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碧桂园·天玺湾一期二标施工单位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交底部位地基与基础工序名称地下室砖胎膜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组织人员学习熟悉图纸,了解砖胎膜设计意图及相关要求,掌握砖膜砌筑要求。
2、作业条件:
2.1、垫层施工完毕,将砖胎膜部位垫层面表面清理干净,按设计要求预留抹灰面及防水保护层厚度。
2.2、现场出现承台内桩偏位等情况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3、各承台、地梁、集水井控制线已放出,标高控制点已引测。
2.4、采用实心水泥砖并已按照要求浇水湿润,砌筑砂浆采用M7.5水泥砂浆并按要求拌制好。
2.5、砌筑工人按要求就位,施工机具准备就位。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浇湿砖块→抄平放线→立皮数杆→送砖、砂浆→摆砖样→砌砖→复测水平标高、修砖缝、清理砖墙→清理落地灰→砖墙内侧水泥砂浆粉刷→清理落地灰。
2、施工要点
2.1、砖胎膜的厚度要满足基槽土方回填时挡土要求及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向压力。
承台砖胎膜及时砌筑,承台高度2m以下采用240mm厚实心砖胎模,高度2m以上,采用370mm厚砖胎模(具体以设计图纸为准);
2.2、为使砖胎膜尽快达到强度,要求砂浆饱满,随砌随勾砖缝。
在施工承台砖胎膜时,必须保证砂浆饱满。
2.3、混凝土垫层硬化达到可施工强度后即可开始放线,胎膜尺寸应充分考虑抹灰、防水、保护层的尺寸。
照皮数杆上所刻的砖层数砌筑,砌筑时特别在转角处不能留直槎,也不能留凸槎,只能采取留斜槎的方法砌筑,最好是一起砌筑。
2.4、砖胎膜砌筑前,承台、电梯等基坑垫层要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水泥砂浆现场搅拌,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必须在拌成后4小时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隔夜砂浆。
2.5、砖胎模长度大于4m时在墙中设置混凝土构造柱(在垫层浇筑时插筋预留),构造柱240mm ×墙厚,内配4C12钢筋,箍筋A6.5@200。
胎模高度高于2m时在墙中设置240 mm×墙厚圈梁,圈梁配筋同构造柱。
以增加稳定性。
对过高过长的墙体待混凝土浇筑前进行支撑加固处理。
2.6、砌砖: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
砌筑时根据砌筑高度情况分层砌筑,各承台、地梁按低至高顺序依次完成。
2.7、砖胎膜内侧面要求抹20厚的1:2.5水泥砂浆,表面找平时应注意阴阳角抹成圆弧形(阴角圆弧半径为50mm,阳角圆弧最小半径为20mm),再交防水专业人员进行防水层施工。
三、质量要求
1、砖砌体组砌方法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2、砌体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抽检方法
1 轴线位置偏移10 用经纬仪和尺检查
2 垂直度 5 用2m托线板检查
3 表面平整度8 用2m靠尺和锲形塞尺检查
4 顶面高度±1
5 用水平仪和尺检查
5 水平灰缝10 拉10m线和尺检查
四、成品保护
1、砖胎膜砌筑完毕以后,待达到强度后进行周边土回填,回填土时应避免造成砖墙位移。
2、不得随意弯折承台内的预留钢筋,保持其原样。
3、基坑降水井仍应继续降水,防止基础被浸泡。
4、钢筋的绑扎,应在砖胎膜内侧的水泥砂浆粉刷达到一定强度以后才可施工。
5、注意保护砖胎膜上口的混凝土垫层的包角,不得随意破坏。
保持墙面及底板面的清洁。
砌筑施工时,不允许在已完工的垫层上面倒砂浆及砖块,必须用贮料斗或其它隔离材料加垫,以免污染垫层表面。
五、安全文明施工
1、施工队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加强对各班组兼职安全员的业务领导,积极开展工作。
对施工人员作好班前安全教育工作。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不准穿拖鞋、赤膊上班;严禁酒后上岗作业。
2、开挖面的高差应控制在1.5m以内。
开挖中形成的临时土体边坡坡度不得大于1:1.5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使用必须符合临时用电管理标准,夜间应保证场地照明,坑边设置警示红灯。
3、施工现场经常洒水和浇水,减少灰尘对环境的污染,运输车辆不得带泥出场,沿途不遗散。
4、施工时做到活完料尽场地清,剩余料具、下脚料、包装容器等及时回收。
5、砌筑砖胎膜时需要搭设脚手架时,应做到基础平整,横平竖直,拉结牢固,整体稳定;
6、夜间施工、作业人员不能大声喧哗,以免扰民。
7、未尽事宜按相关规范、标准执行。
项目技术部交底人接收交底人
安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