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施工方案

涵洞施工方案

连霍高速公路兰考至刘江段改扩建工程DZ-11合同段涵洞通道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连霍改扩建兰刘段DZ-11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一年月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施工总体部署 (4)3.1施工场地布置和临时设施 (4)3.2组织机构 (4)四、施工进度计划 (6)五、主要劳动力及机具设备安排 (6)5.1主要劳动力安排 (6)5.2主要机具设备安排 (7)六、施工方案 (7)6.1施工防护 (7)6.3涵身施工 (7)七、施工工艺流程 (7)八、施工方法 (7)8.1基坑开挖 (7)8.2轴线控制及施工放样 (8)8.3基础施工 (8)8.4盖板涵身施工 (8)8.4.1施工工艺流程 (8)8.4.2施工方法 (9)8.5台帽施工 (10)8.6盖板安装 (10)九、保障措施 (11)涵洞通道施工技术方案一、编制依据1.桥涵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4.招标文件;5.现场勘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采用拼宽为主、局部分离的扩建方案将全线扩建为8车道高速公路。

共计有25个涵洞通道,其中有8个盖板涵为右幅接长,其余17个为左右接长盖板涵。

见下表:序号工程名称长度m 类别用途1 LK479+680.7(RK479+681) 1-6×3m 盖板涵16.57 左右接长乡村通道2 LK479+970.47(RK479+971.96)1-6×3m 盖板涵21.978 左右接长灌溉3 LK480+739.5(RK479+739.5) 1-6×2.7m 盖板涵22.75 右接长灌溉4 LK481+190.7(RK481+190.22)1-6×3.8m 盖板涵31.12 右接长灌溉5 LK481+383.5(RK481+383.5) 1-4×3m 盖板涵38.75 右接长田间通道6 LK482+891.5(RK482+895.37) 1-6×4m 盖板涵19.68 右接长田间通道7 LK483+173.1(RK483+175.92)1-4×3.2m 盖板涵15.31 右接长田间通道8 LK483+430.76(RK483+433.58)1-4×2.02m 盖板涵12.3 右接长田间通道9 K484+011.5 1-4×2.3m 盖板涵16 左右接长乡村通道10 K484+257.6 1-4×3m 盖板涵16.87 左右接长灌溉11 K484+520.3 1-6×2.9m 盖板涵21.2 左右接长灌溉12 K484+606.8 1-2.5×3.4(2.8)m 盖板涵16.24 左右接长灌溉13 K484+762 1-4×2.7m 盖板涵16.36 左右接长田间通道14 K485+082.5 1-6×3.9m 盖板涵17.02 左右接长乡村通道15 K485+090.6 1-1.5×1.5m 盖板涵16.76 左右接长灌溉16 K485+302.5 1-2.5×2.5m 盖板涵19.161 左右接长灌溉17 K485+924 1-4×2.7m 盖板涵20.234 左右接长乡村通道18 K486+028.4 1-2.5×2.5m 盖板涵19.227 左右接长灌溉19 K486+677.6 1-4×2.6m 盖板涵17.66 左右接长田间通道20 K486+773 1-6×3.2m 盖板涵18.48 左右接长灌溉21 K486+920 1-4×2.8m 盖板涵22.62 左右接长田间通道22 K487+815 1-2.5×2.5m 盖板涵17.026 左右接长灌溉23 K487+997.5 1-6×3.5m 盖板涵16.56 左右接长田间通道24 CK0+241.5 1-2×1.5m 盖板涵 5.75 右接长灌溉25 BK0+570.6 1-2×1.0m 盖板涵 3.5 右接长灌溉合计394.616盖板采用C35砼,本项目所有盖板涵为预制标预制,故本方案不作描述。

涵台台身及台身基础为C25砼,八字墙基础及截水墙为C25砼,八字墙洞口铺底上层采用20cm厚C25砼,下层采用20cm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洞内及洞口基础底采用10cm厚砂砾垫层。

三、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场地布置和临时设施施工场地已平整,临时便道已拉通,施工场地用电接用高压电,临时用电能满足施工要求。

3.2组织机构(1)组织管理机构组织管理机构见下图:图3.2-1施工组织机构图(2)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机构见下页图:项目经理 (谢钦方)中心试验室刘永宝工 程 部 童金亮财 务 部 吕为进综合办公室袁 超物 设 部 张亚俊保 通 部 范韩俊项目副经理 (戴俊寿)项目总工程师 (骆公勤)二工区 (李德勇)三工区 (李壮民)项目副经理 (李代云)项目副总工程师 (王家俊)安 质 部 张 欣合 同 部 张正明各工区作业班组四、施工进度计划2011年5月10日~2011年8月30日全部施工结束。

