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与仿写
间隔反复: 间隔反复:
在接连使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隔有其他的词语或句子。 在接连使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隔有其他的词语或句子。 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 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仿例造句题的特点及
1、由句子中的短语构成: 由句子中的短语构成: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 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由句子构成排比: 由句子构成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 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 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依照下面的句子,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 依照下面的句子, 子,并要求所选的事实材料与推出的观 点一致。 点一致。
内容上, 四个事实材料都证明了同一个观点: 内容上 , 四个事实材料都证明了同一个观点 : “ 只有不 懈努力,才能成功” 懈努力,才能成功”。 句式上, 句式上,由两个并列的选择复句再构成一个条件复句 。 结构上,每一个分句都采用偏正结构。 结构上,每一个分句都采用偏正结构。
比拟有拟人拟物两种: 比拟有拟人拟物两种: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赶趟儿。 赶趟儿。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的动作或情态,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 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 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 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
正对: 正对:
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 构成对偶的两个句子可以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 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 同一个事理,在内容上互相补充。
解题思路
进行语言表述时,应该 进行语言表述时, 考虑到几个方面: 考虑到几个方面:
内容,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 内容,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 句式,要与例句相同。注意修辞手法。 句式,要与例句相同。注意修辞手法。 结构,要与例句一致。注意短句类型。 结构,要与例句一致。注意短句类型。
例 题 1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 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 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例: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 遍地是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 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像眼睛,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 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故意 往大、 强等方面说。 往大、多、快、高、强等方面说。 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如: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 的时候总是在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的时候总是在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扩大的夸张: 扩大的夸张: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代替本体出现。
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 好像日本看护妇。
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 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 当作乙物来写。 当作乙物来写。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的夸张: 缩小的夸张:
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故意 把事物的形象、性质、状态、特征、程度等, 往低、 轻弱等方面说。 往低、小、短、少、轻弱等方面说。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就六年了。 如: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就六年了。
内容上,讲的是书籍对人的作用。 内容上,讲的是书籍对人的作用。 句式上,例句是比喻句。 句式上,例句是比喻句。 结构上,例句都是由两个分句组成, 结构上,例句都是由两个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用主谓宾结 构点明本体和喻体;后一个分句用兼语句表达主体的作用。 构点明本体和喻体;后一个分句用兼语句表达主体的作用。 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时间好比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涤去心灵的杂质。 时间好比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涤去心灵的杂质。
无论是运算推理十几年才发现“陈氏定理”的陈景润, 无论是运算推理十几年才发现“陈氏定理”的陈景润,还是尝遍百草终 究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 究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无论是勤学苦读数十年才完成 鸿篇杰作《资本论》的马克思,还是潜心钻研, 鸿篇杰作《资本论》的马克思,还是潜心钻研,反复试验最终发明白炽 灯的爱迪生。 灯的爱迪生。
我们屏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变质, 我们屏弃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变质, 且在变质之时,会让别人恶心。 且在变质之时,会让别人恶心。
练 习
根据提示的句子仿照例句写 两个句子: 两个句子:
1、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 头仰望, 头仰望, 一个饥饿的人说: 像一块面包。 例句: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人说: 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的 沙发床。 沙发床。” :一个挨冻的人说:“像一个火炉。” 一个挨冻的人说: 像一个火炉。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 时间” 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 识的殿堂。 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 灵的智慧之窗。 灵的智慧之窗。
在无疑的地方,故意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在无疑的地方,故意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 们是最可爱的人。 们是最可爱的人。
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 有意对客观事物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 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物某一方面特征,表达某种强烈的思想感情
确定比喻的条件: 确定比喻的条件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比喻的事物。 喻体: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连接词。 比喻词:本体和喻体相似的地方。
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 好像、 如同、 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如同、 似的、仿佛”等连接的比喻。 似的、仿佛”等连接的比喻。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 如: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 在教室里飘扬。 在教室里飘扬 本体、 就是、成为、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是、就是、成为、变 本体 喻体都出现,用比喻词“ 成、等于”等连接的比喻。 等于”等连接的比喻。 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而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 如: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而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
根据提示的句子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子: 根据提示的句子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子: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 当那片云停在头顶的时候,人们一起抬头仰望, 一个饥饿的人说: 像一块面包。” 例句:一个饥饿的人说:“像一块面包 一个疲惫的人说: 一个疲惫的人说:“像一张舒适 的沙发床。” 的沙发床
例 题 2
无论是披月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 无论是披月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 忍辱负重写成千古杰作《史记》的司马迁; 忍辱负重写成千古杰作《史记》的司马迁;无论 是苦心钻研最终发现“ 的居里夫人, 是苦心钻研最终发现“镭”的居里夫人,还是患 有重病却探究出宇宙成因的史蒂芬· 有重病却探究出宇宙成因的史蒂芬·金,他们的经 历都告诉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成功。 历都告诉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成功。
如果我是
田。 的 田。 我将————————。 ,我将 。 。 的
练 习
仿造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仿造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 活力。 活力。 断线的风筝,摇摇摆摆,不知 断线的风筝,摇摇摆摆, 归宿。 归宿。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的 。 , ,没有
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 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 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
反 复 :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 或句子。 或句子。
连续反复: 连续反复:
可以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 可以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 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如: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例 题 3
仿照下面句式,在横线上再续写两个句 仿照下面句式, 子。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 ,你是湍流中的踏 你是看不见的空气, 脚石, ,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 脚石, 你是 捉不到的阳光, 友情,你在哪里? 捉不到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 内容上, 内容上,都能说明友情的重大作用 。 句式上, 句式上,都是暗喻句 。 结构上, 结构上,结构上都采用主谓宾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