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政治高分经验我的政治是考了87分,只能说还行吧,毕竟自己当时估分时也是80分左右。
不过我今年没有考后对答案,但我在考场上15分钟做完所有的选择题(没有炫耀,也没有夸张)时,看到旁边的女生大概还在单选做到一半的时候(当然,这速度还是太慢了点…)还是觉得自己发挥还行。
在介绍考研政治复习之前,提出一点题外话吧,是我们复习政治的时候如何对待红宝书以及红宝书中的内容。
我不止一次在考研论坛里面看到很多同学发帖调侃质疑红宝书的描述,比如违背史实啊、大言不惭啊、抹杀GMD的功绩啊,然后号召大家一起来调侃。
我不五毛,在复习过程中也会对一些数据存在疑问和质疑,但是我认为,做一件事情你只需要获得你最初的收益即可,过程中其他的东西能不关注就没必要关注——当然,这样有些极端的功利主义有些人不太认同。
但我觉得,做所有的事情都应当有个动因。
上网发帖的意义何在呢?取笑现有政权很光荣?显示自己特立独行?表现自己不是五毛?当你不得不考研而不是走保研的康庄大道,那可能说明各位的爹还没牛逼到只手遮天的地步,改变命运必须依靠自己。
政治作为国家指定的必考科目,不可能绕过,你发一百个调侃的帖子,考研题目问你“游击战为什么上升到战略地步”时,你也得乖乖歌颂党,这才能拿分!所以仔细思索,发帖抱怨既然一点意义都没有,何苦为之呢?当然,我不希望大家单纯地被洗脑,我周围的朋友也都知道我思想比较自由,但我面对考试,能够自我区分,我可以把红宝书的考点都背下来,但谁说我一定会认可呢?过脑不过心就好。
像我现在,考过了,自然不需要再去背,想看看真正的史书就看。
好吧,杂事说的有点多,撤回来。
熟能生巧,应该是做选择题最核心的方法。
我一直也在找寻复习考研的方法,后面看到一篇帖子,确实很有启发,现在帖子已经忘记了,就把我自己的方法说一下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把自己用过的书说一下——复习用书1、红宝书:这个不用多说,任何其他辅导书籍都不可能取代。
我认为,不管你买了任1还是肖,这本书都应该买,考研花在买书上的钱没多少,别为了省那一点因小失大。
其实真正去完全通读没必要,但是是所有选择题的标准答案来源,这个用法后面介绍。
对红宝书的内容有个解读或者说剖析的:这个最有名的就是任1和肖的,两本书都算是久经市场考验,买哪本都行。
因为是二战,本身也是文科生,我个人没有买。
这个书的作用在于有条理有重点地体现红宝书的内容,是红宝书的辅助。
就推荐给第一次考研或者没有学习过政治的同学准备吧,作用在于提升认识。
其他辅导机构还出的有其他资料,我没看过,也不妄加推荐了。
2、习题集:这个是必备的,注意,一定要有,必须要有,但决不推荐多,一本足以。
以前看过一句话,“一本习题集做三遍的作用远远大于三本习题集各做一遍”,深以为然。
,我用的是肖的1000题,任二什么的也行,没用过,也不好推荐。
但我给大家推荐几个选习题集的标准吧——①题量不要太少也别太多,一千五上下差不多了。
但买的时候看看,是否重点突出,比如毛邓三中的“经济”是全书重点,那么习题集给的题目也应该是最多的,如果这本习题集在这一章节的题目和其他章节差不多甚至更少,那么就不是好资料②是否有答案解析。
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标准,我看到不少资料的答案只有选项,一个字都不解析,要求我们自己去一道道题目翻书,在我看来这就是很粗制滥造的资料。
当然,并不是有字就算有解析,比如我看到一些资料的解析写着“本题选A,红宝书原话”,像这样的解析,同样扯淡。
好的解析是有一个深入的分析,比如考点考的是什么,其他选项错误的地方在哪。
所以,好的习题集应该绝大部分都是解析。
按照我这两个标准,去书店多翻翻,看看后面的解析,稍作比较。
