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险管理)XX风险点与防控措施

(风险管理)XX风险点与防控措施

3、严格有关规定,不得随意降低有关资格和条件。
招标人
2、应当履行招标文件备案手续而未履行。
执行招标文件备案制度,必要时要求招标人组织召开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评审会。
行政监督部门
续上表
流程
所处环节
所涉对象及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及责任主体
所涉对象
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
责任主任
2















1、及时更新专家库;
2、采用招投标信息系统网上随机抽取;
3、检查专家是否与投标单位有关联关系;
4、所有工程项目必须从省级专家库或交通运输部专家库中抽取专家;每次抽签指定专人抽签,并负责在会议前对名单保密;
5、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时,监督部门现场监督。
行政监督部门
2、泄漏专家名单。
1、采用智能抽签自动通知系统(语音或短信),评标前半小时打开电脑查看专家名单,验明专家身份后再进场评标。
续上表
流程
所处环节
所涉对象及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及责任主体
所涉对象
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
责任主任
2










/






招标人
2、泄漏专家名单。
2、专家库里的专家姓名用编号代替,姓名隐藏,仅留编号和手机号码。
行政监督部门
3、评审会前一天通知评委专家;
4、抽取专家名单的人和通知专家参会的人为同一人,对整个抽签和通知过程录音、摄像,通知完毕后切继一切联络方式,对其进行全封闭监控。


/


招标人
4、影响专家评标,暗示、诱导、误导专家评标。
1、对重大项目的评标过程现场录音、录像;
2、规范与会各方人员言行,防止暗示、诱导、误导评标;
3、评委主任委员由从专家库中抽取的专家担任,招标人代表不应担任评委主任委员;
4、建立专家和招标人的相互评价制度。
行政监督部门
业主代表和招标人代表一般不参加评标。
所涉对象
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
责任主任
2








招标人委托的编制标底的单位工作人员、招标人
1、透露标底(或限价)、评标基准价浮动系数等。
2、缩短签封标底和开标的时间差;
3、鼓励采用无标底招标;
4、为防止标底和限价泄密而影响公平竞争,在开标同时公布标底,在投标截止时间前七日公布限价。
招标人
2、与投标人串通设置标底或限价。
续上表
流程
所处环节
所涉对象及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及责任主体
所涉对象
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
责任主任
2




接受
报名
和接
受递
交的
资格
申请
文件
招标人
1、超出资格预审文件递交期限接收资格预审文件。
运行招标投标管理信息系统,接受文件同时在信息系统中登记,记录递交时间,对报名、文件递交实时监控,逐步建立电子招投标系统。
5、涉及特殊、大型建筑物的拆迁,估价过高,多报补偿资金。
2、对于不属于规定范围内的拆迁补偿项目,按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经同意后方可开展工作。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征地拆迁部门
6、在征地拆迁协议外“一事一议”类事件的界定和审查上过分迁就地方利益或个人决策。
征地拆迁协议外“一事一议”类事件,应集体研究决定。
建设单位内部审计部门
腐败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招标、投标工作
流程
所处环节
所涉对象及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及责任主体
所涉对象
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
责任主任
2
















招标人
1、应招标而不招标,或以将项目化整为零方式规避招标;
2、未经有关部门核准而采用邀请招标方式或不招标;
3、虚假招标。
招标人向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年度招标计划。
所涉对象
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
责任主任
2








/


评审会议
参会人员
6、泄漏有关评审过程。
3、做好评审会议资料保密处理,严禁私自记录通过预审单位名单。
招标人
行政监督部门
评标专家
7、评标专家收受投标人好处或与之有利益(利害)关系,进行倾向性评标。
1、加强对评标专家的考核管理,建立专家奖惩淘汰制度;
7、高估、虚报征地、取土坑、临时用地数量和种类;
8、征地面积丈量计算不公开,个别人决策;
9、用荒地冒充耕地,多骗取补偿款。
根据施工图设计征用土地红线,委托国土部门和有相应资质的土地测量所进行勘测定界,确定主线征地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数量,作为征用土地的结算依据。
拨付
征地
拆迁
补偿
资金
征地拆迁实施单位工作人员、建设单位财务部门人员
5、完善对专家的出席评标次数、评
行政监督部门
续上表
流程
所处环节
所涉对象及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及责任主体
所涉对象
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
责任主任
2








/


评标专家
7、评标专家收受投标人好处或与之有利益(利害)关系,进行倾向性评标。
2、评标专家对某个投标人打分异常,应书写评标理由,否则下次不得参加评标;专家打分以备后查;并将审查结果与专家评价制度挂钩;两次以上打分异常未说明合理理由的,停止一年评标资格或取消其专家资格;
3、评标专家进入评审现场后,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保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评标;
4、建立、健全评委评审意见复查和偏差责任追究机制;


征地拆迁实施单位工作人员、建设单位财务部门人员
2、征地拆迁补偿资金被拆借、挪用、转移、滞留、挤点。
政府审计部门或社会审计机构对征地拆迁补偿资金拨付情况进行审计。
建设单位财务部门
3、征地拆迁补偿资金使用不公开、不透明。
1、加强信息公开,将拆迁补偿政策、标准以及面积、补偿金额等逐级在媒介上进行公示;
XX腐败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一览表
征地拆迁工作
流程
所处环节
所涉对象及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及责任主体
所涉对象
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
责任主任
1



















征地拆迁实施单位工作人员、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人员、征地拆迁部门人员
1、故意扩大丈量面积、提高拆迁等级,虚报拆迁面积骗取补偿款;
2、虚列被拆迁户名、户数,套取拆迁补偿资金。
招标人
2、透露投标资格申请人名单。
缩小知悉资格申请人名单的工作人员范围。





/






1、透露通过资格预审及购买招标文件的单位名称。
1、对报名参加投标的企业实行单独签到制,即一家企业采用一张签到簿;
2、进行网上报名,购买招标文件。
2、邀请招标时,程序不规范,针对特定人有倾向性的发出投标邀请书。
2、招标人应当设置与招标项目相适应的资质等级、安全生产许可、项目负责人等资格,不得任意提高或降低资格条件;
3、实行招标文件备案制度。
招标人






1、应当发布招标公告而不发布;
2、不在指定媒介发布招标公告;
3、发布公告的期限小于规定的时间。
1、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规定的媒介上发布招标公告;
2、加强对招标项目发布公告情况的备案审查。
招标人
1、进行跟踪检查;
2、发现违规确定中标人、签订合同的,依法责令改正。
行政监督部门













1、违规设置不合理的资质条件和废标条款,排斥潜在投标人。
1、标准文件之外的废标条款应在规定位置特别列明并主动说明;
2、废标条款应以醒目的方式提示。将所有废标条款汇总到一张表中,评委对投标人涉及每一项废标问题均须严格审查;
1、采取拆迁户、地方县镇(乡)村、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四方现场测量确认拆迁数量和拆迁面积并公示,上级主管部门随机抽查的方式,加强拆迁审核力度;
2、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确定的拆迁范围控制拆迁,超出设计图纸的部分须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督部门三方现场确认后方可拆迁。
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征地拆迁部门
3、拆迁工程数量、丈量、计算审核不严。
招标人
续上表
流程
所处环节
所涉对象及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及责任主体
所涉对象
腐败风险点
防控措施
责任主任2招标来自投标清

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
2、隐瞒对利害关系人不利的信息。
5、抽查清标资料质量;
6、对清标单位建立信用档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