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 XDG-2013-19号地块-2C地块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灌注桩)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日期: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一、专业工程概况1.专业工程概述1.1.工程位置:(1)无锡市惠山区凤宾路与北环路交叉。
1.2.工程概况:(1)本工程±0.00 相当于黄海高程绝对标高4.450M。
工程基础设计根据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编号:2016-KW-018-1)。
(2)本工程主楼桩基均采用直径700MM钻孔灌注桩,1#、2#楼桩底持力层为8-4a号粉质粘土层;3#、4#、5#、6#楼桩底持力层为10-2号粉质粘土层。
工程桩选型参照国家标准图集《钢筋混凝土灌注桩》(10SG813),所选桩编号为1#、2#楼YZ700-45-3.5,30/C-C35;3#、4#楼YZ700-55-3.5,37/C-C35;5#、6#楼YZ700-57-3.5,38/C-C35,其中螺旋箍筋间距加密区100.非加密区200。
(3)本工程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
1.3.参加单位:(1)工程名称:XDG-2013-19号地块-2C地块(2)建设单位:无锡惠山太平洋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4)桩基施工单位:安徽国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桩基检测单位:江苏鑫恒桩基检测有限公司(6)勘察单位:江苏苏州地质工程勘察院(7)监理单位:江苏赛华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二、监理工作依据2.1 建设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2.2 监理规划2.3 工程桩施工图纸、技术说明及设计变更等2.4 经审批的钻孔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2.5 执行标准、规范(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50021-20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4)《现浇钢筋混凝土》苏(G18-2009)(5)《钢筋混凝土灌注桩》(JGJ94-2008)(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1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范》(JGJ107-2010) (12)《室外工程》苏(J08-2006)(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5)《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1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18)《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 (1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 (2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三、监理工作的流程3.1 钻孔桩施工监理控制总流程3.2 工序质量监理控制程序是否超偏是否四、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4.1 质量目标风险分析目前,采用的钻孔灌注桩桩施工工艺相对成熟,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因其他不可确定的因素导致成孔时间较长等,容易出现塌孔现象。
再因施工的工序复杂,施工工艺变化较多,其中成孔工艺、泥浆护壁性能及水下砼灌注质量对钻孔灌注桩质量的目标影响较大,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包括桩位偏差、孔斜、断桩、缩径、桩身砼疏松、沉淤超厚及钢筋笼上浮等。
4.2 桩位放样控制:对群桩允许偏差20mm;单排桩10mm。
4.3 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一的规定,桩顶混凝土浇筑后最小高度不低于设计高度1米,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的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规范的具体要求执行。
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
大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2组试件。
表一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的允许偏差表4.4 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
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不应少于2根。
4.5 桩身质量应进行检验,检验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检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
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4.6 对砼灌注桩除承载力和桩体质量检测两个主控项目外,其他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均应全部检查。
4.7 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和目标值见下表类型控制要点目标值巡视、旁站控制点备注事前控制设计交底检查施工图纸的有效性;督促总、分包单位提出阅图意见;提出书面监理阅图意见;参加设计交底会并予签认。
总包单位管理体系审查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安保体系。
检查其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上岗证等。
分包单位资质审查(桩基工程分包)检查“营业执照”、“建筑专业资格证书”、等、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上岗证。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监理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结合工程实际,从“人、机、物、法、环”诸要素着手,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的人员、组织体系、措施等是否完善。
