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程控交换论文

程控交换论文

目录摘要 (2)第一章绪论 (3)1.1设计目的 (3)1.2程控交换机ZXJ10概述 (3)1.3研究现状 (3)第二章程控交换机配置 (5)2.1中继配置 (5)2.1.1物理连线 (5)2.1.2邻接交换局配置 (5)2.1.3物理配置 (5)2.1.4中继数据制作 (5)2.1.5号码分析与随路信令跟踪 (6)2.2 NO.7信令系统自环配置 (7)2.2.1动态数据管理 (7)2.2.2NO.7信令跟踪 (8)2.3计费系统配置 (9)2.3.1本局用户计费配置 (9)第三章系统调试 (11)3.1数据传输 (11)3.2中继数据配置故障分析 (11)3.3NO.7信令数据配置故障分析 (12)第四章总结 (14)参考文献 (15)摘要20世纪90年代,我国程控交换机的研制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大型局用程控交换机的成功研制给我国信息产业带来巨大的生机。

这次我主要介绍的以中兴ZXJ10程控交换机设计全分散模块化进程控交换机。

ZXJ10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为模块间全分散,模块内分级控制,集中管理的开放式体系结构,以通用计算机平台为基础,局域网技术为支撑,客户机/服务器方式为控制结构的基本形态,使系统具备灵活的组网能力、强大的呼叫处理能力、高可靠性、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关键词:程控交换机、中继配置、自环配置。

第一章绪论1.1设计目的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旨在提高我们在通信领域内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巩固和加深对控制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对仪表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经过搜集资料,初步方案设计,系统组建,撰写设计报告的过程,得到一次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提高科研综合素质。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2程控交换机ZXJ10概述ZXJ10程控数字交换机为中兴通讯自主开发研制的大型综合性业务平台,其各项技术性能和指标完全符合ITU-T、ETSI和新国标《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YDN 065-1997)等多项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完全满足当今网络大容量、少局所、高集成、多功能需求。

ZXJ10系统前台模块包括:外围交换模块PSM、远端交换模块RSM、消息交换模块MSM、交换网络模块SNM。

ZXJ10的系统结构:一个8K外围交换模块最多为5个机架,其中#1机架为控制柜,配有所有的公共资源和两层数字中继、1个用户单元,可以独立工作。

其他4个机架为纯用户柜(机架号为2到5)如图1-28所示,只配用户单元。

根据用户线数量,单模块结构分为单机架、2机架到5机架。

1.3研究现状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高速通讯网络性能的瓶颈集中在高速交换系统,研究、设计和制造高速交换系统对目前高速通讯网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交换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虽然是研究多年的老课题,但由于现在的交换机在不停的更新换代,所以对新的交换算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使我们更应对这些基础的东西增加更多的注意力。

而且随着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高速大容量的交叉连接或交换设备和芯片的性能也在大幅度的提高。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产物,是数字电话网、移动通信网和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关键设备,在电信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为基础的数字电话网已能向用户提供良好的话音及相关新业务。

随着数字交换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交换网络是程控交换系统中一种规模可缩放的大容量数字交换部件,目前在交换局中运行的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其数字交换网络主要采用复制式T型时分交换。

在实现上通常采用专用通信芯片。

现今数字网络已经在通信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整体上看,大大简化了网络容量的局限性,实现大容量。

其业务能力增强,且具有强大的网络智能化管理。

现在的数字交换网络也增加了很多个性业务,相信数字交换机将是现在数字通信社会不可取代的只能设备。

数字交换机的诞生不但使电话交换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对开通非电话业务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章程控交换机配置2.1中继配置2.1.1物理连线在做自环时,使用自环线将中继板相应2M口可靠连接。

对接实习时,使用同轴电缆将本局中继板相应2M口与拟对接的交换机对应2M口可靠连接。

2.1.2邻接交换局配置1.选择[数据管理→基本数据管理→交换局配置]菜单,在[交换局配置]界面中做[邻接交换局配置]。

2.选择[邻接交换局]子页面,点击<增加(A)>钮,进入[增加邻接交换局]界面。

3.选择[邻接交换局局向],从1开始,最大到255;键入[交换局名称]。

2.1.3物理配置1.在[物理配置]界面,选中,点击<单元配置>,进入[单元配置]界面。

2.选中数字中继单元,进行子单元修改,将4个PCM初始化为随路信令。

3.模拟信令单元,进行子单元修改,将两个子单元一个定义为音子单元或音板,将另一个子单元定义为MFC多频记发器。

2.1.4中继数据制作1.增加中继电路组:选择[基本属性]子页面,点击<增加>钮,进入[增加中继组]界面。

选择模块号为2,输入数据规划中的中继组号,对于单模块成局,系统支持最多250个中继组。

2.电路分配:进入[中继电路分配]子页面,选中前述步骤增加的中继组。

点击<分配>钮,进入[中继电路分配]界面,在[供分配的中继电路]子页面中选中数据规划中要分配给该中继组的中继电路。

点击<分配(A)>钮,则组内的中继电路界面中显示出刚刚分配的电路。

3.增加出局路由:进入[出局路由]子页面,点击<增加(A)>钮,进入[增加出局路由]界面。

系统顺序给出[路由编号],此处为1,选择[模块号],点击[中继组号]选择域的下拉箭头,系统显示出所有的双向中继组号。

选择双向中继组号,点击<增加(A)>钮,则增加一条出局路由此处[出局号码变换]与中继电路组处[入局号码变换]的对象和目的都相同,都是对被叫做变换,都是为与对端局信令配合而设。

