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山师范学院成人学历教育《现代汉语》考试复习题一1、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划分的根据是语音的物理性质;音位是一种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
2、不同的语体在用词方面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月,月亮”是通用词,而“月球”则带有科技语体色彩;“爸爸”是口语词,“父亲”则带有书面语色彩。
可见,不同语体常使用带有一定语体色彩的词。
3、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4、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5、述宾短语中,有时动词后有两个宾语,(2)它们同时和前面的动词发生联系,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
6、.几个性别相同、年龄相仿的熟人在隔壁说话,能听得出说话人是张三还是李四,这主要是由于各人的音色不同。
7.男子和女子声音差别决定于发音体。
8.汉语拼音字母采用的是拉丁字母。
9.普通话声母共有21个。
10.普通话辅音音位共有22个。
11.“一定”中的“一”应读阳平。
12.“他从什么地方来啊?”中的“啊”应读yɑ呀。
13.“小孩儿”的实际发音是xiǎoháir 。
14.复韵母中的“前响、中响、后响”,实际上就是以韵腹(主要元音)的位置来定名的15.“国营、民用、大型”是区别词16.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单位。
17.仓猝、唐突、阑干、苗条、蝙蝠是联绵词的是18.守株待兔、异想天开结构不相同19.“上来”是趋向动词20.“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同位短语21.“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远宾语22.“累得要命”中的“要命”是程度补语23.“他推开门走了出去”是连动句24.“只要A,就B”是假设条件25.“他能拿冠军吗?说不准,说不准,真的说不准”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反复。
26.“你不要一遇到困难就轮胎放炮——泄气了,那还行吗?”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比喻27.“树上有只鸟,鸟嘴衔小草,小草落地上,地上长麦苗”这首儿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顶针28.“茅台尚未沾唇,人先醉了三分”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夸张、借代29.“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子公孙把扇摇”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比喻、对比3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早上起来,江边成了欢腾的大海”中运用的修辞手段是对偶、比喻二1.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有:韵母可以没有韵头,韵尾;音节中可以有两个辅音音素;普通话所有音节中必须有元音音素。
2,每个音节的韵母都有韵头、韵尾的是优点、威望、流水。
3.葡萄糖、枇杷露、鸳鸯池、因特网、意义、秘密、香糖、安宁精神、意志、巧克力糖、银幕都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
4.“粑粑、饽饽、窝窝、猩猩、悄悄、悻悻、匆匆、往往”是单纯词。
5.实词可以分为体词、加词、谓词几类。
6.虚词包括介词、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7.弄明白、砸碎、扫干净属于结果补语的有()8.句子的语气一般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9.《水浒传》、《西游记》、《纪楼梦》等都是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典型著作。
10.语音的社会性使得语音有别于自然界的声音,因此,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11.b、p、m、f除了能与开、齐两呼韵母相拼外,还能与合口呼韵母相拼,但只限于“u”韵母。
12.“咖啡糖、蜘蛛网、录像机、研究所”四个词都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
13.“剪彩、剪刀、讲话”都是支配式合成词,讲台是偏正式合成词。
14.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汉语的语素以单音节为主,不是每个汉语中的音节都有意义。
15.“盼头”、“白头”中的“头”都是词缀。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17.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例如“敲边鼓”是惯用语,“飞机上的大炮—响(想)得高”是歇后语。
18.语言系统中,最大的语法单位是句子,最小的语法单位是语素。
19.三大语文运动是指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
20.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是合成词。
21.用于对交际对象表示尊敬的词语是敬辞,例如您、君;交际中用来表示自谦的词是谦辞,例如不才、愚见。
22.有些词是兼类词,例如“文明”从语法功能看兼属名词和形容词。
三1、歧义短语分析(用切分式图解法分析)。
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A (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B (许多朋友送来)的礼物定中(定:许多朋友送来的,中:礼物)定中(定:许多,中:朋友送来的礼物)2、用简易符号标记法分析句子成分。
(爱)(听)(音乐)的(篮球)教练||【昨天】【匆匆】走了。
定定定定主状状谓3、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分句间的关系。
. 他不但细心听取了我们的意见,|(递进)而且立刻通知组内同志前来商量,||(递进)态度甚至比我们还要积极。
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并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因果)所以,天下唯有不知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4、谁是最可爱的人主谓动宾定中状中5.分析下列词语的构成理据。