检查总、分包单位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审查施工顺序和检测手段。
提出书面监理审批意见。
机械设备控制设备型号、数量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检查检修记录、合格证、操作证等。
人员控制检查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上岗证。
场地布置检查应合理布局,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水、电、交通、硬地坪应满足施工要求。
巡视检查材料质量控制1、钢筋、焊条质保书应齐全,钢筋见证取样复试;2、审查商品砼拌站资质(商品砼准用证、营业执照、实验室资质量),搅拌现场进行考察。
3、钢格构原材料进场外观质量检查(长度、绕度、焊接质量、材料厚度)见证送检和材料报审测量监理复核1、检查专职测量员上岗证和测量设备检定证书;2、复核控制桩、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
专业测量监理复核开工令审批1、检查施工许可证;2、人员、设备、材料到位;3、场地“三通一平”4、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手续齐全。
总监签署4.8 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mm):五、关于试成孔开工前先进行2只试成孔,试成孔属于钻孔桩正式施工前的关键,需要通过试成孔以验证施工工艺、地层情况、设备选型、孔壁稳定性和垂直度等。
故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提交专项的试成孔方案和检测计划,予以严格实施。
试成孔结束后进行总结,以确定施工工艺和采用的参数。
1)验证地层扩径和缩径情况:经过孔径和沉渣检测予以验证、明确各地层扩径和缩径情况、各地层钻进难易情况、孔壁稳定情况;2)验证并确认施工参数:通过地质资料分析,拟定不同地层采用不同的施工参数(钻压、钻速、冲扫次数和泥浆比重),并经过孔径和沉渣检测予以验证。
尤其,为确保试桩具备代表性,要控制试桩孔径均匀,并将充盈系数控制在1~1.20。
3)揭示孔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通过试成孔检测,揭示出孔径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对确保桩径至关重要。
4)泥浆性能的确认:通过试成孔选择合适的泥浆性能以确保孔壁稳定性和携渣能力并控制孔底沉淤,对本工程的大面积工程桩的顺利实施将至关重要。
六、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7.1 监理工作方法:①巡视、旁站:根据钻孔灌注桩的工艺特点,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理跟踪巡视和旁站,并明确规定旁站监控点,对下钢筋笼和水下砼的灌注等关键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旁站监理。
②严格检查验收程序:本桩基工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班组自检→总包复查→监理验收的程序进行。
检查验收内容包括:开孔通知、成孔终孔验收、第一次清孔、钢筋笼制作验收、钢筋笼接长验收、第二次清孔以及成桩终验等。
③监理指令:④质量会议:每周主持召开工程例会;针对重要质量问题召开专题会议。
⑤对钻孔桩施工全过程进行影像资料记录:包括施工前场地全貌、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机钻进、各工序验收、下钢筋笼、混凝土浇注、钢立柱下放旁站等。
7.2 监理措施:①组织措施:a、人员分工:根据钻孔桩工艺和施工特点,对监理项目部人员进行合理分工。
b、工作制度:现场专业监理人员分2班(6:00~18:00 18:00~次日6:00,每班2人)保持24小时对现场动态监控,进行全程巡视、旁站、检查和验收。
②技术措施:a、组织所有监理人员全面地阅读图纸等技术文件,提出书面意见,参加设计交底,制定详细的监理细则。
b、详细审核施工方提交的组织设计;严格审查施工总包的质量管理和质保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实施。
c、研究分析钻孔桩施工质量风险点,合理确定质量控制关键点,具体项目如下:1)桩位控制桩位控制包括桩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桩顶埋深(垂直方向位置),以及桩身垂直度的控制。
桩在水平方向位置控制包括检查红线、灰线、护筒埋设情况及钻机就位情况。
由于桩位放样随施工阶段性进行,监理工作主要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
桩顶埋深主要通过控制吊筋长度及混凝土上翻高度进行。
吊筋长度采用理论计算值与实际长度相比较的方法来控制,避免吊筋采用统一长度,而不考虑地坪和机架标高的变化。
在混凝土浇捣结束之前,监理检查实测的上翻高度。
桩身垂直度通过控制桩架垂直度(目测)、测斜,以及钢筋笼下放顺利程度来进行。
2)桩长控制控制桩长是保证灌注桩承载性能的重要措施。
桩长控制措施一方面是检查钻具长度。
钻具在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变化,包括钻具伸缩、磨损和更换。
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对钻具进行多次复测,并与施工单位校核,保证钻具长度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检查钻孔转盘标高,控制钻杆上余量,确保实际钻杆上余量与理论钻杆上余之差控制在误差范围内(5CM)。
监理在每根桩终孔之前检查钻杆上余量,经监理许可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桩径控制桩径是反映桩承载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监理工作为保证桩径,主要采取控制桩成孔操作,钻头直径、测井以及控制钻孔静止时间,同时由于平均桩径变化与充盈系数密切相关,存在以下关系:实际桩径=设计桩径×充盈系数因此监理工作将充盈系数作为控制桩径的一大依据。
钻孔操作与桩径密切相关,钻孔操作不当容易产生缩颈和扩颈现象,把握好钻孔操作关是成桩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方面。
监理督促施工单位针对不同机械和土层,制定相应的钻孔操作方案,确保成孔质量。
通过测井和充盈系数变化情况来控制钻头直径,也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部分。
一方面监理要求施工单位明确钻头直径范围值,同时针对桩头磨损及更换作经常性检查,确保钻头使用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