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题(病理部分)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题(病理部分)

1植物保护的概念: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什么是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3病状的定义:植物自生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称为病状。

4病状的类型:变色,腐烂,坏死,萎蔫,畸形。

5病症的定义: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构造称之为病症。

6病症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7寄生性的定义: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

8什么是活体营养生物:指在自然界只能从寄生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9什么是死体营养生物:指在自然界可以从死的寄生组织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10致病性: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病害的能力。

11什么是真菌:真菌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12体外致病:有些土壤中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并不能进入植物体内进行寄生,但可分泌一些有害物质,使植物根部扭曲,引起植株矮化,这种致病方式称为体外致病。

13真菌的菌丝组合体有:菌核,子座,菌索14真菌的有性繁殖的定义:指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胚子囊,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产生有性孢子。

15真菌的无性繁殖的定义: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速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

16有性孢子的五种类型: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及子囊孢子,担子及担孢子。

17真菌的生活史: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18真菌的五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19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菌原体。

20病毒的定义: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形态的具有侵染性的寄生物。

21多分体病毒:指病毒的遗传信息存在于两条或两条以上核酸链上,包被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粒体中,这种病毒称为多分体病毒。

22卫星病毒:有些植物RNA病毒伴随有两种大小不等的相关病毒粒体,他们的基因组RNA无同源性,小粒病毒必须依赖大粒病毒才能侵染和增殖,该小粒病毒称为卫星病毒。

23线虫的定义:线虫又称为蠕虫,是一种低等的无脊椎动物。

24线虫的食管类型:垫刃型食管,滑刃型食管,矛型食管。

25全寄生性种子植物的定义:指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性种子植物。

26病毒的侵入分为哪几个时期:侵入前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27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的方式:病原物越冬或越夏有寄生、腐生、休眠三种方式。

28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体存在(病征),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

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线虫病害以及所有的寄生植物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能看到,多数线虫病害侵害根部,所有的病毒病害和原生动物的病害,在植物表面没有病征,但症状特点仍然是明显的。

29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1、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只有几天,大多是由于大气污染、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如冻害、干热风、日灼所致。

2、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宜或有系统性的症状致的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

3、有明显的枯斑、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无既往病史,大多是由于使用农药或化肥不当所致。

4、明显的缺素症状,多见于老叶或顶部新叶。

30病害流行的概念: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而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病害流行。

31病害流行的因素:感病寄主植物,强致病性的病原物,有利的环境条件,流行主导因素分析等。

32病害流行的类型: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

33单循环病害的概念: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

34多循环病害的概念: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

35什么叫病虫害的预测:依据病害的流行规律,利用经验的或系统模拟的方法估计一定时限之后病害的流行状况,称为预测。

36预测的种类:1、流行程度预测2、发生期预测3、损失预测37植物检疫的定义:植物检疫是国家或地区政府,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的人为引入和传播,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强制实施的保护性植物保护措施。

38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利用。

39防治病害按照其机理分为:回避、杜绝、铲除、保护、抵抗和治疗。

40植物检疫的主要措施:1、禁止进境2、限制进境3、调运检疫4、产地检疫5、国外引种检疫6、旅客携带物、邮寄检疫7、紧急防治。

41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

42什么叫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

迄今所利用的主要是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生防菌。

43根据农药的作用不同分为:保护剂、治疗剂和免疫剂。

44杀菌剂的施药方法:①喷雾法②喷粉法③种子处理④土壤处理⑤熏蒸法⑥烟雾法。

45综合防治类型:单病性综合防治;单作物性综合防治;区域性综合防治。

简答题46病毒的传播方式分为:植物病毒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

47越冬越夏的方式:病原物越冬或越夏有寄生、腐生、休眠三种方式。

48病原物的传播方式:病原物的传播主要是依赖外界因素,其中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可分为:1、气流传播2、雨水传播3、昆虫或其他生物传播4、人为因素传播。

49柯氏法则:(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株上,表现出相同症状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来微生物记录相同。