(1)鸡肉松—儿童肉松鸡肉松:突出产品的原料;儿童肉松:突出产品的适用对象。
(2)足球—冰球—篮球—乒乓球足球:突出人们在运动中使用的身体部位。
冰球:突出运动的场所。
篮球:突出运动中球的处置方向。
乒乓球:突出运动中发出的声音。
四1.技术革新以后,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改正:技术革新以后,不但加快了生产速度,而且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关联词语残缺)2.我把这篇小说没有来得及看完,所以很难发表意见。
改正:我没有来得及看完这篇小说,所以很难发表意见。
(副词“没有”不能放在“把”字结构的后边,不宜用“把”字结构)3.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给予很高的评价。
改正: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应为:“与会者给予很高的评价”4、有些人把吸烟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沉醉于昏昏然的烟海迷雾之中。
改正:“昏昏然”是“沉醉”的状语,应为:“昏昏然地沉醉于烟海迷雾之中。
5.方言今后是向普通话靠拢还是不靠拢?谈谈你的看法?答:从正反面阐述都可以。
正面: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会进一步向普通话靠拢。
第一,方言在一定的地域中使用,普通话不会对其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第二,方言包含着丰厚的文化地蕴,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不容易受外来语言(包括普通话)的影响;第三,根深蒂固的语言使用习惯,方言更具有使用上的亲和力。
反面:方言在今后的发展中将进一步向普通话集中、靠拢。
第一,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第二,普通话有统一的书面语,方言没有统一的书面语,只能采用共同语的书面语,必然要受到普通话的影响;第三,普通话作为共同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等,都是使用全民共同所书面语,这些都对方言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第四,当前经济大潮中我国各方言间的流动人口很多,为了相互沟通,他们都要借助于普通话。
这样,使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人口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方言的使用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范围将日渐缩小。
所以,方言的发展向普通话靠拢是必然趋势。
6.“我吃完了饭”和“我吃饱了饭”这两个句子,前者可以变换为“我把饭吃完了”,后者不能这样变换,为什么不能变换?“我吃完了饭”施事是我,受事是饭;“我吃饱了饭”实施是“我”强调的动作状态是“吃饱”并非是饭,后者改为把字句意思就变了。
.7.请你以网络语言为例,说明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差异。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所使用的语言,从方言学的角度看,网络语言应该属于社会方言的范畴。
它的使用不受地域的影响,是通行于全国各地“网民”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语言。
社会方言,是指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教养、阶层等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社会方言最常见的显著差异在词汇方面,有时也有发音色彩(如北京的"女国音")或音位分合上的差异。
一般来说,社会方言的差别较小,自由通话不成问题("黑话"除外)。
地域方言,是指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地域方言的差别一般大于社会方言,汉语的不同大方言之间往往无法自由通话。
地域方言最显著的区别一般在语音方面,但语法和词汇也可有不少区别。
地域方言是方言中最重要的类型,因此泛称"方言"就指地域方言。
8.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中文,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中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9.地名反映了哪些文化现象?请你结合当地的地名加以说明(答案自行取舍)地名是人们在社会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
它除了表示城市、农村、河流、山脉、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外,还蕴涵着命名时所赋予地理、社会、历史、政治、民族和语言的大量信息。
例如(一)地名反映我国古代历史(1)地名反映我国古代历史。
汉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有些重要事件会在地名中得到反映。
如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之一,战略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不胜枚举,有一些就成了城镇命名的依据。
如修武县和堰师市的命名都与历史上的武王伐封有关,前者取“武王伐封、修兵演武于此”之意,后者取武王伐封,取此“息堰戎师”之意。
(2)地名反映古政区、古城邑。
略(3)地名反应古代社会经济活动。
略(4)地名反应古代军事活动。
略(5)地名反映先民迁徙情况。
略(二)地名反映地理环境、地形地貌。
略(三)地名反映宗族观念。
略。
(四)地名反映祈福观念。
略(五)地名反映地理人文观念略。
(六)地名与宗教文化有关。
略。
(七)地名反映传说故事。
略(八)地名反映历史上的人物、事件。
略。
10.现代汉语方言发展变化有哪些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趋势?答:现代汉语方言发展由过去的相对封闭变得相对开放。
一方面受共同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发展服从于普通话的发展,呈现出向普通话集中靠拢;另一方面,各个方言区内部的差异正日益缩小,呈现出互相集中的趋势,第三方面,相邻方言有互相交融的趋势。
原因是近几年我国人口的大流动,特别是上亿人口的民工,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流动,这些流动人口把方言带到全国各地,又通过互相接触,与当地方言或别的民工群体方言交融,形成新的方言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