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卷 总第19期 Journal of 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V ol. 5 General No.19跨文化沟通中的深层观念障碍探析阳春花,易志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4)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中,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沟通中的观念障碍,阻碍了跨文化沟通的顺利进行。
跨文化沟通中深层的观念障碍主要表现在文化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以及由之产生的文化依附心理、文化自卑感和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
这些障碍的存在,使得跨文化沟通主体在审视异质文化时不自觉地带来干扰信息,带来对异质文化先验的偏见或自卑,从而造成跨文化沟通的严重受阻。
关键词:跨文化沟通;观念障碍;文化中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民族主义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06)03-0077-04An Exploration of Deep-rooted Idea Obstac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YANG Chun-hua, YI Zhi-gao(Party school of Jiangs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Nanjing 210004, 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the idea obstacle has been caused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cause of many factors. The deep-rooted idea obstacle mainly embodies in cultural centralism, cultural hegemonism and so-caused cultural attachment psychology, sense of cultural inferiority and narrow cultural nationalism. Because of these obstacles, the main bodi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nnot view heterogeneous culture objectively but with bias or self-abasement, which makes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bstructed.Key Word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dea obstacles;cultural centralism;cultural hegemonism;cultural nationalism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曾说:“人人都从某个文化居室的窗后观看世界,人人都倾向于视异国人为特殊,而以本国的特征为圭臬。
遗憾的是,在文化领域中,没有一个可以奉为正统的立场。
这是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真相,就像17世纪时伽利略宣布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1]这段话主要是针对欧洲中心主义文化观念来说的,这种文化中心主义,不仅存在于欧洲文化中,也存在于其他一些文化范型中。
文化中心主义对于那些处于文化中心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极有可能导致文化霸权主义,即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具有普适性,别的民族只有接受这种文化才能进步发展。
这种文化霸权主义使跨文化沟通主体在审视异质文化时不自觉地带来干扰信息,带来对异质文化先验的偏见和蔑视,从而造成跨文化沟通的严重受阻。
与文化中心主义、霸权主义相联系的,则是某些处于非文化中心的国家和民族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文化自卑和文化依附思想。
同样一、文化中心主义与跨文化沟通William Graham Sumner 对文化中心主义作了比较详尽的解释,他认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他民族文化的参照系,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
[2]这种情况往往是无意识的产物——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群体或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等要比其他民族或群体的更加真实和更加正确,因此在跨文化交往中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出这种文化优越感来。
文化中心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自从人类超越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跨入文明的门槛以来,诸文明族类因囿于视野,都曾不约而同地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
如在古代出现过埃及中心论、方中心主义”等中心论思想。
虽然在文化领域中,并没有一个可以奉为正统的立场,但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
在这方面,与其他文明相比较,西方可能更是如此。
[3]长期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二战以来,西方的资本主义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巨大的发展,同时,也因为西方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使得欧洲中心主义和美国中心主义大行其道。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认为自己的文化具有普适性,具有强烈的文化优越感,使得他们在跨文化沟通中不自觉地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忽视甚至蔑视其他文化,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中心主义。
文化中心主义对跨文化沟通而言是一个观念障碍,容易产生沟通距离。
Luckens认为民族中心主义言语包括三种沟通距离,即漠不关心的距离(distance of difference)、回避距离(distance of avoidance)以及蔑视距离(distance of disparagement)。
