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树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他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数学进度表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课题: 1 加减法混合运算年月日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应用加减法和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明确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学生能够自己提出类似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热爱体育运动的教育,结合冬奥会。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应用加减法混和计算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从分步列式到综合列式的转换。
:板书:加减法混合计算分步:72-44=28(人)混合:72-44+85=113(人)28+85=113(人)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不可改变)课后小结:教学课题:2、乘除法混合运算年月日知识与技能:学会通过应用乘除法和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明确乘除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中,明白解题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热爱体育运动的教育,结合冬奥会。
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应用乘除法混和计算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熟练将分步计算转化为混合计算,并熟练掌握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987÷3×6 6÷3×987=329×6 =2×987=1974(人)=1974(人)答:6天预计接待1974人。
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小结:教学课题:3、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年月日知识与技能: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和顺序格式会把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以前对运算顺序的了解,正迁移到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进行归纳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热爱体育运动的教育,结合冬奥会。
教学重点: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运算顺序格式。
板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玲玲去“冰天雪地”去玩,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24+24+24÷2 24×2+24÷2 24×2+24÷2=24+24+12 = 48+12 =48+24÷2=48+12 =60(元)=48+12=60(元)=60(元)答:购买门票需要60元钱。
法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课后小结:教学课题:4、练习1 年月日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对前三个例题来进行回顾,并进行巩固。
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独立的思考解题方式。
教学难点:思考题和10题的解题思路。
课后小结:教学课题:5、带括号的混合运算年月日知识与技能:掌握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格式。
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格式。
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
板书: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友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比上午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70÷30-180÷30=9-6=3(名)(270-180)÷30=90÷30=3(名)答:下午比上午要多派3名保洁员。
如果有括号的算式,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课后小结:教学课题:6、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年月日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过程与方法: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按顺序去做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四则运算(三)(1)42+6×(12-4)(2)42+6×12-4 运算顺序:=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小结:教学课题:7、关于0的运算年月日知识与技能:明白0不能做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在小组交流讨论学习中理解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明白0不能做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0不能做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
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课后小结:教学课题:8、练习年月日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格式。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做各种练习,从解题中摸索解题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1、2题:口算和计算都要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
3题:用综合算式,要求说出小括号里的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4题:引导学生竖着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处和相同处,要引导学生审题,说计算顺序,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5题:先让学生估计平均每组做的个数,在计算精确数,通过估算与笔算结果比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6题:说说为什么两步都用除法解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倍”得意义。
7题:让学生现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
8题:加深对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体会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9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是什么?让后独立解答,对学困生进行辅导,当学生写出三四个算式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6×2+4×3 (6+4-2)×3 6×4÷(3-2) 6×3+2+4(6-3)×4×2 (6÷2+3)×4 (6×2-4)×3 6×4×(3-2)10题: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理解问题。
请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想法。
11题:看图形,说说表示的是什么数?再独立思考,做出正误判断,全班交流。
归纳: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12、13题: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说说每一个条件的意思是什么?14题:不同图形代表的是什么?个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你能否用代换方法来进行解决。
思考题:用逆推法课后小结:教学课题:9、综合能力练习年月日1、我看的这本书共有126页。
原打算每天读7页,实际每天多读了2页,小名实际用多少天看完了这本书?2、某城市的广场总面积为6000平方米,广场上建有三块边长为20米的正方形花坛,其余的地方是市民活动的范围。
这个广场市民活动的范围有多大?3、请你不改变式子中数的位置和运算符号,可以添加(),使计算结果分别是200、300、374、594。
20+30×12-6= 20+30×12-6= 20+30×12-6= 20+30×12-6=4、把一个数加上7,乘上7,减去7,除以7,结果还是7。
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7()×7()-7()÷7=75、一批同样的零件连箱共重38千克,用去一半的零件后连箱重21千克。
你知道这箱零件共有多少千克?箱子重多少千克?6、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遇到了一位老寿星,党籍,乾隆皇帝赠一上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同行的纪晓岚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其实,这上联和下联都是表示这位老寿星的年龄的,你知道这位老寿星多大吗?花甲指60岁,古稀指70岁。
7、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需要走36级台阶,那么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各楼层之间的台阶数相同。
8、5箱一样重的水果,从每个箱子里取出24千克。
5只箱子里剩的水果的质量等于原来两只箱子里水果的质量。
原来每个箱子里有水果多少千克?9、从3000中减去396,加上393,减去396,加上393……如果照这样计算下去,减多少次后,结果是0?课后小结:教学课题:10、一单元复习年月日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