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

水中大肠菌群的检测法
——(多管发酵法)一、实验原理
大肠菌群是评价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的卫生指标,也是反映水体被生活污水污染的一项重要监测项目。

大肠菌群是一群以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为主的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生长时,能在48小时内发酵乳糖并产酸产气。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一升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不超过三个。

多管发酵法包括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个部分。

发酵管内装有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并倒置一德汉氏小套管。

乳糖能起选择作用,因为很多细菌不能发酵乳糖,而大肠菌群能发酵乳糖而产酸产气。

本实验为精简实验,所以省略了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后两部分,直接通过第一部分初发酵试验的颜色变化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大肠菌群。

初发酵试验
水样接种于发酵管内,37℃下培养,24小时内小套管中有气体形成,并且培养基混浊,颜色改变,说明水中存在大肠菌群,为阳性结果。

48小时后仍不产气的为阴性结果。

二、实验器材
1.水样
中心湖的湖水
2.试剂
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发酵管
3.仪器及其它用品
移液枪,16支试管(16支德汉氏小套管)
三、实验步骤
初发酵试验
取16支发酵管,其中10支用移液管加入10ml一倍的乳酸蛋白胨培养液,5支加入5ml三倍乳糖蛋白胨培养液,1支加入9ml自然水。

然后往16支试
管各倒置一支汉氏小套管。

完成后包装好,于121℃高压灭菌锅中灭菌30min 左右。

将取回来的中心湖水样稀释20倍。

待试管冷却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向装有三倍的乳酸蛋白胨培养液的5支试管加入10ml水样,向装有一倍的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5支试管中加入1ml水样,向装有一倍的乳
酸蛋白胨培养液的另5支试管中加入1ml 10-1水样。

将各试管充分混均,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

四、实验结果
同时观察其他两组也是用中心湖水样的,其结果全都是显示为黄色。

初步得出,取回来的水样的大肠菌群严重超标,比检测表的上限还要高,已经失去检测的意义了。

根据剩余两组行政楼旁水样的检测结果,只能得出我们所取水样的大肠菌群比行政楼旁的水样的超标还要来严重很多倍。

实际上,中心湖的水质要比行政楼旁边的小湖的水质要好很多。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此水样不是来自中心湖的。

五、思考题
为什么要选择大肠菌群作为水源被肠道病原菌污染的指示菌?
1.来历相关:大肠菌群与病原菌都是来自温血动物的肠道的,都是可以
在其粪便中可以检测出来的;
2.抗逆性一致:大肠菌群与病原菌对不利条件的承受力都是相同的,只
要一方死亡,另一方也必定会死亡。

所以只要是大肠菌群不能存活的
地方,病原菌一定不会存活。

3.大肠菌群的检测较病原菌简易可靠:病原菌的数量要较大肠菌群的数
量少很多,如果是直接检测病原菌,比较困难,而且误差会很大。

4.大肠菌群出现频率高:大肠菌群经常会出现,但是病原菌不常出现,
所以只要检测到大肠菌群没有出现,基本可以代表病原菌也是不存在
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