[4]这样的一种沟通距离的产生往往会阻碍跨文化沟通的继续进行,使沟通双方陷入一种倒退螺旋式的交往境地。
也就是说,文化优越感的产生,最直接的后果是用否定的态度对待其他文化,即在评判其他文化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道德体系等作标准,因此在交往过程中也就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沟通风格最为自然也最为正常,所以未经接触就先以否定的态度评价别人的风格。
这种否定性的评价势必引起对方的自卫性反应,因此,基于对彼此文化差异的无知,或者说不屑,必将形成交互否定评价(mutual negative evaluation),当沟通者双方陷于交互否定评价时,这种反责互动(recriminatory interaction)足以阻碍正常的沟通。
此时,如果沟通双方由于历史沉淀的缘故,仅仅试图采取种族中心主义式的办法来克服这种困难,则局面会变得更为糟糕,从而形成倒退螺旋式(regressive spiral)的交往模式。
二、文化霸权主义与跨文化沟通文化中心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便形成了文化霸权主义。
在当今世界,文化霸权主义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他们看来,西方文化不但是最完美的、最优秀的,而且别的民族只有接受了这种文化才能获得进步发展,才能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西方文化具有普适性,不但适合西方发达国家,也适合不发达国家,适合整个人类世界。
文化霸权主义最先表现在经济领域,表现在现代化过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完成,在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示范”效用下,现代化被提上了各个国家发展的议程,各国的首要任务便是发展,便是如何实现本国的现代化。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更是认为,只有西方社会才是现代化的社会,只有西方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才能产生现代化,而其他非西方社会的文化和制度都是与现代化无缘的,是现代化的阻碍因素。
因此,非西方社会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只有依靠西方文明的传播,靠输入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因素才有可能。
文化霸权主义同时还表现在政治领域。
在冷战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运用文化力量来制约和影响世界事务及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发展过程,将问题逐步上升到一种政治层面,使之具有了政治属性。
这种政治上的要求不发达国家采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同步的观点,在赫姆林克看来其实就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形式。
他认为,“文化同步化”的进程意味着一种宗主国文化的发展紧密地与接受国相沟通,当地的社会创造性和文化创造性进程进入混合状态,或者被摧毁,千年人文价值的单一向度迅速地消失。
施勒则比较坚持“文化帝国主义”这一概念,他认为这个概念说的是在世界体系中只有一个单一的市场,社会的范围和特性由市场的核心地区来决定,世界文化也将随着这一潮流而发展。
这种形态的文化扩张主义,可以称之为“文化霸权”。
[5]不仅如此,在传媒领域也存在着文化霸权主义。
西方国家一向标榜其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借此表明其自由的态度以及国人对自由的推崇和追求,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其他国家的自由程度,进一步在传媒领域推行其文化霸权主义。
西上。
应该说,西方主流媒体在传播全球经济、金融、科技、体育和一般新闻等方面,大体上是客观的。
因为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非政治领域错误信息的传播,容易给它们本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况且这些消息的客观传播对其也无多大的不良影响。
但是西方媒体在传播全球政治新闻的时候,则完全是从本国利益和对外战略需要出发的,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攻击别国尤其是与其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给这些国家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国际影响。
其次,西方媒体的文化霸权还表现在其在世界媒体中所占的份量上。
著名国情问题研究专家胡鞍钢说,当前世界媒体软实力的竞争较量和基本格局是西风压倒东风,而媒体实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媒体在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西方的媒体软实力远远超过它们的经济硬实力,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拥有者,而且也是世界上媒介霸权、文化霸权拥有者。
由此可知,当今世界不仅经济发展不平衡,传媒发展更不平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了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了世界传媒市场,已经形成了文化霸权,这被称为媒介帝国主义。
文化霸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大,成了跨文化沟通中的主要栓塞。
由于表现在经济、政治和传媒等领域内的文化霸权主义都是出于自身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因此带有很明显的意识形态性和功利性。
文化霸权主义的这些特性,使得那些持有文化优越感和文化霸权主义心态的大众在与别人进行沟通时,经常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对对方带有很强的偏见,比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众在沟通中容易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众产生种种偏见,而这些偏见又往往涉及到二者的民族和国家意识,很容易造成二者在沟通过程中意识形态的冲突,从而导致沟通的失败。
另外,由于传媒领域中文化霸权主义的存在,还会导致受众接收信息的单一性,不能对别的文化尤其是不受本民族国家欢迎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跨文化沟通中因为信息的缺乏而导致观念的冲突,最终三、文化自卑心理与跨文化沟通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都是针对在跨文化沟通中处于优势的民族群体而言的,而对于处于劣势的民族群体而言,由于长期处于劣势之中,因此在跨文化沟通中则完全是另外一种心态,即文化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