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一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一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和第Ⅱ卷(共120分)两部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膨胀.涨.价徜.徉苌.弘化碧B.赝.品端砚.吊唁.构筑堤堰.C.深邃.瑞.雪老纳.方枘.圆凿D.焗.油飓.风拮据.含英咀.华答案:D(D项分别读作“jú、jù、jū、jǔ”;A项,分别读作“zhàng、zhǎng、cháng、cháng”;B项,均读作“yàn”;C项,分别读作“suì、ruì、nà、ruì”。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被媒体称为经贸之旅、和平之旅和缅怀之旅的连宋大陆之行,有利于_________两岸关系,并促进两地的交流和发展,这是_________的。

(2)帮助受难的矿工家属子女走出矿难阴影,把目光投向未来,并解决他们实际的生活困难,政府部门_________,不能随意把他们推到社会上去。

(3)3月1日施行的国务院发布的《电力监管条例》,_________使电力企业赢得了新的发展机遇,_________使电力企业从此必须规范自己的市场行为。

A.和缓/毋庸置疑责无旁贷既/又B.和解/无可辩驳义不容辞既/也C.和缓/毋庸置疑责无旁贷既/也D.和解/无可辩驳义不容辞既/又答案:C〔(1)句“和缓”的意思是“使缓和、平和”,“和解”的意思是“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

连宋大陆之行,客观地讲只能“使两岸的关系缓和、平和”,而很难在短期内就使两岸“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否则就夸大了其作用。

“毋庸置疑”的意思是“用不着怀疑”,而“无可辩驳”指“不可争辩反驳”。

两词虽然都起对被陈述对象加以强调的作用,但前者强调的程度更深。

(2)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3)句的整体意思是陈述《电力监管条例》的施行带给企业的益处和压力,前后分句为一正一反的并列关系,“又”表过去的行为,“也”可表将来的行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面对严峻的安全问题,德国政府斥巨资力保本届世界杯万无一失,安全保卫工作可谓面面俱到,战斗机在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这真有点风声鹤唳....的味道。

....、草木皆兵B.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东南亚国家在近日地震和海啸中遭受的损失表示同情和慰问,对邻国所受苦难,中国感同身受....,并将对有关国家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C.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灵感。

D.随着《党内监督条例》的出台,反腐力度的制度化,少数腐败官员怕被人揭发受处分,就金蝉脱壳....,把大量财产转移到国外。

答案:B(A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含贬义,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合。

C项:茅塞顿开:指原来心里好像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理解、领会。

D项: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句中无此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福娃是北京2020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创作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

福娃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B.诺贝尔文学奖向来是个谜,有关谁将获奖的传闻通常证明是错的,比如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202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获奖以前就从未被舆论看好。

C.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抗战三部曲”等作品,不但反映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个人的命运沉浮,更激励了无数青年走向抗日救亡甚而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的道路。

D.为了不让火箭推进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箭体一些部分贴了一些隔热泡沫降温材料。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后,我们看到的飞落碎片就是这些材料。

答案:A(B项,主谓搭配不当,应表述为“传闻被证明是错误的”。

C项,语序不当,改为“个人的命运沉浮、时代的风云变幻”“走向追求自由与个性解放甚而抗日救亡的道路”。

D项,不合事理,去掉“或过低”三字。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龙涎香龙涎香是一种名贵的动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

它与麝香的香韵一样,几乎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既含有麝香气息,又微带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着一种特别的甜气和莫可名状的奇异香气。

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所不可比拟的,要比麝香长一倍。

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气长达数百年。

历史上流传有龙涎香“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

据说在英国旧王室中,有一房间因为涂有龙涎香,历经百年风云,至今仍香飘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东西是怎样产生的呢?《星槎胜揽》中记载:“龙涎屿,独然南立海中,波击云腾,每至春间,群龙所集,于上交戏,而遗涎味……其龙涎初若胶脂,黑黄色,颇有鱼腥之气,久则成就土泥。

”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龙涎香是“龙之唾液”。

这种说法当然是不科学的。

后经反复研究,海洋生物学家才真正解开了龙涎香的诞生之谜。

原来,它源于抹香鲸的体内。

抹香鲸最喜欢吞吃章鱼、乌贼、锁管等动物,而章鱼类动物体内坚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蚀,在抹香鲸的体内不能消化,如果直接从体内排出的话,势必割伤肠道,于是在千万年的进化中,抹香鲸慢慢地适应了这种“饮食”习惯,它的胆囊能够大量分泌胆固醇进入胃内将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见的龙涎香,然后再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体外,有的抹香鲸也会通过呕吐排出。

稀世香料就这样产生了。

奇怪的是,刚刚诞生的龙涎香不仅不香,还奇臭无比。

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空气的催化下,才能慢慢消减臭味,然后出现淡香,逐渐变得浓烈;颜色也会由最初的浅黑色,渐渐地变为灰色、浅灰色,最后成为白色。

白色的龙涎香品质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经过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将杂质全漂出来,方可“修”成上品。

(摘自《中国青年》2020年第20期,有删节)5.下列对龙涎香的介绍,准确的一项是( )A.龙涎香因其香气独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誉,和麝香的香韵一样,它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龙涎香的香味清灵而温雅,有一种特别的甜气和难以形容的奇异香气,它含有麝香的气息,又带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较浓的混合香气。

C.龙涎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拟的,作为固体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气数百年之久。

英国的旧王室中一间涂有龙涎香的房子历经百年仍香飘四溢,就是一个真实的例证。

D.刚刚诞生的龙涎香是浅黑色,无香气可言,而且奇臭无比,它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和漫长的时间,香气才逐渐散发出来,最后成为香料中的珍品。

答案:D(A项“它是所有高级香水和化妆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应为“它几乎是……”;B项原文是“微带有”而不是“较浓的”;C项“英国的旧王室中一间涂有龙涎香的房子历经百年仍香飘四溢”仅仅是“据说”而已,并不确凿。

)6.下列对龙涎香的来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星槎胜揽》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龙涎香,它是“龙的涎水”积久而成的。

这种说法虽然不科学,但对海洋生物学家真正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B.《星槎胜揽》中的有关记载对龙涎香的来源作了生动的描述,给神奇的龙涎香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反映了前人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C.海洋生物学家认为:龙涎香源于抹香鲸的体内,被抹香鲸吞吃的章鱼类动物体内有坚硬的“角喙”,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鲸分泌的胆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鲸胃内存积下来,它们是形成龙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鲸排出被胆固醇包裹的“角喙”有两条途径:一是缓慢地从肠道排出,二是通过呕吐排出。

“角喙”被排出后,芳香袭人的稀世香料龙涎香就诞生了。

答案:B(A项古人的说法不科学,因此不能说对海洋生物学家解开龙涎香的诞生之谜具有参考价值。

C项是角喙不能被胃酸消化。

D项刚排出体外的龙涎香并不是“芳香袭人”,而是“奇臭无比”。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龙涎香“修”成上品,需要许多条件,如海波的摩挲、阳光的照射、空气的催化、海水的浸泡等。

因此可以说,龙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

B.白色的龙涎香是龙涎香中的上品,因此鉴定龙涎香的纯度和品质,从色泽上进行观察是最基本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C.龙涎香来之不易,它的形成需要漫长的岁月,因此这种罕见的植物香料一定非常昂贵,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D.龙涎香的持久性虽然很强,但历史上流传的龙涎香可“与日月共长久”的佳话不过是夸张的说法而已,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答案:C(龙涎香不是植物香料,而是动物香料。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超然台记(宋)苏轼凡物皆有可观。

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

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

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yuè,煮)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余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节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背:离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