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二、复习古诗 , 谈话激趣:
1.我们学过一首古诗《长歌行》,能背下来吗?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
2.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到第2课。
先自由读读本课的预习。
板书课题:《匆匆》
3.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预习要求中我们做什么?
4.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朱自清先生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笔划出来。
在读的过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也
请你用笔划出来。
学课文的时候我们再解决。
(学生自读课文,读中感悟)
2.谁能说出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板书:一去不复返?)
3.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它还出现在结尾。
)
4.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
这又说明了什么?
(前后照应)
(说明作者一直在考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5.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碰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6.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学生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有关片段和句子,师指导有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其意义。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7.教师范读:是啊,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了,想到这些,
作者心里好受吗?现在,请同学们给老师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我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
(读后评议:老师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8.教师引:还有别的句子写到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吗?
四、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
板书:……的时候,从……过去
3、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4、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
5、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
像以上所说的洗手、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 , 可朱自清却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 , 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
想想我们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比如:在……的时候,从……过去。
(让学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结构说出几句话)
五、品读第四自然段: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
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2.我们还可以从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责吗?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这里老师可以告诉你: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他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
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
六、选读句子,体味语言美
1、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爱喜欢读它。
我相请同学们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
2、你喜欢它吗?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总结全文: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你还学到了哪些学习的方法?
七、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出示: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七、作业
1、出示借班上课的馈赠礼物——《“时间”集锦》。
2、提出要求:借每生阅读一天,可摘录自己喜欢的,亦可批注,由课代表回收保存。
等老师下次回访时,告诉老师,过去的日子你是怎么珍惜的。
教学反思
本课文质兼美,是学习语言的典范。
本课以《长歌行》导入新课,以读激情:时间匆匆而逝的无奈之情,没有把握好时间的惋惜之情,自责之情;以读导练,“你在……的时候,……从……过去”练习说话,创新运用,以表达学生读后的独特感受。
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是:
1.整体把握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在读中使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
2.和学生一起欣赏、品味了文章的语言美及探究了它的表现美。
3.使阅读中领悟到的语言表现形成迁移到了写作。
不足之处:有些相关背景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去掌握。
因此,语言的感悟还不是很到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