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二课程讲义.doc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二课程讲义.doc

第1讲财务报表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讲的学习,让考生了解商业活动的过程、两种资产、三种活动、四大要素、五类报表、六类联系人、基本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概念、理论及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让考生在从事财务报表制作与分析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明白财务报表的功能、内容、财务报表与其他会计工作的相关联系,熟悉一定的财务报表分析工具,具有通过财务数据来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的意识,能够搭建财务管理基础框架。

二、教学重点企业的生存过程一般都会经历从创建、发展到扩张,不同的企业有所不同,主要在于企业的生存周期有多长。

但是,企业从创建、发展到注销或关闭或破产或被兼并,商务活动会贯穿始终,所以,理解企业的整个商业活动是企业运行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一个商业活动的过程一个商业活动过程就是指前述的从资产使用到产生收入,形成现金流和创造利润,再投入资产进行运营这样一个循环形成的整个商业过程。

如图(1-1)图:(1-1)(二)两种资产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货币资金(现金和银行存款)、短期投资等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和其他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三)三种活动投资活动:企业除交易活动外,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行业优势等进行对外的投资,以获取投资收益;或者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从而进行企业规模扩大。

筹资活动: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产生了资金的需求,这时就会向银行、投资机构等金融机构或债权人等进行资金募集活动。

经营活动: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停地进行买卖交易行为。

(四)四大要素人:人力资源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所必不可少的资源。

财:财在财务中就是指企业拥有的现金和银行存款。

物:物是指企业所拥有的物料类存货(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产成品等)、固定资产等物品。

信息:信息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产生,并被企业进行加工应用的一种要素。

(五)五类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会计报表附注,具体内容见后章节。

(六)六类关系人投资人或潜在投资人: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业务的变化等,也可能需要进行增加投资和新的投资人加入。

债权人:债权人是指那些对企业提供融资并需企业偿还的机构和个人,包括贷款债权人和商业债权人。

相关政府管理机构:绝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都会被工商管理机关、税务机关、审计机构和检察机构使用。

企业内部人员:使用财务报表的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

企业的供应商和企业的客户:企业的供应商向企业提供劳务或产品,因此,他们可能成为企业的债权人,进而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

如图(1-2)商业活动财务反映图图(1-2)第2讲财务报表概述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讲的学习,让考生了解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相关概念、理论及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让考生在从事财务报表制作与分析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明白财务报表的功能、内容、财务报表与其他会计工作的相关联系,熟悉一定的财务报表分析工具,具有通过财务数据来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的意识,能够搭建财务管理基础框架。

二、教学重点企业的生存过程一般都会经历从创建、发展到扩张,不同的企业有所不同,主要在于企业的生存周期有多长。

但是,企业从创建、发展到注销或关闭或破产或被兼并,财务报表会贯穿始终,所以,理解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是企业运行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基本财务报表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它必须遵循会计恒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表(2-1)2利润表有时被称为损益表,它是反映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通常为一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它遵循的公式为: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表表(2-2)3现金流量表它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表(2-3)(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有时被称为股东权益变动表,它反映本期企业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

它包括总量的变化和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变动情况。

(三)财务报表附注一般包括的项目有:企业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的说明、重要报表项目的说明、其他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四)财务报表的作用1、有助于投资人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运营状态和财务状况。

2、有助于管理者发现管理缺陷。

3、有助于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决策。

4、有助于政府机关了解经济运行状态。

5、有助于其他信息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五)各种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1会计科目的差异:两个准则之间的科目差异对照表表(2-4)2、财务报表的差异2.1资产负债表的差异:表(2-5)2.2利润表的差异:表(2-6)2.3现金流量表的差异:表(2-7)第3讲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概述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讲的学习,让考生了解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相关概念、理论及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让考生在从事财务报表制作与分析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明白财务报表的功能、内容、财务报表与其他会计工作的相关联系,熟悉一定的财务报表分析工具,具有通过财务数据来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的意识,能够搭建财务管理基础框架。

二、教学重点如何进行有效地财务报表分析,以及建立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对最终能否获得良好的财务报表分析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不同的分析方法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功能,因此需要根据财务报表的分析原理与分析目标,合理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本讲介绍了五种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横向比较法(水平分析法):,是指对一相同财务指标项,将其实际数据与其选定的比较标准,作实际数据的比较,比较期间可以是某一期抑或数期财务报表的比较。

