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毕业论文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基坑工程施工监测内容摘要文章以第三方监测单位角度,通过对基坑工程监测点的布设、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基坑工作控制与管理,具体基坑监测方案的介绍,一方面总结了基坑监测的主要内容,反映出进行监测的总体思路。

另一方面,通过实测上海基坑监测和制定具体方案,保证基坑监测方案和实际施测达到要求,为信息化施工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确保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边环境。

目录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基坑监测点的布置.............................................第一节基坑工程监测点布置的一般规定............................第二节围护体系监测点布置 ......................................第六章结束语参考文献............................................................ 致谢............................................................第一章绪论基坑监测的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中城市市区的地价日趋昂贵。

向空中求发展、向地下深层要土地便成了建筑商追求经济效益的常用手段。

在建筑工程市场上,三层的地下室已是司空见惯,随之而来的基坑施工的开挖深度也从最初的5—7m发展到目前最深已达35m(成都).由于地下第二章基坑监测点的布置第一节基坑工程监测点布置的一般规定监测点布设合理方能经济有效。

监测项目的选择必须根据工程的需要和基地的实际情况而定。

在确定监测点的布设前,必须知道基地的地质情况和基坑的围护设计方案,再根据以往的3次以一1,明上海市对基坑监测点布置规范,因为本人觉得上海规范较其他地区规范叙述的详尽,并且从事上海基坑监测。

第二节围护体系监测点布置一、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点布置1 围护墙(边坡)顶部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点应为公共点,并布置在冠梁(压顶)上,监测点间距不大于20m,关键部位一适当加密,且每侧边监测点不少于3个;2 点宜布置在两根支撑的中间部位;3 点宜布置在侧向变形(测斜)监测点处。

2布设间距宜20至50米,且每侧不少于一个监测点3监测点竖向上宜布置在支撑点、拉锚位置、弯矩较大处,垂直间距宜为3至5米。

五、冠梁内力监测点布置1监测点布置在每侧的中间部位、受力较大、支撑间距较大处;在竖向上监测点的位置宜保持一致;2监测点平面间距宜为20到50米,且每侧不少于一个监测点;3每个测点内力传感器埋设至少不少于2个,且应在冠梁或腰梁两侧对称布置。

2每层监测点应按锚杆或土钉总数的1%~3%布置,且不应少于3个;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一致。

八、立柱垂直位移监测点布置1监测点宜在基监测点布置在坑中部、多根支撑交汇处、施工栈桥下地质条件复杂的立柱上;九、立柱内力监测点布置1监测点宜布置在支撑内力较大的立柱上;2每个截面内传感器埋设不应少于43监测点布置在坑底以上立柱长度的1/3部位3土体侧向变形监测孔埋设深度宜大于围护墙(桩)埋设深的5~10m。

十二、土体分层垂直位移监测点布置1监测点应布置在紧邻保护对象处2监测点在竖向上宜布置在各土层分界面上,在厚度较大土层中部应适当加密3监测点布置深度宜大于2.5倍基坑开挖深度,且不应小于基坑围护结构以下5~10m。

十三、坑底隆起(回弹)监测点布置1监测点宜按剖面布置在基坑中部2监测剖面间距宜为20~50m,数量不应少于2条;((2)倾斜监测点布置1监测点宜布置在建(构)筑物角点或伸缩缝两侧承重柱(墙)上,应上、下部成对设置,并位于同一垂直线上,必要时中间加密;2当采用垂准法观测时,下部监测点为测站,则上部监测点必须安置接受靶;3当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观测时,仪器设置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宜为上、下点高差的1.5~2.0倍。

4当采用精密水准观测时,可按(1)中要求布点二、邻近地下管线监测点布置条,并宜设在每侧边中部;2监测剖面线延申长度宜大于3倍基坑开挖深度。

每条剖面线上的监测点宜由内向外先密后疏布置,且不宜少于5个。

第三章基坑工程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第一节基坑监测的主要方法基坑监测的主要方法有水平位移监测、竖向位移监测、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裂缝监测、倾斜监测、支护结构内力监测、土压力监测、孔隙水压力监测、地下水位监测、锚杆及土钉内力差不应超过0.1mm。

变形观测控制点的埋设,应该以工程和地质条件为依据,因地制宜地进行.埋设的位置最好能选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且要深埋.尤其是基准点一定要这样做。

对于变形观测的工作点,也应该设法予以检测,以监视其位置的变动。

三、水平位移监测现在进行深基坑监测的主要方法是视准线法,小角法(如图3-1)。

们可得出△s=△β*s/ρ,但是这里的△s不是要求的Cc2,而是图中的Cc1.因△β相对于S非常的小,所以可以认为Cc1⊥Ca,再考虑Cc1是C点的水平位移,可得:Cc1=Cc1/COSθ=△β*s/ρCOSθ---------(3-1)(2)精度分析因为θ在整个水平位移的监测中,基本是不变的,可以将其作为常量,因此,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得:Mβ2=(△β/ρCOSθ)2*Ms2+(S/ρCOSθ)2*M△β2--------(3-2)当θ=60°时,Mβ=1.2mm,远小于二等水平位移监测中误差。

