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功补偿技术培训-动态补偿

无功补偿技术培训-动态补偿


3.3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
系统、负载和补偿器 的单相等效电路图:
U0
反映系统电压与无功功率动态补偿关系的特
性曲线如图:
完全补
U

C
U0
B
A
Z=R+jX
QL
Qr
系统电压U Q
Qr
QL





QA
Q
投入补偿器之后,系统供给的无功功率
为负载和补偿无功功率之和,即:
Q QL Qr
系统的特性曲线可以近似用下式表示:
IC
0
IL
I
QC
QL
Q
Us为等效前连接点处未接 补偿器时的电压。
Uref为电压值等于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压,补偿 器未接且负载 无功功率不变时的供电电压。
★无功补偿器所吸收的无功功率:
Qr
U sUref Xs
★一台可吸收无功功率Qr的补偿器,可以补偿的系统电压变化为:
U s
X sQr U ref
3.3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
3.2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主要功能
1、改善功率因数 可以对动态无功负荷的功率因数进行校正。不但能把平均功率因数补偿
到所需的值,而且使动态功率因数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2、改善电压调整 能通过发出和吸收无功功率来提高电压和降低电压,防止过电压和欠
电压。
3、减少电压波动 由于反应迅速,所以能补偿快速变化的电压波动,减少电压闪烁,如
与理想补偿器相比,所 需吸收的无功功率减小
连接点电压并不像理想补偿时那 样保持原正常值不变,而是变化了
U
U s
Xr Xs Xr
3.3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
★例:吸收50Mvar容性无功功率时补偿器电压下降0.05pu,则:
XS
U
系统
I
U S Uref U S
Xr
补偿器 U ref
Xr
0.05Uref QC
关动作时间限制,响应速度慢,不能满足对波动较频繁的无功负荷补偿 要求,即不能实现对无功功率的动态补偿,还有可能与系统发生谐波放 大甚至并联谐振。
★ 有些负荷的有功与无功功率随时间作快速变化,导致供电电压的波动 和闪变、供电电压的波形畸变、功率因数恶化以及不平衡负荷引起三 相供电电压的动态不平衡,需要发展能对无功功率进行快速跟踪补偿 的动态无功功率补偿。
★例:一台+50Mvar、-20Mvar的补偿器(即可输出+50~- 20Mvar的无功功率,
或者说最大可吸收容性无功功率50Mvar,感性无功功率20Mvar),接在短
路容量为1000MVA的系统母线上,容量基准值取100MVA,电压基准值取Uref,

U2 ref
Xs
Ssc U2
ref
Sb 100 0.1 pu Ssc 1000
Sb
故该补偿器可以补偿的电压升高为
U s
X sQL U ref
0.1 0.2 1
0.02 pu
故该补偿器可以补偿的电压下降为
U s
X sQC U ref
0.1 0.5 1
0.05 pu
3.3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
★实际补偿器等效电路及特性
以上所讨论的补偿器具有水平的电压—电流特性曲线,能维持连接
点电压恒定不变,被称为完全补偿器或理想补偿器,而实际的静止无功
功率补偿装置设计成倾斜特性,倾斜的方向是电压随吸收的感性电流的
增加而升高。
U
XS
U
Xr
Uref
系统
I
U S Uref U S
补偿器 U ref
IC QC
投入补偿器后补偿器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Qr
U sUref Xs Xr
0
IL
I
QL
Q
3.3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
可见,所需容量分别比理想补偿器所需容量减小了 一半。但是连接点电压也不能像理想补偿那样保持恒定。 当系统电压下降5%时,连接点电压下降2.5%;而当系统 电压上升1%时,连接点电压上升0.5%。
也就是说,能维持连接点电压变化为系统电源电压 变化一半的补偿器,所需容量为理想补偿器的一半。这 就是所谓的补偿器容量与电压调整之间的折衷问题。
3.3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
斜线l1是系统中无功负载正常的负载特
斜线l2是系统中无功负载增大时的负载特
斜线l3是理想补偿器的电压—电流特性 斜线l4是有一定斜率的实际补偿器
的电压—电流特性
系统无功负载正常时的工作点(A):
系统无功负载正常时的特性与
补偿器特性都交与纵轴上电压为Uref 的A点。无需补偿器提供无功功率。
电弧炉产生的闪变电压。 4、减少谐波 5、提高系统的稳定极限值
经过一次的快速调压,极大地改善了故障中和故障后的系统电压和局 部电压水平,增加了系统稳定的极限,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静态和动态稳 定性。
3.2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主要功能
6、抑制电压崩溃 可以对动态无功负荷的功率因数进行校正。不但能把平均功率因数补偿
0.05 0.1 pu 0.5
当电源电压下降5%时补偿器所吸收的容性无功功率为:
QC
U sUref XS Xr
0.051 0.025 pu(25M var) 0.1 0.1
当电源电压上升5%时补偿器所吸收的感性无功功率为:
QL
U sUref XS Xr
0.021 0.01 pu(10M var) 0.1 0.1
到所需的值,而且使动态功率因数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7、提高系统的三相平衡化 三相平衡化就是指在系统负荷不平衡时,经过静止无功功率补偿,使
系统供电电压电流变成三相平衡。
★应当指出,以上这些功能虽然是相互关联的,但实际的动态无功功率
补偿装置往往只能以其中某一条或某几条为直接控制目标,其控制策略 也因此而不同。
系统无功负载增大时: 假设没有补偿器而无功负载增大
至特性l2,则系统工作点变为纵轴与l2 的交点B;采用理想补偿器C点;实际
★可以看出,理想补偿器与有一定斜 率特性的实际补偿器在对补偿器容量 的要求以及改善电压调整的程度这两 方面的不同。
Q
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0
1
SSC

U Q
U0
SSC
动态无功补偿原理: 当负载无功功率QL变化时,如果补偿 器的无功功率Qr总能够弥补QL的变化, 从而使Q维持不变,则供电电压保持 恒定。
3.3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
★理想补偿器等效电路及特性
XS
U
系统
I
U S Uref U S
补偿器 U ref
U Uref
无功补偿技术
第三章 动态无功功率补偿
3.1 基本概念
1、动态无功功率补偿定义: 阻抗可调,其补偿容量能够快速实时跟踪负荷无功功率的变化而变化
的一种无功功率补偿方式。
2、动态无功功率补偿的最大特征: 其输出能够自动跟踪给定的控制目标
3、并联电容器缺点: 采用常规接触器,进行电容投切只能进行有级调节,并且受机械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