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与摘要的统一要求一、一般格式和顺序1、封面:●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题名力求简短,控制在25字以内。
●学科: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学科(专业)为准,获得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填写一级学科名称,其他填写二级学科名称。
●导师:指导教师的署名一律以批准招生的为准,且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如有其他经正式批准备案的导师,写在副指导教师或联合指导教师一项中(限一名)。
2、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800字左右。
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
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语言力求精炼。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
3、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同。
4、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5、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
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随即加以说明。
6、引言:内容为本研究主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资料综述;研究工作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中的理论意义、应用背景或实用价值:学位论文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等。
7、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等。
8、结论: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
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应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的科研工作成果。
9、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正式或非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的写法世界上有通用的习惯,我国也有国家标准规定,应该遵循,不可杜撰,且全文应统一,不能混用。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之后。
(见参考文献格式要求)10、致谢及声明: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
(限200字) 声明:是作者关于论文内容未侵占他人著作权的声明,放在致谢之后。
请依据声明内容,全面审视自己的论文,检查是否严格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他人享有著权的内容是否都加以了明确的标注,慎重签名。
11、附录: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及说明等。
12、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日、获得学士学位的学校、时间等;研究成果可以是研究项目、获奖情况及申请的专利等。
学术论文应已正式发表。
著作及学术论文的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
二、论文的书写要求1、语言表述●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
●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
2、层次和标题●论文书写层次要清楚。
●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3、篇眉和页码●篇眉从摘要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页码从引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之前的部分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书写。
4、有关图、表等图:●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份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标识符标出。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
●图序及图名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表:●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公式: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6磅的行间距。
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或连续) 编号。
如:图2-5,表3-2,公式(5-1)等。
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
U D C 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代码 10094博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名和副题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姓名、职称)申请学位级别:专业名称:论文答辩日期:研究方向:学位授予时间: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答辩委员会主席:___________评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〇〇年月日U D C ______________ 单位代码 10094硕士学位论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名和副题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姓名、职称)专业名称:研究方向:申请学位级别:二〇〇年月日报送博士学位论文简况表注1: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
注2: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论文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
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报送博士学位论文简况表(英文)注1: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
注2: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论文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
为了国际交流,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U D C ______________ 单位代码 10094硕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名和副题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姓名、职称)专业名称:研究方向:申请学位级别:二〇〇年月日U D C ______________ 单位代码10094硕士学位论文(教育硕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名和副题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姓名、职称)专业名称:研究方向:申请学位级别:二〇〇年月日关于博士、硕士论文封面格式的要求1、分类号、UDC均不用填写。
2、密级,可分为公开、保密(机密、绝密)。
3、“报送博士学位论文”(仅限于博士论文使用)要求与论文装订在一起,位置在封面之后目录之前。
4、博士、硕士论文须在“申请学位级别”中应注明“博士”、“硕士”。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参照中国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以及目前体育核心期刊录用稿件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特制定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如下: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
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1 参考文献、文献标注、标注方法的定义1.1参考文献:一项科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
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研究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
当在论文中叙述研究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
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
1.2文献标注: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
1.3标注方法: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2.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亲自阅读过并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而且,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2.2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
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2.3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2.4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
2.5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
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
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3 顺序编码制顺序编码制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连续编码,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或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进行标注,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文献序号顺序依次排列。
3.1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3.1.1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请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等。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责任者超过3人时,只著录前3个责任者,其后加“等”字(英文用et al )。
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合编”等责任说明文字。
外文主要责任者用原著,姓名前后应遵重各国的习惯。
作者不明时,此顶可省略。
3.1.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
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3.1.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