但是,为控制对水平位移变化量的影响,θ不能超过此值。

四、水平位移监测报表在基坑工程监测中,水平位移的方法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下面是航头工程的部分监测报表表3-1水平位移监测报表工程名称:航头镇基地xx地块xx基坑报表次数:39置,并用红油漆标定。

采用固定观测员,固定仪器,固定施测路线的”三固定”方法来提高观测精度。

(2)有需要与城市水准点联测时,精度不低于三级精度要求。

(3)水准基点应均匀布设于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监测基坑变形属于局部变形,应根据情况以三个基准点为一组,做为观测基准观测,但在进行初始值测定时,最好将这些基准点进行联测,采用闭合水准,满足一级水准要求。

(4)水准基准点埋设深度不宜小于1m,或设于影响区外沉降稳定的建(构)筑物结构上。

水准工作基点高程变化将直接影响沉降观测的结果,应定期用基准点检查水准工作基点高程有无变动。

.此;观测二等水,可影响.(3)对气泡式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做好记号,随着气温的变化,应当随时调整置平零点的位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必须严格置平.(4)同一个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其最后的旋转方向应该均为旋进,以避免倾斜螺旋和测微隙动差的影响.(5)在相邻测站上,应该按奇偶数站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对于往测奇数站按“后前前后”﹑偶数站按照“前后后前”的观测次序在相邻站上交替进行.返测时,奇数测站与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与往测时相反,即奇数测站由前视开始,偶数测站由后视开始.这样的观测程序可以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的,可以如分别(11)水准测量的观测工作间隙时,最好能结束在固定的水准点上,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水准尺的固定点,作为间隙点加以标志,间隙后,应该对两个间隙点的高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果符合限差的要求,就可以从间隙点起测.如果仅能选定一个间隙点,则在间隙后应仔细检查,确认没有发生任何位移,方可由间隙点起测.4 闭合水准路线(2等水准要求)由于实习中水准路线点位较多,只展示水准手簿的一小部分(观测内容)。

在满足闭合差要求的同时,按距离比例进行平差处理,这里不作展示,有需要了解的话,参考国家工程技术规范。

5垂直位移报表二﹑监测方法(1)测斜管应在施工前15天~30天埋设完成,在开挖前3天进行初读数测算;(2)开始测量前,根据测孔深度、测点编号等信息,在读数仪里进行预设;(3)实测时将探头导轮对准与关注方向一致的槽口(高轮对准基坑方向),缓缓放置管底,到底部时要轻拿轻放,以免震坏探头;(4)静置5分钟~10分钟,待探头与管内温度一致(可从读数仪上读数是否变化进行判断)时开始读数;(5)每隔500mm提升探头,待读数仪数据稳定后,测度一次;△Xn 从管口下第n个量测段处水平位移(mm);L 量测段长度(mm);ai 从管口第i个量测段处本次测试倾角值;ai0 从管口第i个量测段处初始值测试倾角值;X0 实测管口水平位移(mm),当采用底部作为起算点时,X0=0。

四﹑航头测斜监测报表:注:本次实习测斜监测是通过孔底往上算得到的测斜管偏移曲线一﹑测点布置施工前应采取目测调查,在基坑影响范围内,对邻近地表﹑道路和建(构)筑物等出现的裂缝现状进行记录。

施工过程中发现新裂缝或老裂缝有增大趋势应增设裂缝宽度监测点。

裂缝数量较多时,应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判断裂缝的发展趋势,选择主要裂缝作为监测对象。

裂缝监测点一般成对称布设在裂缝的末端和最宽处,且成对裂缝监测点连线应垂直于裂缝。

二﹑监测方法对于裂缝宽度小于2mm,使用裂缝测宽仪进行裂缝宽度监测,对于裂缝宽度大于2mm,使用游标卡尺或直尺进行监测。

其中游标卡尺进行监测步骤如下:(1)检验坑内降水施工的实际效果;(2)检验坑内降水对坑外水位的影响范围和程度;(3)检验基坑止水帷幕的止水﹑隔水效果,避免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二﹑监测方法(1)水位的初次测读应在水位孔安装埋设完成后至少一周后进行;(2)应首先利用水准仪测读水位管口高程;(3)按下电池试验按钮,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当电池良好时,显示灯和蜂鸣会被激活;(4)扭松水位计绕线盘后面螺丝,让绕线盘能够自由转动m工程名称:航头镇基地5#地块(水泵房)基坑报表次数:52 观测日期:2011年xx月xx日第1页共1页四﹑其他宜测项目:(1)围护体系内力监测监测目的:在被监测围护体系内预埋传感器,在基坑开挖(围护体系受力状态发生变化)过程中,定期对预埋传感器进行测读,换算为围护体系所受内力,掌握围护体系内力随时间变化的量值及变化速度。

(2)孔隙水压力监测监测目的:孔隙水压力变化是土体应力状态的先兆,根据基坑设计﹑施工工艺及监测区域水文地质特点,通过预埋孔隙水压力传感器,利用测读仪器定期测读预埋传感器读数,并换算获得孔隙水压力随时间变化的量值及变化速率,从而判断土体受力(((度处土体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的隆沉变化量值。

第四章基坑工程监测控制与管理1监测仪器和元件的控制和管理对监测仪器和监测元件的管理是保证深基坑工程监测的前提条件,是获取深基坑监测数据和数据正确性的基础,因此要通过对监测仪器和元件的管理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