选书一定别马虎,尤其是这些有很大作用的习题。
现在教辅市场鱼龙混杂,真的是什么样子的书籍都敢出版,我自己记得当时就看见不下十种政治习题集。
大家可以先多看看网上的推荐,然后再自己比较。
如果真的比较懒,我还是愿意推荐我用过的肖1000,本人小白鼠亲自使用,确实不错哦。
(绝非书托,你不信我也没办法…)3、F Z J C:我本人也买了,但说实话,我没有怎么用。
F Z J C其实也是一个系列,包括了核心考点、核心考题还有大纲解析。
其实所有的政治辅导的系列教材都是这个套路吧。
大纲解析就和任1性质相同,为你解读红宝书的;核心考题就是习题集;然后就是核心考点。
上市时间好像是大约十一月的中下旬吧。
我教材只看红宝书,习题集也只买了一本,所以我没有理会书店老板娘苦口婆心的忽悠,只买了《核心考点》这一本。
F Z J C在考研政治里面确实久负盛名,而其名声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这个《核心考点》了。
大家稍微翻翻红宝书就知道上面写了多少读来令人dt的废话,一句话能找出一段材料来扩展解读。
而《核心考点》作用就是把阅读扩展材料全部挖去,将红宝书的内容只剩下那些可能会考试的几句话,然后再给这些话根据重要性标上不同颜色。
这本书还是不错的,我没有怎么用也是由于后期时间不太够,等下推荐复习计划的时候再说说这个。
4、关于历年真题:大家都会发现,考研英语的历年真题被封为至宝,称为“黄宝书”,而考研政治的“红宝书”却是教材而非真题。
在我看来,这样的俗称有其道理。
如前所述,政治红宝书是非买不可,但是政治的历年真题却没有那么重要。
我也买了英语真题黄宝书的出版商出版的政治真题,但完全没做——里面的题目我在自己买的习题集里面全部做过了。
十年考研政治真题选择题也就330道,在动辄一两千道选择题的各种习题集里面全部囊括实在不算什么。
而考研政治的问答题万变不离其宗,材料千变万化,答案却全部都是一样来自于红宝书,所以也没有必要特殊归纳。
基于此,我认为,考研政治真题完全没有必要买。
(特别在此先注明,英语考研一定要买历年真题,一定要买,其对英语重要性甚至比红宝书对政治的作用有过之而无不及)。
5、形势与政策以及时事政治:这个各个考研政治辅导材料也都会出,这个不用太着急买,。
没记错的话,大概11月中旬会出版,囊括当年时政大事还有重要会议精神。
对于这个,我要特别提醒,因为11月中旬书出版的时候还不是考试范围截至时间,可能时政考察还包括了未来12月的会议或者啥大事(比如哪国突然搞个大选啥的),这些机构也会负责的在自己的网站上补充资料供下载,卷好好研究研究吧。
复习政治的方法前面提到七种在考研政治复习过程中可以用到的资料。
足够了,我个人把自己用过没用过甚至是只听说过的种类都写了,孰轻孰重我前面也写的差不多了,各位可以自己看着选择,下面说说我怎么复习的吧。
必须说明,我也是在网上看到一位政治考了96分的前辈的经验贴才得到的方法,不敢独享,顺便向真正的大牛致敬。
经过了各种书店怪蜀黍欧巴桑的忽悠,大家已经好不容易把基本的政治资料搞到手了。
从种类上来说,应该是包括了红宝书(这个没有争议和别的选择,当然,要配上大纲修订知识点)、一本习题集(个人自由)。
其他的应该就是都还没出来。
当然可能还有人买了教材解读性质的(如任一),但有那两本足够了,你已经很有事情做了,骚年。
第一阶段:从你决定开始的时间到11月份。
每个人开始复习的时间不同,可能理科生早点文科生晚点,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有一个要求是死的——十一月之前一定要把红宝书过一遍,并且习题集全部配合做完。
这两个事情都要做好,打基础是为后来冲刺做准备,请一定对自己负责,忽悠马虎最后坑的不会是别人。
具体而言怎么算做好?红宝书每个章节都读过一遍,不要有厌烦心理,硬着头皮读下去(我读史纲的时候曾产生过波澜壮阔之感,读来很爽啊,我喜欢乱世,哇咔咔),读完一章之后马上做习题集相应的章节。