纵向比较法(垂直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是在财务报表中选定一关键项作为基数,将其定义为一个标准基数(一般情况下定义标准基数为100),而其他项目金额将分别除以此关键项的金额,计算出其余各项目占关键项目金额的百分比,此百分比即表示各项目的比重,并再通过比重对各项目作出分析和判断。

绝对数与相对数指标分析的含义:(1)绝对数指标比较分析:是对某项财务指标的实际数值与选定的标准数值进行简单直接的差异比较,绝对数指标比较是通过差异数据说明差异金额。

(2)相对数指标比较分析:是对相对数指标进行的计算和比较,并通过显示不同期间,相对数指标之间的数量差异,而对其变化规律和变动程度进行的说明,其弥补了绝对数指标在规模化方面的影响。

(二)比率分析法1、结构比率分析(最基础):是指将个体的财务指标与总体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其相对数,即个体指标占总体指标的比重,进而可以分析出构成总体指标中的各个项目的变化方向和趋势,掌握企业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变化。

2、相关比率分析:是指将两个定义不同,但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出具有其它经济含义的指标的分析方法。

3、动态比率分析:动态比率分析也称趋势分析,是指对同一财务指标在不同报告期间的数值进行比较和分析,观察其数据发生的变动,以此了解其变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发展速度指标按比较标准时期的不同,分为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增量发展速度。

(1)定基发展速度=本期某指标数值/固定某期指标数值(2)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某指标数值/前期某指标数值(3)增量发展速度=本期和上期之间的增量/上期数量一般用动态比率分析来分析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趋势。

(三)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某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了解其影响的是哪些因素和受影响的程度,以及造成财务指标发生差异或变化原因的分析方法。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分析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常用方法: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

(四)平衡分析法:平衡分析法是对经济活动中具有某种平衡关系的经济指标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五)综合分析法: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以系统分析图的形式将相关财务指标连在一起,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包含五个主要财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

沃尔比重法:由亚历山大沃尔选择7项财务比率对企业的信用水平进行评分所使用的方法。

第4讲创业筹备期的财务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讲的学习,让考生了解创业初期的财务报表分析内容。

创业初期的财务报表分为创业筹备期的财务报表以及创业初期的财务报表。

包括如何从财务报表中发现问题等相关概念、理论及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让考生在从事财务报表制作与分析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明白财务报表的功能、内容、财务报表与其他会计工作的相关联系,熟悉一定的财务报表分析工具,具有通过财务数据来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的意识,能够搭建财务管理基础框架。

二、教学重点从萌生创业想法到开始创业及后期的公司运营,真正开始行动的时候,就进入了创业筹备期。

创业筹备期会产生很多费用,再加上公司尚未成立,人员制度不完善,容易产生问题。

在这期间,要清楚创业期应该有什么支出,哪些支出可以进行财务控制并及时反映出来。

企业成立以后进入运营阶段,运营业务展开后的工作千头万绪,一方面企业刚成立运营资金压力巨大,另一方面成本开支项目全面发生,如何才能系统管控,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筹备期的费用支出1开办费的列支范围1.1开办费的具体内容(1)筹建人员开支的费用:筹建人员的劳务费用、差旅费、董事会费和联合委员会费。

(2)企业登记、公证的费用:登记费、验资费、税务登记费、公证费等。

(3)筹措资本的费用。

(4)人员培训费:引进设备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选派一些职工在筹建期间外出进修学习的费用、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劳务费及相关费用。

(5)企业资产的摊销。

报废和毁损。

(6)其他费用:筹建期间发生的办公费、广告费、交际应酬费、印花税、经投资人确认由企业负担的进行可行性研究所发生的费用、其他与筹建有关的费用,例如资讯调查费、诉讼费、文件印刷费、通信费以及庆典礼品费等。

1.2不列入开办费范围的支出(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及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购建时发生的相关人工费用。

(2)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的差旅费、咨询费、招待费等。

(3)为培训职工而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不得列作开办费。

(4)投资方因投入资本自行筹措款项所支付的利息,不计入开办费,应由出资方自行负担。

(5)以外币现金存入银行而支付的手续费,该费用应由投资者负担。

(二)筹备期的财务问题分析1 明确筹备资金的管理目标可支配资金,要在创业筹备期结束前,在既定财务原则的指导下,完成企业营运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并为企业正式营运后,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奠定一个健康的成本数据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