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工艺学基本知识概念

金属工艺学基本知识概念

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习题1. 当材料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应力在什么条件下,只产生微量的塑性变形。

在什么条件下,材料将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2 在什么条件下,材料将断裂。

3 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硬度各有什么优缺点?4下列零件用哪种硬度法测量1. 硬质合金刀头 2 锻件5 水、油混装在一个瓶子里,是几个相?将奶粉加开水冲一杯牛奶又是几个相?6 写出GPS AEC CFD 的组织7 碳对钢的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8 比较同一钢件正火和退火后的强度和硬度9 正火的目的钢的种类正火主要目的消除过热组织、细化晶粒、改善切削性低碳低合金钢中碳钢消除组织缺陷、保持硬度、为调质做准备过共析钢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为球化退火和淬火做准备高合金钢淬火作用(空淬)10出下列工件的淬火及回火温度,并说明回火后的大致硬度1.45钢小轴(要求综合力学性能好)2.65钢弹簧3. T12钢锉刀11 1. 分析在缓慢冷却条件下,45钢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2. 分析在缓慢冷却条件下,T10钢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12 说明下列符号的含义:Q235;20; T12; T12A; 40Mn2⏹测定材料的疲劳强度应有一定的应力循环次数,其中钢材以为基数而有色金属和某些超高强度钢以为基数。

⏹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金属能恢复其原来形状的性能,被称为。

这种随外力消失而消失的变形,叫做。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致引起破坏的性能的,被称为。

在外力消失后留下来的这部分不可恢复的变形,叫做。

⏹金属材料的塑性通常用和来表示。

⏹常用的硬度指标主要有、等。

1. 选择下列材料的硬度测试方法:(1)调质钢(2)手用钢锯条(3)非铁金属(4)灰铸铁件2.σ0.2表示材料的屈服强度为0.2σb( )3.硫和磷是钢铁材料中的有害元素,磷形成热脆、硫形成冷脆 ( )4.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珠光体的机械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

( )5.叙述共析钢在炉冷、空冷和水冷后的组织并说明它们在性能上的差异。

6.叙述常见三种回火方法所获得的组织、性能及其应用。

7.在什么条件下能获得细晶粒?其实际意义怎样?1、过冷度是结晶的()。

2、碳溶解于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为()。

3、碳溶解于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为()。

4、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共析体称为()。

5、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属于()。

6、固态下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7、试述在缓慢冷却条件下,40钢和T12钢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变化。

8、热处理方法分几大类?⏹在工程上常用来表示金属材料强度的指标有和。

⏹最常见和最典型的晶格类型有、和。

⏹在结晶时,由每个晶核长成的晶体又叫做,他们之间的接触面叫做。

⏹晶粒的粗细与的数目的多少和其长大的有关。

⏹纯铁在1394℃~912℃之间具有晶格,而在912℃以下具有晶格。

⏹固态合金中的基本相结构为和。

此外,还可能出现由他们组成的。

⏹铁碳合金中根据奥氏体析出的情况,可以将钢分为、和。

⏹热处理工艺的基本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热处理中的四火是指、、和。

1. (1)碳溶入 —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是铁素体,其符号为F,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高。

(2)碳溶入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是奥氏体,其符号为A,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高。

(3)渗碳体是 Fe 与 C 形成的金属化合物,其分子式为Fe3C ,性能特点是硬度高,脆性大。

2. 合金的结构有(1)固溶体,(2)金属化合物,(3)机械混合物三种;其中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塑性,金属化合物具有高的硬度和脆性。

3. 铸造合金从冷却、凝固至室温,起收缩要经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三个阶段,其中固态收缩是产生应力和裂纹的根本原因,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产生缩孔和缩松的主要原因。

5.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是什么?现有三根直径分别为φ10mm、φ30mm、φ60mm的灰口铸铁试棒,测得它们的抗拉强度均为200Mpa,问这三根试棒的成分是否相同?牌号是否相同?为什么?1)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2)牌号相同,成分不同。

因为其强度相同。

因为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是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两个因素。

试棒的直径不同—冷却速度不同,要获得同一强度,必须调整其化学成分所示,凝固冷却后,用钢锯沿A-A线锯断,此时断口间隙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1)变大。

2)因为凝固冷却后,铸件ф30的粗杆处于拉应力状态,铸件ф10的细杆处于压应力状态。

当沿A-A锯断后,粗杆给予细杆的压力被释放,所以断口间隙会变大。

7.确定如图1-6 所示铸件的铸造工艺方案。

要求如下:(1)在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分析并确定最佳工艺方案;(2)按所选最佳方案绘制铸造工艺图(包括浇注位置、分型面、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铸造圆角、型芯及芯头等)铸造习题1 缩孔和缩松对铸件的性能有什么影响2 铸造应力对铸件的性能有何影响当铸造应力形成时,若超过合金的屈服极限,则产生塑性变形;若超过合金的强度极限,则产生裂纹—冷裂;(冷裂形成机理)若低于弹性极限,则以残余应力的形式存在。

