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米包装的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品牌策略首先,创树品牌要定一个好的品牌名称。
好的品牌名称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与产品特性相符,比如“珍珠”米、“水晶”米、“玉米”米等,容易产生美好的品牌联想。
二是朗朗上口,醒目易记,如“状元”米、“猫牙”米、“细苗”米等,一看就有一种特别的印象。
三是不犯民族风俗习惯忌讳。
四是尽量少用产地品牌和历史品牌。
其次,品牌形象应该鲜明突出。
具体做法:一是应把品牌名称放在包装上重点突出的位置,并与“米”字组合成醒目连贯的标识,如“状元米”、“太湖珍珠米”、“玉兰米”等,不用“状元牌大米”、“太湖珍珠牌大米”这样割裂冗长或者字体不一致的名称。
最好不要把“优质大米”、“中国大米”等模糊品牌作为展示重点,更不应把注册商标做成一个很小的标识放在不显眼的位置;二是在品牌名称的字体上,最好用手写体或者一些独特的艺术体,以便在字体上创造一种独特的个性,加强与其它品牌的区别;三是除了文字以外,有条件的可以设计以图形为主的辅助品牌,增强品牌的表现力。
“状元米”设计了一个“状元郎”的卡通形象,与“状元米”一起形成了一个组合品牌,视觉效果很好。
四是在各种场合、各种宣传载体上,保持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再次,应该加强对品牌的保护。
品牌保护工作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法律保护,二是自我保护。
法律保护的前提是企业对产品品牌进行商标注册;自我保护主要是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信誉。
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控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大米创建品牌之路(米袋包装设计)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特色,每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在市场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厂商无一例外地都在营造自已的品牌以增强自已的竞争力。
作为古老的传统行业,大米加工这一行更是如此。
也许这一行远不如它的姐妹行业---食用油,在短短几年就出了几个英雄,但业内也有不少精英,他们在打造自已品牌的经历也有很多可歌可泣的地方值得一说。
我们希望在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同时,能共同探索出这个行业一条好的品牌建设道路。
在这条路上有三点是不能忽略的:A\任何品牌的成功,好的品质是关键在做大米这一行,时常有掺杂掺假,滥用添加剂等化学物质的现象;缺斤少两更是普遍。
而前不久,更出现了某些地方的不法分子制售掺有工业用油的有毒大米的恶性事件。
这触怒了大众,不法分子也得到了应有的严惩,行内的种种不良行为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而相应的,一些品质良好的厂家也得到了表扬,国家对这些企业颁给了”放心米”称号,如金源米业,金福米业以及上海乐惠等厂家。
如金源米业及金福米业等厂家,他们从原粮采购开始到成品出厂均有严格控制,并制定了水份、碎米率、异色米等验收指标。
这几年,这个行业的生产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产品的品质控制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但品质的定义越来越广,已不再简单指大米本身,它还涉及到它的包装品质及服务品质等内容。
