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操作流程思路
1、新建工程
注意事项:A.计算规则(选择工程图纸所给出的计算规则),
B.损耗模板(四川是不需要计算损耗的),
C.汇总方式(一般算量人员是按照外皮计算的范阳人员是按照中轴线计算的)
D.钢筋比重(现场一般直径为6mm的钢筋都是用直径为6.5mm钢筋代替的,
在这里需要修改钢筋比重)
2、新建楼层
(1)基本操作:
A.地上部分(选中首层—插入楼层)地下部分(选中基础层—插入楼层)
B.楼层建立多了可以进行“删除楼层”
C.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混凝土标号不一样,修改好了一层可以用“复制到其
他楼层”
(2)注意事项:
A.只有首层的底标高可以进行修改,其他楼层的标高通过楼层高度自动调整。
B.若有女儿墙可以单独列一层进行插入,无地下室:从基础底面到首层结构地面;
有地下室:从基础底面到地下室结构地面
3、轴网
(1)、基本操作
A.新建轴网:定义—新建—绘图(点、旋转点)
B.辅助轴网:平行—圆心起点终点
(2)注意事项
如果两个分工合作,轴网一致,可以共用(轴网定义—存盘、提取)
4、柱
(1)、基本操作
A.框架柱操作:定义—新建—绘图(点绘、旋转点、智能布置)
B.偏心柱:查改标注或批量查改标注
C.计算查量:汇总计算、查看钢筋量、编辑钢筋
(2)、注意事项
A.软件可以自动判别边角柱
5、梁
(1)、基本操作
A.框架梁基本操作:定义—新建—绘图(直线绘制、点加长度、三点画弧、矩
形、智能布置)
B.框架梁原位标注:可以直接在里面进行输入,也可以用平法表格输入
C.框架梁吊筋、附加箍筋:第一种方法:梁平法表格原位标注- 直接输入。
第二种方法:自动生成吊筋
D.悬挑梁截面处理: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部
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h1为根部,h2为端部)
E.加腋梁截面处理:竖向加腋梁,用b×h G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
C2为腋高平法表格直接输入
F.框架梁梁跨设置:如果梁跨数识别有问题,通过设置支座和删除支座来实现。
G.名称相同的梁:应用到同名梁
H.圈梁:①定义—新建—绘图(直线、点加长度、矩形、智能布置)②自动生
成圈梁
I.过梁:定义—新建—绘图(智能布置)
J.连梁:定义—新建—绘图(点、直线、点加长度、三点画弧、矩形、智能布置)
(2)注意事项
A.应用到同名称梁是把梁的预案未标注信息进行平行,对于弧形梁不适用
B.弧形梁要先对齐再合并
C.梁颜色表示==红色:没有原位标注黄色:正在操作的当前跨绿色:已经
原位标注,可以计算查量
6、板
(1)基本操作
A.定义—新建—绘图(点、直线绘制、三点画弧、矩形、智能布置)
B.板受力钢筋:第一种方法:定义—新建—绘图(单板或者多板—水平、垂直、
XY方向)
第二种方法:板受力筋可以不定义,直接画图(单板或者多板—水平、垂直、XY方向—输入钢筋信息)
C.板受力筋批量布置:应用到同名称板
D.板负筋:定义—新建—绘图(修改标注尺寸)
E.相同名称板的受力筋:应用同名称板
F.斜屋面:第一种方法:分割—三点定义斜板—平齐板顶•第二种方法:按坡度批量定义、按标高坡度定义
(2)注意事项
A.点绘制板必须在封闭区域
B.单板受力筋=单板净长+2*设定锚固
C.多板受力筋=多板净长+2*设定锚固【多板中间支座受力筋连续通过】
7、楼层
(1)其他层构件跟首层绘制方法是完全一样的:从其他楼层复制构件图元、复制构建图元到其他楼层
(2)查看工程:选择楼层(当前楼层、相邻楼层、自定义楼层、全部楼层)
(3)整体查看效果:显示/隐藏构件(视图—构建图元显示设置)
8、基础
(1)基本操作:定义—新建—绘图
A.独立基础:新建独立基础—新建独立基础单元—绘图(点、旋转点、直线、三点画弧、矩形、智能布置)
B.筏板基础:定义—新建—绘图(矩形、直线绘制、点、三点画弧)
筏板外放:偏移
筏板放坡:设置所有边坡、设置多边边坡
C.集水坑:定义—新建—绘图(点、旋转点、直线、三点画弧、矩形)
(2)注意事项
A.独基/承台/条基定义界面的“相对底标高”是指每个基础单元的底标高相对
于基础整体的底标高的距离。
相对底标高软件根据单元基础高度自动计算,不
需手动修改
B.筏板跟集水坑能自动扣减
9、单构件输入
(1)基本操作:构建管理—添加构件—平法输入、参数输入
(2)注意事项:A.软件有图集样式供选择楼梯直接选参数图集
B. 相同类型工程的构件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包括属性计算结果,这样再通过
提取功能在其它工程中重复用。
a.单构件存盘该功能可以存档、提取单构件,保存计算结果;
b.单构件提取在提取时,可以选择覆盖、追加、跳过等多种操作。
10、报表
5种查量方法
(1)、报表:设定报表范围
(2)、查看钢筋量
(3)、编辑钢筋、钢筋三维
(4)、打印选择构件图元钢筋量
(5)、打印选择构件钢筋明细
11、剪力墙
(1)基本操作
定义—新建—绘图(直线、点加长度、三点画弧、矩形、智能布置)
通长剪力墙:画线方式布置
短肢剪力墙:点加长度方式布置
暗梁:智能布置
(2)注意事项
A.剪力墙的位置要画到暗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