涵洞地基处理方案见水泥搅拌桩施工方案,其施工由路基作业队完成,本进度计划从路基处理完后开始考虑。

五、主要劳动力及机具设备安排5.1主要劳动力安排主要劳动力安排表(各工区)序号 工 种 人员配置 备 注 1 模板工 10 2 砼 工 10 3 电 工 1 4 电焊工 4 5钢筋工12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谢钦方副组长:戴俊寿、李代云、王家俊 组员:各部部长、安全员、队长安全责任提高安全意识实现安 全生产安全教育安全工作体系安全控制安全检查业务部门提高预防 预测能力奖惩兑现安全工程师工 班 安全员安 全活 动 经费 安 全 奖 惩 制 度安 全 管 理 措 施三 工 教 育系 统 安 全 教 育设 备 伤 害 事 故触 电 事 故公 路交 通 安全 事故不 定 期 检 查定 期 检 查土 方 施 工 伤 害 事 故桥 梁 施 工 事 故清除事故 隐 患各队队长6 架子工107 装吊工 28 其他司机 69 普工30合计875.2主要机具设备安排主要机具设备表(各工区)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产地备注1 电焊机BX-500 台 3 上海2 挖掘机DH200 台 1 日本3 抽水机 1.5KW 台 6 太原4 吊车8t 台 1 徐州5 混凝土罐车HDJ5251GJBDF台 3六、施工方案6.1施工防护所有涵洞均为既有高速公路接长涵,基坑深度很浅,基坑开挖施工无需特殊防护。

6.2基础施工基础模板采用钢模板,每次浇筑4m,共分两次浇筑而成。

6.3涵身施工每节盖板涵身一次浇筑,模板采用1m*2m钢模板组合而成,钢模板进场后要向监理工程师报验,模板打磨后用建筑用107胶涂刷均匀后,再粘贴一层PVC板,施工结束后检查PVC板的完好性,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混凝土采用本标段的集中拌合站拌制的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七、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开挖→测放基础中心线和边线→人工清基→浇筑基础混凝土→浇筑墙身混凝土→基坑回填。

八、施工方法8.1基坑开挖开工前对原老路涵洞做详细调查,其中包括:涵洞的各部分损伤情况及质量问题;涵洞各部分的几何尺寸准确数据;搭板下脱空情况等。

充分考察老涵洞的情况,使新老涵洞几何尺寸一样,并确保盖板准确安放。

若发现与设计图纸不符处,应立即上报并申请变更。

施工前先布设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桩点,根据控制测量桩点和涵洞位置计算坐标,准确定出涵洞位置。

为确保涵洞位置和高程正确并达到规范要求的精度,开挖动工前由测量队对控制桩和涵洞桩位进行复测。

确定开挖边线和开挖深度,并做好技术交底,在基坑周围适当距离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造成基坑坍方。

确认地基处理中水泥搅拌桩检测合格并由检测单位出具合格报告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使用机械开挖,并在四周设集水沟。

基坑开挖范围为两边各预留50cm 工作面,边坡坡比为1:1。

开挖基坑时,弃土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基坑上口附近不得堆土,以免影响边坡稳定。

基坑开挖完成后立即进入下道工序,不能长时间暴露,否则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机械开挖时设专人指挥,以保证施工安全和开挖准确。

8.2轴线控制及施工放样桩位定位前应检查各轴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与设计图相符,无误后再用主轴线之交点设置次轴线和桩位。

平面控制:所有轴线和工程测量均由测量组实施,从制度上保证测量定位的正确和精度。

设置的控制点应远离沉桩区域,不因各种原因被破坏。

标高控制:在每个涵位附近设置1个水准点,水准点埋设必须牢固,往返测量满足允许闭合差要求。

施工时设定一个控制标高,测量以水准点位依据。

8.3基础施工基底地基处理施工完成并经检测合格后,铺10cm的砂砾垫层。

开始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混凝土一次施工结束。

8.4盖板涵身施工8.4.1施工工艺流程盖板涵身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盖板涵身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钢筋安装钢筋制作模板安装浇筑墙身8.4.2施工方法(1)模板及支架安装①内、外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板,模板应拼缝严密,拉撑牢固,防止胀模。

②外模支架禁止与施工作业平台脚手、钢筋脚手相连接,防止因振动造成模板松动;③盖板涵侧墙采用对拉螺栓来控制内外模间距,对拉螺栓用φ16圆钢制成,中间带一块止水钢片。

端头作成螺纹式,用特制套头固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模时,将套头取出,清理干净重复利用,然后割掉对拉螺栓外露部分,再用1:1砂浆分两次抹平,亦可在砂浆内渗入UEA微膨胀水泥,以防渗漏。

④为避免新建涵洞的不均匀沉降,应视地基情况涵身每隔4~6m设置沉降缝一道。

沉降缝的位置应位于一块盖板的边缘(两块盖板板缝间)沉降缝需贯穿整个断面,缝内按设计要求采用浸沥青木板四周填塞10cm的沥青麻絮,2cm厚15#水泥砂浆沟缝。

(2)钢筋的制备钢筋经原材料检查合格后,在加工场集中切断、焊接、弯制成形,然后运至结构物处人工绑扎成形,其各项加工及绑扎指标严格控制于允许偏差之内。

钢筋保护层使用塑料弧形垫块以保证砼表面质量。

钢筋的根数、直径、长度、编号排列、位置等都要符合设计的要求。

(3)砼浇筑浇筑砼前应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劳动力的组织和责任分工、机具材料的供修、砼配合比外加剂的配置、供电供水、预埋件安设、气象情况等。

砼采用集中拌合站拌制的混凝土。

墙身砼要求纵向对称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50cm 左右。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一般位置采用φ50mm振捣器,特殊部位采用φ30mm振捣器,振捣点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毕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使混凝土达到密实状态,密实状态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