而这些,绝大部分的大米加工企业都还没有做好。
如一些较大的大米加工企业,在小包装上,它们产品的包装设计是很好的,包装材料也做了改进,很多采用胶袋或尼龙袋,让消费者可以看到里面的米,促进购卖。
但国内的胶袋或尼龙袋制作技术还不是很好,产品在售点存放一段时期后,由于磨损,包装经常脱色变脏,封口也经常破裂。
而且,绝大部分的大米生产企业在售后服务上均做得不到位。
诸如这些问题,都大大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形象。
但我们已了解到,不少大米生产企业正在进行ISO品质认证,改进这些问题,并与跟国际接轨。
他们已认识到:没有好的品质,就不会有好的品牌出现。
B\品牌要成功需要有好的品牌策略(一)首先是在产品策略上:1,产品定位要有技巧。
“有所不为才会有所为”。
一个产品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消费者,需要厂家定个位给它。
很多大米产品,品质不错,但价位经常波动。
消费者不能接受,经销商的利益也经常受损。
如福建有一大米产品,产品从外观及口感都相当不错。
厂家将它推上市场时,为了搞一个轰动效应,原来产品的成本要1."2元/斤,它在超市上卖0."99元/斤。
一时之间,满城抢购。
但厂家过后把价位拉上时,产品就没人问津了。
定位不准,价格不稳,都是品牌的致命伤。
2,产品要求多元化。
单一品牌很难有大的效果。
如有一个东北银珠米,米质很好,定价也可以。
但它的经销商在恕苦,是由于零售终端每次对该产品的要货都很少,几包,经销商的送货成本不划算,不送又不行。
而且,多品牌策略更有利扩大排面,拓展客源。
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如深圳的盛宝粮油,原来是做代理泰国米起家的。
后来,推出自已的龙佑米系列。
并且开展了OEM(委托定牌加工)业务,在东北找加工厂加工,出自已的品牌,业务得到了大的扩张。
3,产品外包装设计务求精美。
食品的外包装设计是相当重要的,而大米产品越来越多,要让消费者一下就见到你,靠的就是包装。
而且,包装好的产品往往可以卖个好价。
但目前很多大米产品,外包装设计非常简单。
都只是在大米包装加一个牌名,厂名地址和电话就没有了。
其实在这一方面,投入不多,且能得到较大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4,注意名称与品牌标识。
看大米产品的牌名,就可知这个行业整体的品牌意识不强。
有些包装只是简单地在袋上标”优质大米”或者是”东北大米”,要不就是”湖南丝苗米”等等。
就是有一些有个品名的,标识也不明显。
而且很多没有法律意识,品名和外包装图案都没有经过注册,一旦牌子卖开,就给人防冒,甚至商标或外包装还给人家抢注了。
小厂家如此,但有一些大的厂家也出这样的错。
如广东一个较大的大米生产厂家,有一个牌子卖开了一年多。
但突然市面有一个外包装基本一样的产品出现了,而且人家外包装还写明:外包装已经注册,不得防冒。
厂家一年多的心血算上白费了,这给厂家上了很好的一课。
而大米厂家更很少有企业标识了,至于企业文化等东西更是从没有接触。
由于很多大米厂家的创立者,都是农民企业家,文化程度不高。
你跟他说他的产品要起给个好名称,他会跟你说:他自已的名称也不好,但叫阿猫阿狗有什么不行,能发大财,人人都记得住你了。
搞得你哭笑不得,你跟他谈品牌理念,更是白谈了。
但其实要说服这个企业家。
可以跟他说:孩子出世不久,给他起名,就是要让人记住他。
而且看现在的什么名人,都有一个好听好记的艺名或笔名,不想望子成龙了吗?而且给产品一个好的包装,就是要让他有一身好衣服上得台面。
(二),其次在广告宣传策略上:1,要有好的广告创意。
看到人家其它产品上了广告,销量就上去了。
就急急忙忙做一下广告跟上,效果往往不理想。
市调没做,产品没有自已的特色,抓不住目标消费者的眼光。
大米的广告很少,广告能获奖的更少。
但也有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取得过成就:如94年蓝色创意广告公司为金福米业做的”广州正在吃它”系列广告,就取得了94年度优秀广告商品类广告金奖。
