO,IT人才是越来越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较早见于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绝伦,无与伦比;丞相,杨国忠。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杨国忠权贵气势无与伦比,非常大,小心不要接近丞相。

“炙手可热”的意思是热得烫手。

比喻气焰权势很盛。

由此看出,“炙手可热”这个成语现在用的多是它的比喻义,一般只能用于气焰权势很盛,是个贬义词。

上面的例子中只看字面,把“炙手可热”理解为“抢手的;热闹、火爆的;红极一时的”之类的意思,因而造成了使用上的错误。

例⑶:走进华联商厦,各种各样美轮美奂的商品琳琅满目。

美轮美奂,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

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郑玄注:“心讥其奢也。

轮,轮囷,言高大。

奂,言众多。

”其意思是形容高大华美。

多用于赞美新的房屋。

也可用来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在此句中,用这一成语来描述商厦中商品的好而多,显然是不正确的。

例⑷: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耳提面命,语出《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谓对人教诲恳切,多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或者师长对弟子等。

例句中望文生义,误将其理解为训斥等义,是不正确的。

例⑸: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亲如兄弟,难怪人们都说他们两人间不容发。

间不容发,语出汉代枚乘《上书谏吴王》:“系绝于天,不可复结,坠入深渊,难以复出,其出不出,间不容发。

”多指安危之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亦谓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小。

亦谓天衣无缝,没有破绽。

例句中用“间不容发”来形容两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是错误的,也是由于只停留在字面而没有理解其实际意思造成的。

此类成语还有“暴虎冯河”、“不寒而栗”、“不刊之论”、“不可理喻”、“不为已甚”、“不足为训”、“惨淡经营”、“侧目而视”、“陈陈相因”、“出神入化”、“穿云裂石”、“大动干戈”、“大方之家”、“登高自卑”、“罚不当罪”、“飞短流长”、“付之一笑”、“光怪陆离”、“涣然冰释”、“毁家纾难”、“绘声绘色”、“火中取栗”、“祸起萧墙”、“噤若寒蝉”、“久假不归”、“酒囊饭袋”、“九死一生”、“具体而微”、“空谷足音”、“空穴来风”、“屡试不爽”、“每况愈下”、“期期艾艾”、“奇文共赏”、“七月流火”、“气冲霄汉”、“人满为患”、“人面桃花”、“三人成虎”、“差强人意”、“首当其冲”、“受宠若惊”、“率尔操觚”、“司马青衫”、“醍醐灌顶”、“万人空巷”、“危言危行”、“为渊驱鱼”、“闻过则喜”、“五风十雨”、“细大不捐”、“信手拈来”、“一言九鼎”、“严阵以待”、“倚马可待”、“语不及义”、“朝思暮想”、“珠圆玉润”、“卓尔不群”、“罪不容诛”、“坐地分赃”、“坐拥百城”等。

(二)没有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

有些成语随着语言的演变,通过比喻、引申等方式产生了新的意义,这些新的意义跟成语原来的字面意义相差很大,如果不注意弄清楚这些成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比喻义或引申义,也就是这些成语在使用时候的实际意义,就容易在使用上产生错误。

例⑴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

一路上,田野风光宜人,大地一派生机。

途中在田埂上休息,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如坐春风,语出《二程全书·外书十二》:“朱公掞来见明道(程灏)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

’”这是朱光庭对程灏的吹嘘。

后以“如坐春风中”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诲。

此例句中,只停留在表面理解上,没有弄清其实际意思,造成了误用。

例⑵经过父母的劝导、调解,他们兄弟俩又重归于好,相濡以沫了。

相濡以沫,《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本意是泉水干涸,鱼儿相互吐沫湿润,后来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这个例句中误将其理解成为消除矛盾后两人和解,因而是错误的。

⑶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没有弄清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

此类成语还有“波澜壮阔”、“不可救药”、“不偏不倚”、“不忍卒读”、“侧目而视”、“曾几何时”、“插翅难飞”、“城下之盟”、“充耳不闻”、“春风化雨”、“粗茶淡饭”、“大快人心”、“当仁不让”、“独步天下”、“独辟蹊径”、“反戈一击”、“翻云覆雨”、“风声鹤唳”、“骨鲠在喉”、“河清海晏”、“呼之欲出”、“见异思迁”、“江河日下”、“开门见山”、“慷慨解囊”、“乐不思蜀”、“屡见不鲜”、“盲人瞎马”、“目不窥园”、“目无全牛”、“拍手称快”、“巧言令色”、“如履薄冰”、“善刀而藏”、“上下其手”、“石破天惊”、“噬脐莫及”、“势如破竹”、“寿终正寝”、“水落石出”、“水清无鱼”、“四面楚歌”、“投桃报李”、“望洋兴叹”、“惜墨如金”、“狭路相逢”、“下车伊始”、“信手拈来”、“惺惺相惜”、“胸有成竹”、“一傅众咻”、“一目了然”、“一念之差”、“一衣带水”、“寅吃卯粮”、“捉襟见肘”、“坐而论道”等。