有残余应力的铸件,经机械加工,一段时间后,将产生变形,影响零件精度。

1. 金属液的流动性 ,收缩率 ,则铸造性能好,若金属的流动性差,铸件易出现 等的铸造缺陷,若收缩率大,则易出现 的铸造缺陷。

常用铸造合金中,灰铸铁的铸造性能 ,而铸钢的铸造性能 。

2. 从铸造工艺来讲,防止缩孔和缩松的有效措施是在实现 凝固的条件下在铸件厚大部位设置 或放置 。

3.合金的收缩经历如处三个阶段 、 和 。

4.在铸造生产中按照内应力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和5.亚共晶铸铁随含碳量增加,结晶间隔 ,流动性 。

6.铸件的凝固方式有 、 和二、判断题1.由于铸件的成本低,并且性能优良,所以常用作重要零件或毛坯。

( )2.金属液的流动性与化学成分有关,一般成分在共晶点或附近的金属流动性较好。

( )3.为防止缩孔的产生,可安放冒口和冷铁,造成顺序凝固。

冒口起补缩作用,冷铁也起补缩作用。

( )4.气孔是气体在铸件内形成的孔洞。

气孔不仅降低了铸件的机械性能;而且还降低了铸件的气密性。

( )一、判断题1. 凝固温度范围大的合金,铸造时铸件中易产生缩松。

(T)2. 防止或减少铸件变形的方法之一是提高流动性。

(F)3. 合金的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F)4. 铸钢件一般都要安置冒口和冷铁,使之实现同时凝固。

(F)二、选择题1. 造成铸件冷隔的主要原因是 ba. 浇注温度过高b. 浇注温度过低c. 浇注速度太快2. 生产中为提高合金的流动性常采用的方法是 ca. 加大出气口b. 延长浇注时间c. 提高浇注温度3. 冒口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ca. 液体金属迅速浇注满型腔b. 浇注金属液的通道c. 补缩和排气1 碳在铸铁中,除了固溶于基体之外,还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一种是2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有和。

铸造生产中使用的造型方法有和。

4铸造生产中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如果难以做到,则应尽力使其位于。

5 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合金的,是合金的主要之一。

1 造型时, 铸型的型腔用什么复制出来? ( )A. 零件B. 模样;C. 芯盒;D. 铸件.2 模样和铸件的尺寸主要差别在于( )A. 加工余量;B. 收缩余量;C. A和B兼有.3 零件与铸件的尺寸差别在于什么地方? ( )A. 加工余量;B. 收缩余量;C. A和B兼有.4 成批生产普通车床床头箱的材料和成形方法是: ( )A. 低碳钢, 焊接成形;B. 低碳钢, 铸造成形;C. 灰铸铁, 铸造成形;D. 灰铸铁, 焊接成形.1 铸造的突出优点之一是能够制造: ( )A. 形状复杂的毛坯;B. 形状简单的毛坯;C. 大件毛坯;D. 小件毛坯.2 普通砂型铸造时, 为了从砂型中取出模样, 造型时一定要有: ( )A. 分模面;B. 分模面和分型面;C. 分型面.3 造型时为了保证铸件形状正确, 应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放在( )A. 两个砂箱中;B. 一个砂箱中;C. 三个砂箱中;D. 多个砂箱中.4 砂芯是形成铸件内腔的组元, 批量生产时它是怎样做出来的? ( )A. 在芯盒中;B. 用模样;C. 靠工人塑造成形.5 砂芯靠什么部位固定和支撑在砂型中? ( )A. 芯头;B. 芯骨;C. 活块;D. 胶粘.金属属性加工⏹在设计和制造零件时,应使零件在工作中承受的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最大切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

⏹金属的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和来综合衡量。

⏹模膛根据其功用的不同可将模膛分为和两大类。

⏹绘制锻件图应考虑、和三个因素。

⏹胎模种类较多,主要有、及三种。

⏹铅与锡的再结晶温度低于室温,故在室温下铅与锡的变形属于热变形。

( )⏹金属材料都可以用压力加工方法成形. ( )⏹坯料加热温度越高越便于锻造. ( )⏹一般情况下,锻造冲孔前应先将坯料镦粗,以减小冲孔深度. ( )⏹胎模锻适用于中、小批量生产条件下锻造小型件. ( )⏹金属塑性变形时只产生形状的变化,而不发生体积的变化。

