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开题报告】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
论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越发复杂化,随之而来的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

而今,我国的法律资源十分有限,法官人数十分有限,因此在这有限的资源里如何解决日益增加的法律纠纷问题是当务之急。

大家知道经济发展过程的出现最多便是民事纠纷,而且有些民事纠纷十分的繁琐,有时法院不能很好的解决,于是这些案件就日积月累下来了,所以我们要提高民事纠纷解决的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呢?我们知道中国至古以来都讲“以和为贵”,那么要是能和平友好的解决法律纠纷问题是提高效率的最好方法。

而法院调解在这里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古代的人都是厌讼的,那是便有了调解的方法,由衙门的大人主持调解,使双方当事人得到满意的答复。

因此,我们在现在民事争议如此多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好调解制度的作用,这样既可以节约法律资源的浪费提高效率而且可以不伤和气,岂不是一举两得。

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法院所应用的调解制度有一定的缺陷,它并不能很好的提高效率。

为什么呢?因为法院的调解和审判并没有分开......因此我们国家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法院调解制度以提高诉讼效率解决日益增加的法律问题。

(二)选题的意义:
完善的立法能够为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最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完善的司法能为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最为有力的执行力保障;有效的司法干预机制能够用法律为受害者擎起只有友好和睦的蓝天。

从更高的意义上讲,加强法院调解的研究和适用,利用这种和平的方式解决纠纷既不会是双方当事人的关系彻底断裂,还可以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
研究目标:发掘法院调解制度在现阶段的缺点,寻求合理措施完善该制度,使其在案件审理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提高诉讼效率。

主要内容:一、法院调解的基本理论概述
(一)我国法院调解的涵义
(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院调解制度
二、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立法中关于法院调解的规定
(二)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
三、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庭前调解制度
(二)建立多元化的调节模式
(三)健全的法官选任制度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本文先全面收集和整理有关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法律规定和各种资料,然后运用逻辑思维,理论思维等思维方式对材料加以分析,整理思路,理清国内外法院调解制度在当前的发展状况,根据拥有的大量的资料,反复探索,然后对资料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思考,再查阅,和总结他人的文章基础上,揭示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必要性及在我国实行法院调解制度时遇到的困难。

最后对我国完善法院调解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四、中外文参考文献目录(理工科专业应在10篇以上,文科类专业应在15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2篇。


[1] 冯战备.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思考[J].法律适用月刊,2002,9(198):56-58
[2] 林争晖.论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8(11):98-101
[3] 张少林.法院调解制度改革新探[J].公安与司法研究,1999,2:31-41
[4] 李建玲.略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学院报,2004,3:90-92
[5] 陆岳松.论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1(1):161-166
[6] 翁晓斌.论法院调解制度改革[J].现代法学,2000,22(5):66-70
[7] 章武生.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法律出版社.2000版,458-506
[8] 赵言荣.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24(1):61-71
[9] 朱秀玲.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检讨与重塑[D].复旦大学,2007
[10] 王丹.浅议法院调解制度改革[J].前沿,2004,1:111-114
[11] 于秀玲.试论法院调解制度之改革[J].福建法学,2005,81(1):56-58
[12] 刘乃忠.试论民事诉讼中调解与审判的协调[J].现代法学,1996,1:41-44
[13] 赵年国.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与完善[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68(4):68-72
[14] 刘作翔.法律文化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22,20
[15] 张晋藩.中国民事诉讼制度史[M].成都.巴蜀书社.1999,16
[16] KATHERINE V.W. STONE.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J].Science,2004,13:1-7[2004-12-07]./sol3/papers.cfm?abstract_id=631346
[17] LL.M.Understanding Indigenous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sses and Western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J].Science,2009,10:164-229
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
(一)2010年9月30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并提交论文提纲。

(二)2010年10月10日之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比提交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三)2010年11月1日之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并提交外文翻译。

(四)2010年11月25日之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就毕业论文初稿撰写,并于11月25日提交论文初稿。

(五)2011年2月28号,开题报告等输入系统。

(六)3月20号交初稿。

(七)4月30号定稿。

(八)5月10号前全部定稿材料输入系统。

六、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本文深入研究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首先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并对他们所提及的观点进行总结,其次对立法现状进行透彻分析并通过与古代和国外立法相比较,然后找出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不足和缺失,并且深刻的认识的我国与西方法律体制的差距,我国需向它学习但不是照搬照抄,在学习引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符合我国现有的体制;最后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建议。

创新点是建立多元化的调解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