怎么做呢?读完之后,关上教材,自己做选择题(我没有做过习题集的问答题),不管还记得多少,凭感觉做。
切记不要把自己的答案做在习题集上,因为习题集以后还有大的作用,现在你必须保持习题集的清洁,可以自己把答案写在草稿纸上,随便涂画。
做完之后对答案,做错的题目先用红笔在习题集相应的题号前画个五角星,做对的就不用管了。
然后仔细翻看错题后面的解析,找出自己为什么做错——红宝书的原话不记得?自己理解错误?像我自己当时就有很多习题做错的原因是自己认为太绝对的话偏偏就是红宝书的原话,比如“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乍看之下我认为这句话过于绝对,多选不选,结果答案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红宝书的作用体现了,我一定会舍得花时间去教材上找出这句话来,如果找到了,那么这就是我知识的盲区,我就赶紧将这句话抄到习题集答案解析的地方,旁边标注“原话!”以提醒自己。
如此一来,做错的题目有记号,后面相应的答案解析那里有自己核对的答案或者知识点;做对的题目没记号,也好辨识,下次就不用多花重复时间了。
当然,除了很明显的题目,推荐大家还是把每道题都在红宝书上核对下,不管对错,这也是又一遍红宝书的重点复习,而且我确实遇到过习题集出现没有按照红宝书观点来的错误,毫无疑问,以红宝书为准。
按此方法做下去,每天花费在政治的时间是2小说的话,全部做完应该用不到两个月。
所以从九月开始的话还是来得及的。
第二阶段:11月中上旬这个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说红宝书的知识点已经基本在你的脑海里了。
但接下来的时间推荐大家再将习题集做一遍~基础有了之后,再做一遍的时间就快很多了。
这一次可以不用先看红宝书,而是直接做题,以题带点,唤醒知识点。
还是不要在习题集上写,只做记号,第二遍下来,有些题目前面已经有两个五角星了,有的还是一个也没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你懂的。
第三阶段:11月中下旬第二遍都做完的话,差不多半个多月过去了,F Z J C系列的书基本上市了。
具体买哪几本请自行决定,但推荐核心考点还是不要少。
前面读过一遍红宝书,还做过两次习题,再来看这些核心考点就会发现很多细节知识点都很脸熟了,比如什么是“三个转变”。
但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需要关注细节了,请高屋建瓴——比如毛中特,一二章是总论,三四章是毛泽东思想,五六七是三个基本理论,八到十一是四个总体布局,而十二到十五章就是四个实现的重要问题。
当你把目录翻开能将毛中特归纳成这样了,很多知识点就已经在你的脑海中归位,不会混乱了。
核心考点就是在你归纳的同时突出各章节重点语句。
全部看一遍大概两周左右了,知识框架也有了基本构建,很多重要理论也不陌生了。
第四阶段:十二月上旬买时政资料,稍微读一读,就当读新闻。
我把时政过一遍大概两个晚上吧,也就是4个小时左右。
有时候都是直接不读材料,直接做题,把自己猜错的一样的标记出来,蒙对的就不用管了。
谁都知道我party说话最喜欢字数对应,几组概念平行,把握这个技巧,胡总说些啥话基本可以蒙出来,见到语义是正面的就全选吧。
第五阶段:十二月中下旬快到了关键时刻了。
请拿出你的习题集,再做一遍,没错,这是第三遍。
方法还是一样,做记号。
这时候有些题已经有三个五角星挂起来了,亲,别再放过他了,你可以忘记最爱吃的面包是什么口味,可以忘记巴萨打皇马的时间,但请别忘记这些题目的答案和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