这次广告用系列的形式,展示了金福米业的加工技术,并突出了其”配方米”的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94年金福米的销量是其上一年的2."2倍,这个广告功不可没。
2,媒体的选择要慎重。
大米是微利产品,面对越来越高的电视广告费,你花得起吗?而且,花了就一定有效果吗?95年有一个大米生产厂家在国内广告费花了600多万,但当年的销量上不去反而跌下来了。
而去年也有大米上了中央电视台,但播不了几天,就赶快停下来,费用支撑不了。
而其实广告媒体是多样的,不一定要采用电视广告,还有众多的方式可以选择。
如报纸,横幅,海报等等(我可不是拆电视台的生意)。
在销售终端的广告更加有效,而且可同时强化终端建设。
终端不强,广告做得再好,都会打很大折扣。
3,广告费用一定要合理。
虽说商场多变,不一定要量入为出。
但广告费投入过多,各方面工作没配套,销量上不去,利润下降,厂家的生存就有问题了。
不要说是大米这个微利行业,如家电、化妆品等,好几个大厂家不就是做广告做得太大,把自已给做死了吗?很多业务员销售拓展不开的时候,都会向老板要求”广告开路”,而不想踏踏实实开发客户出来。
厂家倒了,他就走人了事。
因此,大米生产厂家在做广告预算的时候,也要把销量预算和利润预算做出来。
(三),在渠道策略上:1,要选好经销商。
好的品牌需要推广,要有好的业务员,也要有好的经销商来推广。
很多大米厂家认为产品能销出去就好了,经销商的问题很少去考虑。
其实,从选定经销商开始就产生很多问题了。
首先,很多大米厂家的经销商都在经销他们的竞争品牌。
当你发现,你与你的竞争对手的信息是共享的,而且你的经销商还会拿你的竞争对手的条件来压你,你万分痛苦。
而当你找其它做食品代理的经销商时,又会发现他缺乏你要的通路。
大米需要粮食批发渠道,而且要有一点专业知识,大米厂家的人经常发现与经销商缺乏共同语言,产品销不出去。
只有找准经销商,并不时对他们进行培训,经销商才会认你这个厂家,这些牌子。
2,与合作伙伴的利润合配要合理。
大米行业确实相当薄利,有时利润每斤要用厘来计算,要靠卖一个量来得到利润。
牌子卖开后,稍有不慎,经销商就经常冲货,搞得大家都没钱赚。
最后,把牌子砸了。
而当大米产品进入商场超市时,以为象其它渠道一样,价位不能加得太高。
你以为你已经给了商场一个好价钱,它该满意了吧。
但它们三天两头要你搞促销,一年要你七八个费;你跟他们说:我没钱赚了。
你没钱还想进来?谁会信你没钱赚?你赚钱了,你开心,可你的合作伙伴可就有意见了。
而且大米还有一个行业特色,还要考虑社会责任。
中国有句古话”谷贱伤农,价高民怨”,你价格定得不好,还有”米袋子”管你呢。
大米厂家在利润考虑上,不仅仅是双赢,还要多赢。
三、做大米品牌,厂家不论大小,在乎施为大家都知道现在要操作一个成功品牌,成本越来越高。
小厂家因此望而却步,而且认为大米的微利,自已不能做品牌。
而一些大的厂家,自以为财大气粗,但这么多年了,国内还是没有好的大米品牌出来。
其实,我的理解是:要营造一个品牌,就象恋爱中追求一个好对象。
不一定你的条件最好的,人家就是你的。
很多是靠动脑动手,全力施为。
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国家在各行业已进行开放。
95年人家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一文,我们都感到很生气。
但假如有一天,真的有人来养活中国了,我想我们更多的是感到悲哀!最后,我想向所有的大米加工行业的人说一声:一路好走!大米包装的现状大米包装的材料:上世纪90年代初,大米包装以麻袋、布袋、塑料编织袋为主,每袋重量几乎都在25kg以上。
虽然麻袋、布袋成本低廉可反复利用,但由于透气性比较大,很难达到长期保鲜的目的。
现在大米包装上很少使用这两种材料,目前常用的主要有塑料编织袋、复合塑料袋。
塑料编织袋:塑料编织袋是用塑料薄膜(聚乙烯、聚丙烯、尼龙等薄膜)制成一定宽度的窄带,或用热拉伸法得到强度高、延伸率小的塑料扁带编织而成。
塑料编织袋比塑料膜袋的强度高得多,且不易变形,耐冲击性也好,同时由于编织袋表面有编织纹,提高了防滑性能,便于储存时的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