但出局号码变换是在本局号码分析过后,对出局的号码流在送上中继以前所做的变换;而入局的号码流变换是在从中继上接收到码流以后变换在前,本局的号码分析在后。

为使自环后能落地,需在此处将出局局码变换为本局局码。

4.增加出局路由组:选择[出局路由组]子页面,点击<增加(A)>钮,进入[增加出局路由组]界面。

系统顺序给出[路由组编号],此时为1。

一个路由组最多由12个路由组成。

在“路由号1”的选择域点击下拉箭头,选择前面步骤增加的路由。

点击<增加(A)>钮,则一个路由组创建成功。

5.增加出局路由链:选择出局路由链子页面,点击<增加(A)>钮,进入增加出局路由链界面。

系统顺序给出[路由链编号],此处为1,一个路由链最多由12个路由组组成。

在[路由组1]的选择域点击下拉箭头,选择前面步骤增加的路由组。

点击<增加(A)>钮,则一个路由链创建成功。

6.增加出局路由链组:选择[路由链组]子页面,点击<增加(A)>钮,进入[增加路由链组]界面。

系统最大支持512个出局路由链组,此处选择[路由链组]为1,一个路由链组最多由20个路由链组成。

在[路由链1]的选择域点击下拉箭头,选择前面步骤增加的路由链。

点击<增加(A)>钮,则一个路由链组创建成功。

2.1.5号码分析与随路信令跟踪号码分析使用包括新业务和本地网两个分析器的分析子,一般为1,在本地网分析器中增加对端局的局码分析。

随路信令跟踪如图2-1,包括:选择[业务管理→随路信令跟踪]菜单,进入[随路信令跟踪]页面。

点击<登记>按钮,弹出[随路信令登记参数]小界面。

在小界面中点击<增加>按钮,系统小界面下拉出编辑域。

选择“局向号”(即邻接交换局中的邻接局向名称),[中继群号]域显示中继管理中制作的两个中继组为“模块:2,索引:1”和“模块:2,索引:2”,选择其中之一,点击<编辑确认>,回到小界面,点击<确认>,则随路信令跟踪登记完毕。

图2-1 随路信令跟踪2.2 NO.7信令系统自环配置2.2.1动态数据管理1.步骤包括:选择[数据管理→动态数据管理→动态数据管理菜单],进入No.7管理接口,该子页面包括[电路(群)管理]、[No.7自环请求]和[MTP3人机命令],分别实现电路群的解闭、No.7信令和话路的自环申请,和No.7信令链路和路由的状态查看。

2.NO.7自环请求:进入[No.7自环请求]子页面,在[No.7中继线自环]域[PCM 线1:]为模块2单元3子单元1和[PCM线2:]为模块2单元3子单元2,点击<请求自环(R)>,则系统列示出被自环的两个PCM线,实现了话路的自环申请。

在“No.7链路自环”域分别选中“链路号1”和“链路号2”,分别<请求自环(R)>。

点击<查询自环(Q)>,系统列示出信令的自环情况,实现了信令的自环申请。

3.MTP3人机命令:进入[MTP3人机命令]子页面,在[链路操作]域分别选中[链路序号1]和[链路序号2],点击<激活此链路(A)>,系统会在[返回结果:]域显示链路1/2激活成功,此时观察STB板,可看到运行灯快闪。

2.2.2NO.7信令跟踪1.选择[业务管理→七号信令跟踪]菜单,进入[七号、V5维护]页面。

2.选择[信令跟踪→七号跟踪设置→根据号码]菜单,进入[TUP, ISUP跟踪设置]界面,选择[号码类型]为主叫用户号码,并在[用户号码]域键入该号码,点击<确认(O)>钮,完成信令跟踪设置。

再点击绿色开始跟踪图标,即进入跟踪状态。

3.拨打出局号码,可看到信令跟踪窗口出现一系列信令消息,如图2-2,根据这些信令消息也可以判断信令对接的情况。

图2-2七号信令跟踪2.3计费系统配置2.3.1本局用户计费配置1.删除计费系统中原有的数据:计费系统和操作维护系统是两个独立的系统。

在实验室里的计算机里可能保留了以前的一些实验数据,在我们正式开始实验前,需要把旧数据删除。

如图2-3,选择[计费系统→计费结算汇总→数据备份恢复→系统数据删除]。

选择[用户档案]和[计费设置],其他的可暂不选,然后点击<开始>。

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超级密码“PROMINENT”(注意:所有字母大写),然后点击<确认>。

根据上述方法删除话单数据——[计费系统→计费结算汇总→数据备份恢复→话单数据删除]。

图2-3 ZXJ10计费系统2.设置费类:选择[计费系统→计费要求设置→计费类别→计费类别设置]界面。

增加现有界面上不存在的计费类别。

如图2-4,若规划中的计费类别“市话”已经存在,则不需要再增加。

3.辅助表管理:单个增加计费电话档案之前,需要定义一些必备的辅助表,如月租类别表,分局名称,支付类别表,用户类型表。

另外一些表格,如人工月租表,减免类型表,电话改号表,无档案用户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此例中暂不需要配置。

4.电话档案单个输入:输入电话档案的时候,需要调用我们之前编辑的辅助表,并且要定义用户的计费组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