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东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参考书及面试问题预测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19年9月15日【学长解析】北大人大清华北师大北航南开中山武大复旦等全国280多个公共管理硕士MPA 招生院校复试面试问题越来越趋向于考察热点问题,尤其是政策热点问题,比如产业政策争论、垃圾分类、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热点方面的参考书;此外,北大、人大、南开、中山、武大、西安交大、复旦等名校还时常考察社会研究方法问题。
结合以上分析,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如下所示:《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程》,袁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目录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二、2020-2021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面试常见问题及热点总结三、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习技巧四、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笔记答题模板(类似考研英语模板奥~)具体内容一、2019-2020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试面试真题及考研复试面试参考书笔记【补充5】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及技能——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1.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公共管理者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在现代民主国家,是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公职人员。
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如下:(1)执行与捍卫宪法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在就职时已宣誓要护宪及行宪,行宪的预期目标是营造稳定且有效运作的政治体系,终极目标是增加机会、促进平等,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公民的生活品质,这是公共管理者的天职。
(2)人民受托者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受人民的托付,在治理过程中扮演正当且重要的角色,不能屈服于强烈短视的压力,应考虑长远的全民利益。
公共管理者要不畏强权,更不能妄自菲薄,只把自己的那个工具,应以追求公共利益为职责。
(3)贤明少数的角色公共管理者要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不能人云亦云,要扮演贤明的少数,同时有责任吸引民众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把贤明的少数变成多数。
(4)平衡轮的角色公共管理者肩负专业责任,要以维持公共利益及宪政运作为职志,应以其合法权力和专业判断在治理过程中的各种势力中,扮演平衡轮角色。
(5)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的角色公共管理者应扮演分析者与教育者的角色,以增加民选领导、民意代表、乃至一般公众对公共事务的了解,并向他们灌输公共利益的概念。
总之,公共管理者在民主治理中应扮演重要的、有价值的、正当的角色,不能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的管理者。
2.公共管理者的技能公共管理者要扮演好其角色,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管理技能:(1)技术性技能技术性技能主要是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与方法。
(2)人际关系技能公共行政管理的本质在于其实协作性的人际活动,一个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在和人打交道,因此公共管理者只有拥有人际关系技能才能将人员整合到协作性的活动之中。
(3)概念化技能概念化技能是指公共管理者所具有的宏观视野、整体考虑、系统思考和大局把握的能力。
(4)诊断技能诊断技能是指针对特定情境寻求最佳反应的能力,也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因应对策的能力。
(5)沟通技能沟通技能是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公共管理者不仅要能够准确表达自己要表达的信息,还要能够快速、准确理解他人要表达的信息。
【补充6】有效的公共管理者的特征——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对于公共管理者而言,成为有效的公共管理者至关重要。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的基本特质如下:(1)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公共管理者可以借自我评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在执行策略时汰弱留强。
(2)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是不会令人讨厌的,因为其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乐于学习,同时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并有工作之外的生活乐趣,公共管理者具有创造力。
(3)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和周全的政治感觉公共管理者应成为政治家型官僚,在制定政策时能够超越自我利益,甚至于组织利益,以整个国家或社会的利益为着眼点。
(4)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公共组织的变革速度缓慢,策略执行旷日费时,因此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5)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最好具有在不同部门,甚至不同机关的工作经验,这样就可以使其在管理中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在决策时能够全盘考虑,通盘打算。
(6)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有效的公共管理者不仅要能与民众和睦相处,还要能了解他们需求,并作出适当回应。
(7)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与思考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分析,因此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分析的技巧和能力,还要具备结构性思考的能力。
二、2020-2021年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面试常见问题及热点总结育明考研大印老师(+V153********)结合过去五年公共管理考研真题发现,当前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所以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2020-2021年行管专业考研主要热点如下:1.产业政策争论,包括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制造2025》、自主创新等问题。
2.垃圾分类,涉及政策评估、方案执行、政策工具等问题。
3.放管服改革所涉及的政府相关理论。
4.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5.政府的财政职能,涉及减税降费、营商环境、政商关系、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等。
6.住房相关问题。
7.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比如环保一刀切问题等。
8.政策修订等问题,比如霍尔果斯避税天堂问题。
9.政府改革最新的趋势等问题。
三、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复习笔记技巧1.名词解释(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40字。
(2)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作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
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2.简答题(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查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
难度中等偏低。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
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
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定义→框架→总结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
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条,每条150-200字。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3.论述题(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查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查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
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
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
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字数在1500左右。
用时为25-30分钟。
如果试卷中有3道(一般不会更多)论述题,你可以答800-1000字,如果有两道,你可以答1000-1200字左右。
论述题是拉分的关键,也是专业课里分值最高、题量最大的题型,同时往往是概括性最强、最难回答的题型。
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前后是起始和总结的套话,中间是要点,要点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条,每条300字,每条又分两小点,每点150字。
四、公共管理硕士MPA考研答题模板(类似考研英语模板奥~)其实,考研专业课和考研英语作文一样,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关政府改革考题的答题模板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构建“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无缝隙政府”。
如果考题涉及政府及其官员存在的一些问题,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
2.下放权力,转变管理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共同治理。
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择、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4.增加专家学者以及群众的参与决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
5.利用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方法,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6.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答题“三段论”对某句话的“评析”,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建议考生遵循以下答题思路: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现象和理论。
第二,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或行政问题出现的原因。
考研提供的材料,一定是要说明某一个问题,那么既然有问题就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