( )⏹金属经热锻并冷却后,锻件内部的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若对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获得细晶组织。

( )⏹自由锻是单件、小批生产缎件最经济的方法,也是生产重型、大型锻件的唯一方法。

因此,自由锻在重型机械制造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 )⏹锤上模锻用的终锻模膛和预锻模膛形状近似,但后者有飞边槽。

( )1、简述自由锻造的成形特点及其基本工序。

2、简述模膛锻造的成形特点及其基本工序。

3、P106图3-26是齿轮坯模锻锻件图。

就图说明模膛锻造的工艺设计内容及分模面的选择原则。

4、简述冲压成形的基本工序。

当对坯料进行圆筒形拉深时,需要合理控制材料的变形程度。

试问:何谓拉深系数?其数值大小应如何控制?焊接⏹热影响区常由、和组成。

⏹焊件在焊接过程中受到局部加热和冷却是产生焊接和的主要原因⏹手工电弧焊焊条由和两部分组成。

⏹焊接生产中常采用或矫正法来矫正焊接变形。

⏹常用的接头型式有、、和四种。

开坡口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能焊透. ()同一种金属的焊接性随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工艺规范的变化而变化。

()用碳当量只能粗略地估算钢材的焊接性。

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情况通过试验来确定钢材的焊接性,为制定合理的工艺提供依据。

()⏹焊接中碳钢时,为了避免产生裂纹,焊前必须对工件进行预热。

含碳量越高,预热温度越低。

()⏹设计焊接结构时,为了减少焊缝数量和简化焊接工艺,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工字钢、槽钢和钢管等成型钢材。

()⏹焊接结构材料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工作性能(使用条件)的前提下,首先应考虑用焊接性好的材料。

也就是说,设计焊接结构,应尽量选用低碳钢或低合金钢。

()1. 焊条芯的作用是: ()A. 传导电流,填充焊缝;B. 传导电流,提高稳弧性;C. 传导电流,保护熔池;D. 保护熔池,提高稳弧性.2. 焊条药皮的作用主要是: ()A. 保护熔池,填充焊缝;B. 传导电流,提高稳弧性;C. 保护熔池,提高稳弧性;D. 填充焊缝,提高稳弧性.3. 焊接直径φ400mm,长度1500mm, 板厚3mm的圆筒,应选用的手弧焊对接,坡口型式应采用: ()A. I形;B. Y形;C. 双Y形;D. 钝边U形;4 .J422 焊条是: ()A. 酸性焊条,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小于 42MPa;B. 酸性焊条,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小于420MPa;C. 碱性焊条,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小于42MPa;D. 碱性焊条,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小于420MPa.1.金属钎焊时:A. 焊件不熔化,钎料熔化;B. 焊件熔化,钎料不熔化;C. 焊件和钎料都要局部熔化;D. 焊件局部熔化,钎料全部熔化.2.有一批重要的铝合金密封容器需要焊接,试选用焊接方法:A. 埋弧焊;B.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C. 氩弧焊;D. 点焊.3.J507 焊条是:A. 酸性焊条,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小于50MPa;B. 碱性焊条,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小于50MPa;C. 碱性焊条,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小于500MPa;D. 酸性焊条,其熔敷金属的抗拉强度不小于500MPa.1.与其他焊接方法相比,埋弧自动焊的主要缺点是:A. 灵活性,适应性差;B. 焊接过程看不见;C. 设备复杂,使用维护不便;D. 生产成本高.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主要优缺点为:A. 焊接飞溅少,但设备复杂;B. 焊接质量好,但生产成本高;C. 生产率高成本低,但焊缝成形较差;D. 生产成本低,但灵活性、适应性差.3.氩弧焊的主要优缺点是:A. 焊接质量好,但生产成本高;B. 焊接质量好,但生产率低;C. 生产成本低,但焊接质量不稳定;D. 生产成本低,但劳动条件差.1.与其他焊接方法相比,埋弧自动焊的主要缺点是:A. 灵活性,适应性差;B. 焊接过程看不见;C. 设备复杂,使用维护不便;D. 生产成本高.2.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主要优缺点为:A. 焊接飞溅少,但设备复杂;B. 焊接质量好,但生产成本高;C. 生产率高成本低,但焊缝成形较差;D. 生产成本低,但灵活性、适应性差.3.氩弧焊的主要优缺点是:A. 焊接质量好,但生产成本高;B. 焊接质量好,但生产率低;C. 生产成本低,但焊接质量不稳定;D. 生产成本低,但劳动条件差.1.在焊接性估算中,( )的钢材焊接性比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