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创新参考文本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创新参考文本

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创新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煤炭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创新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建设成果丰硕。

保持和推进改革开放,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但是近年来一些煤矿频发重、特大事故,伤亡惨重,给遇难者家属带来难与弥补的伤害,严重影响着煤炭行业的社会形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

煤炭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危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和重视,先后出台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许多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把安全生产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两项重要的控制指标。

发展必须安全,安全才有发展。

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是煤矿工作者的第一要务。

因此,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负责的态度、科学严谨的方法,建立一套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并持续创新完善,以达到加固煤矿安全生产防线,控制风险,防范事故,实现煤炭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2 存在问题通过法制建设的加强,虽然促进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制度。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管理部门的分立、合并等变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还没有完全做到与组织机构、职能相对应,致使横向管理没有到边;与安全生产责任制配套的制度不够完善,对履行职责的程序、质量、时限等具体要求不够,可操作性、可考核性不强;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工作之间联系、协调不够,使安全管理与企业改革的实际步伐不相一致,导致一些单位在转变生产经营机制后管理手段滞后,并且出现一些安全管理的盲区。

2.2 安全管理的对象存在偏差多年来安全管理主要着眼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保证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对导致事故的管理原因还关注不够,没有达到标本兼治。

20xx年2月22日发生在山西屯兰煤矿的特大瓦斯事故,主要原因是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不到位,这也充分证明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表明再先进、再优良的现代化装备,再好的工作环境离开严格的安全管理,也将会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纵观煤矿历来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最终分析总结起来,管理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

2.3 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到位一是教育培训对象不全面,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少;二是教育形式单调,培训教程与实际结合不够,缺乏吸引力;三是部分培训单位为培训而培训,为效益而培训,培训效果不明显。

2.4 安全管理奖惩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奖惩不够平衡,负激励过多、正激励偏少,过多的负激励造成了执行者与管理者在心理上的对抗,致使执行者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主动性下滑;二是奖惩不及时,时效性不强,降低了奖惩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推动作用。

3 创新安全管理机制的方法安全管理涉及到所有设施设备、所有单位部门、所有员工,要想实现时时、处处、事事、人人处于安全状态,仅仅依靠人、物本身的可靠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可防可控。

作者结合多年的煤矿工作实践,认为煤炭企业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应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3.1 理念引领,文化创新安全管理理念是企业从事安全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创新的灵魂,企业要想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中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首先在安全管理理念上不断创新和提升。

而要创新理念,管理者必须打破现有的心智模式的束缚,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开放式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并通过综合现有的知识、管理技术等,改进和突破原有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管理的新理念。

理念引领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积极创建“以人为本、遵章守纪”的安全文化,培育形成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以“生命至上,安全为天”为主导的一系列安全理念,对提升安全执行力,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全面推行标准、安全、时效、清洁、整理、素养职工行为“六规范”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大力规范职工行为。

严格隐患排查和责任追究,形成执行任务不找借口、落实制度不打折扣、追究责任不讲情面的安全工作氛围,有力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1.1 树立“岗位平台”理念办企业最终目的是为了生产,赢取经济效益最大化。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没有生产过程就不存在生产安全的问题,同样,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创效的基础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也就无从可言。

一名在岗工作奋斗多年的干部,无论过去为社会做多大贡献,付出多少,成绩多大,一旦因事故责任被撤换,将失去原有的岗位平台,即使他满腹经伦,具有再多的聪明才智,也会因为没有这个岗位平台而无用武之地。

因此,煤炭企业领导干部务必要站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构建和谐安康矿区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搞好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珍惜自己的岗位平台,坚持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来对待安全工作。

一要增强忧患意识,时刻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如坐针毡的紧迫感,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一如既往地把安全工作基础做实,不断增强安全工作的可靠性。

二要树立实现安全生产的信心,增强抓好安全生产的决心。

牢固树立“事故可防,风险可控”的本质安全理念,变压力为动力,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消极厌战情绪,理清工作思路,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严、细、实”的作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好落实。

三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与效益、与改革、与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工程和生产设备运行质量不达标不生产的原则,决不能盲目生产,冒险蛮干。

3.1.2 树立“班组长功能”理念安全管理的重点在现场,关键在于抓落实。

基层班组是煤炭企业最基本的生产单位,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落脚点。

煤炭企业的一切工作目标都要通过班组的落实来实现,班组的安全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煤炭企业安全工作的效果。

再好的条件,再先进的设备,再完善的制度,离开现场管理都将是纸上谈兵,只有突出现场管理这个重点,才能发挥一系列效能。

而班组长作为兵头将尾,作用不可忽视,要从政治待遇、工资待遇等方面入手,激发班组长们抓好现场安全管理事业心和责任感。

3.1.3 树立“重奖重罚的经济杠杆”理念经济奖罚是激励煤炭企业员工积极主动地按计划完成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建立安全管理考核奖惩机制,用制度将安全压力传递到各职能层次的每一个岗位,促进各级人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对各级人员的考核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及时公布于众,接受员工群众的监督。

其次是设立安全生产专项基金,用于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的奖惩。

对于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搞得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否则给予处罚。

奖要奖得让人眼红,使员工对受奖者刮目相看,罚要罚得让人心痛,使受罚者后悔莫及。

通过严格、合理的奖罚机制,牺牲不负责任的少数人的利益,确保大多数人的人身安全与健康。

3.1.4 树立安全“按需投入”理念加大安全投入是提高煤炭企业安全装备水平,改善生产作业环境的必要保证。

按照“足额提取、超前安排、突出重点、强化监管”的原则,凡是安全上需要的,要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资金再紧不紧安全,安全上该花的钱优先解决。

重点解决矿井在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安全监测系统、防尘灭火系统、提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和防治水系统等系统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对陈、旧、杂的安全设备进行更换。

通过“按需投入”,切实改善企业安全基础条件,增强矿井整体安全防范能力。

3.1.5 树立安全质量共同发展理念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要始终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质量,夯实安全基础,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建立以“五个结合”(学习外地经验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资金投入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完善机制与技术突破相结合)、“三个并重”(工程质量与工作质量并重;加大投入与规范行为并重;井下与地面并重)和“安全、实用、整洁、效益”八字方针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列为企业安全生产的“一把手”工程来抓,科学制定规划,实行目标管理,量化细化责任,并将其作为基础工程、效益工程、素质工程抓好落实,保证实现“六个转变”(即由粗放型管理向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转变;被动执行标准向自觉执行标准转变;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应付检查达标向制度化达标转变;点线面达标向生产全过程和全方位达标转变;低标准向高标准的转变),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规范化,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

同时,拉高标杆,开展以“安全无事故、工效上十吨、特级标准化、科技有创新、矿区文明化”为内容的“五优”矿井创建活动。

“五优”矿井创建活动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矿井目标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提高矿井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高产高效、科技贡献、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实现和谐安康矿区具有现实意义。

“岗位描述、手指口述”操作法(以下简称“双述”)是精细化管理的延伸,是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降低工作失误,有效控制“三违”,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

要把“双述”活动的开展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扎实推进“双述”操作法,明确“双述”内容,统一标准,并广泛应用于各级管理人员及各工种、各岗位,达到规范管理行为和操作行为,提高员工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