(三)没有弄清成语的适用对象。

有一些成语,其适用对象和范围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具有很强的单一性,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就会张冠李戴,弄错它们适用的对象。

⒈用于甲事物(人)的不能用于乙事物(人)。

例⑴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逼真,宛如活的一样。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栩栩,生动活泼貌。

一般情况下这个成语是用来描述文学艺术形象的,例句中用来形容自然界中充满生机的景象显然是错误的。

例⑵她生长在音乐世家,从小深受音乐熏陶,所以对音乐爱不释手。

爱不释手,语本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因以“爱不释手”形容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就这一成语的意思来看它一般应该用来表示对具体事物因喜爱而舍不得放手,不可用于抽象事物。

例⑶刘大妈满心欢喜,又让座又倒水,她多么希望这对反目成仇的兄弟能早日破镜重圆。

破镜重圆,是比喻夫妻离散或离异后又重新团聚、和好。

此成语只能用于夫妻之间,用于其他人身上则是错误的。

例⑷山饰水,水饰山,山水相连,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谓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技艺的巧妙。

赵孟頫有诗云:“人间巧艺夺天工。

”(《赠放烟火者》)这个成语是专用于形容人工创造或制造的非自然产生的物品的,不能用于形容自然产生的事物。

例⑸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时改正,否则就会养虎遗患,铸成大错。

养虎遗患,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饥而遂取之。

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比喻纵容敌人,给自己留下后患。

这个词多用在敌对势力方面,而不能用于自己。

因此,例句中的用法是错误的。

此类成语还有“笔走龙蛇”、“筚路蓝缕”、“别出机杼”、“波澜不惊”、“不可磨灭”、“不同凡响”、“不知所云”、“不瘟不火”、“草长莺飞”、“穿云裂石”、“大器晚成”、“登堂入室”、“豆蔻年华”、“多事之秋”、“覆水难收”、“功高不赏”、“含英咀华”、“浩如烟海”、“回肠荡气”、“烘云托月”、“后起之秀”、“后生可畏”、“挥洒自如”、“江郎才尽”、“脍炙人口”、“两小无猜”、“六马仰秣”、“洛阳纸贵”、“漫无边际”、“妙手回春”、“年富力强”、“青出于蓝”、“青梅竹马”、“取而代之”、“曲高和寡”、“让梨推枣”、“人老珠黄”、“阮囊羞涩”、“入木三分”、“三令五申”、“手不释卷”、“索然寡味”、“天伦之乐”、“天马行空”、“天作之合”、“兔起鹘落”、“韦编三绝”、“宵衣旰食”、“秀外慧中”、“悬壶济世”、“循序渐进”、“一挥而就”、“引人入胜”、“在劫难逃”、“崭露头角”、“振聋发聩”、“知疼着热”、“擢发难数”、“自出机杼”、“纵横捭阖”等。

⒉用于人的不能用于物,用于物的不能用于人。

例⑴动员大会刚一结束,大家便冲到主席台前,一个个都是刻不容缓、争先恐后的样子。

刻不容缓,一刻也不容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由此来看,这一成语一般用来描述事情那种紧迫的形势,是从客观的角度表述的,不能用于描述人的心态。

例⑵在强调终极关怀时却对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极大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如此迫不及待。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多形容心情迫切。

它只能用来描述人的急切的心情,不可以用于描述客观事物的情势或状态。

例⑶总之,覃明的文人朋友,汗牛充栋,限于篇幅,难免挂一漏万。

汗牛充栋,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其意思是书多得堆满屋,往外运时牛马累得出汗。

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丰富。

此成语应该用于物(藏书),而例句中却用来形容朋友(人)多,这是不可以的。

此类成语还有“比翼双飞”、“楚楚动人”、“东山再起”、“豆蔻年华”、“风姿绰约”、“皓齿明眸”、“河东狮吼”、“举案齐眉”、“良莠不齐”、“难能可贵”、“藕断丝连”、“破镜重圆”、“气宇轩昂”、“秦晋之好”、“赏心悦目”、“素昧平生”、“休戚相关”、“秀外慧中”、“在劫难逃”(以上用于人的)“不胫而走”、“不翼而飞”、“车水马龙”、“鬼斧神工”、“涣然冰释”、“鳞次栉比”、“美仑美奂”、“下里巴人”(以上用于物的)“短小精悍”、“凤毛麟角”、“光风霁月”、“回光返照”、“金玉满堂”、“天香国色”、“绣花枕头”、“秀色可餐”、“掌上明珠”(可用于人也可用于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