论述题50水稻白叶枯病的病原物,综合防治技术:病原Xanthomonas oryzae称水稻黄单胞菌。

防治措施:以选用抗病良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肥水管理为中心,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防策略。

1.选用抗病品种2.搞好种子消毒3.培育无病壮秧4.加强肥水管理5.加强病情监测。

51水稻稻瘟病的病原物,综合防治技术:病原菌无性态为稻梨孢菌(Pyricularia grisea),有性态为稻卵孢球腔菌(Magnaporthe grisea)。

防治措施:应采用以选育和利用抗病丰产优质良种为中心,防病栽培措施为基础,辅以适时施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加强肥、水管理(3)药剂防治:①种子消毒处理②喷药保护52水稻纹叶枯病的病原物,综合防治技术:53小麦的锈病:三种锈病:小麦叶锈病,小麦条锈病,小麦秆锈病(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分别由小麦条锈菌,小麦叶锈菌,禾谷类杆菌三种担子菌引起。

防治措施: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及栽培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锈病经济有效的措施。

(2)药剂防治在种植感病品种的地区,或在病害流行年份,药剂防治是减轻病害的重要助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秋苗菌源和春季流行。

三唑酮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防治锈病的有效药剂。

(3)加强栽培管理①适期播种;②冬、春麦自生麦苗是病菌的重要越夏寄主;③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南方麦区注意开沟排水,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北方麦区要注意灌溉。

54棉花的黄萎病病原:大丽轮枝菌和黄萎轮枝菌。

55棉花的枯萎病病原:尖镰孢萎蔫专化型。

56苹果腐烂症状的类型:溃疡型,枝枯型。

57苹果轮纹病的病原:病菌有性阶段为Physalospora pivicola,属子囊菌亚门,无性阶段为Macrophoma kawatsuka i,属半知菌亚门。

58梨锈病的病原:梨锈病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n)59番茄病毒病的症状类型: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

60黄瓜霜霉病的病原: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et Cert.) Rostr.属鞭毛菌亚门的真菌。

61合理使用农药:为发挥药剂的效能,作到安全、经济、高效,提倡合理使用农药;任何农药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应做到对“症”下药;要科学地确定用药量、施药时期、施药次数和间隔天数;提倡合理混用农药,作到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对象,以减少用药次数,降低防治费用。

水稻白叶枯病: 属细菌病害病原Xanthomonas oryzae称水稻黄单胞菌病害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叶枯型 2.急性型 3.凋萎型 4.黄叶型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残留田间的病株稻桩是主要初侵染源, 细菌在种子内越冬,播后由叶片水孔、伤口侵入发病因素: 1.水稻品种抗病性2.气候因素3.耕作与栽培措施4.菌源基数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作物抗害品种的利用);搞好种子消毒(化学防治);培育无病壮秧(农业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农业防治);加强病情监测稻瘟病:症状:由于为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病原菌无性态为稻梨孢菌,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稻卵孢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

越冬与初侵染源:稻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谷、病稻草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传播: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防治:应采用以选育和利用抗病丰产优质良种为中心,防病栽培措施为基础,辅以适时施药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加强肥、水管理(3)药剂防治玉米大斑病症状:主要发生在比较冷凉的深丘区和山区,可危害所有玉米类型。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叶鞘和苞叶病原:突脐蠕孢属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品种,从根本上消除危害。

②清除病株残体,实行合理轮作,减少初次侵染源。

③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④药剂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症状:发生于叶、茎及块茎等部份病原:致病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真菌综合防治:(1)推广抗病品种(2)建立无病留种地,消灭初侵染来源。

挑选无病种薯。

(3)化学防治(4)加强病情测报,指导药剂防治(5)收获前防治措施(6)栽培防病苹果轮纹病轮纹病中文别名:轮纹烂果病、粗皮病轮纹褐腐病.拉丁学名: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为害作物: 梨、桃、李、杏、栗、枣、海棠等多种果树危害症状:苹果轮纹病菌主要为害枝干及果实,枝干被害,以皮孔为中心产生褐色至暗褐色的近圆形病菌斑越冬方式:此病菌与苹果干腐病菌相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