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波 150080第I 卷(选题题部分,共计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15·江苏卷,1]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 交变电流改变为110V .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则副线圈匝数为 A .200 B .400 C .1600 D .3200 【答案】B[解析]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与匝数成正比,有2800110220n ,所以2n =400,B 正确。
【考点分类】第十章 交变电流,传感器考点2.变压器、电能的输送 【试题难度】低档题.[2015·江苏卷,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考异邮》中有“玳瑁吸”之说,但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B .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C .小线圈接近通电电线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D .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答案】C[解析] 静电现象是静止的电荷之间通过电场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
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是静电现象,A 不选。
带电小球与发生了静电感应的不带电金属球上的感应电荷总体相互吸引,是静电现象,B 不选。
小线圈接近通电电线过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C 选。
与地毯摩擦使人体带电和手与金属把手的静电放电都是静电现象,D 不选。
【考点分类】第六章 静电场考点1.电场力的性质 【试题难度】低档题.[2015·江苏卷,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201.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 .101 B .1C .5D .10【答案】B[解析] 对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星体有:2224T r m r Mm G π=,整理有2324GT r M π=即143652012323≈⎪⎭⎫ ⎝⎛⎪⎭⎫⎝⎛=⎪⎪⎭⎫ ⎝⎛⎪⎪⎭⎫ ⎝⎛=行星地球地球行星太阳恒星T T r r M M,B 正确。
【考点分类】第四章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 考点4.万有引力和航天 【试题难度】中档题.[2015·江苏卷,4]如图所示,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MN 相等,将它们分别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衡状态.若磁场发生微小变化,天平最容易失去平衡的是 ( )【答案】A[解析] 每个线圈都有三段边受安培力,A 中两段侧边所受安培力恰好平衡,B 、C 、D 中两段侧边所受安培力的水平分力都平衡,而B 、C 中两端侧边所受安培力的竖直分力抵消了与它们在MN 边上的射影等长的边受的安培力,且B 中的侧边的射影长所以抵消得多。
D 中的两段侧边所受的安培力的竖直分力也与它们在水平面上的射影的长度相等的边所受的安培力且与线圈底边所受的安培力同向,但总的等效的受力边长比MN 边短,所以A 正确。
【考点分类】第八章 磁场考点1.磁场的描述,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试题难度】中档题.[2015·江苏卷,5]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计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 和2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 2由静止加速到2m/s ,然后匀速向A .B .C .D .8m 8m 8m 8m关卡5关卡1 关卡2 关卡3 关卡4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 .关卡2 B .关卡3C .关卡4D .关卡5【答案】C[解析] 该同学加速过程1221===a v t s 1221==a v s m 到达关卡2的时间5.421812=-+=t s 小于5s 可以通过。
到达关卡3的时间5.8285.43=+=t s 大于7s 小于12s 可以通过。
到达关卡4的时间5.12285.84=+=t s 大于12S 小于14s 不能通过,C 正确。
【考点分类】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1.匀变直线运动规律及其应用 【试题难度】中档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2015·江苏卷,6]一人乘电梯上楼,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上为a 的正方向,则人对地板的压力 A .t = 2s 时最大B .t = 2s 时最小C .t = 8.5s 时最大D .t = 8.5s 时最小 【答案】AD [解析]地板对人的支持力ma mg N +=a 为正值最大时N 最大,a 为负值最大时N 最小,再依据牛顿第三定律NN -='可知 A 、D 正确。
【考点分类】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考点2.超重和失重 【试题难度】中档题.[2015·江苏卷,7]一带正电的小球向右水平抛入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电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左.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 A .做直线运动 B .做曲线运动C .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 .速率先增大后减小210a /m·s -2t /s 0 2 4 6 8 – 110 – 2– 3 v 0E +[解析] 带正电的小球受到的水平向左的电场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都是恒力,合力也是恒力且斜向左下方,与初速度夹角为钝角,所以小球做匀变速曲线运动且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 、C 正确。
【考点分类】第四章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 考点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第六章 静电场考点1.电场的力的性质 【试题难度】低档题.[2015·江苏卷,8]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c 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 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 、d 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 .a 点的电场强度比b 点的大<<< B .a 点的电势比b 点的高 C .c 点的电场强度比d 点的大 D .c 点的电势比d 点的低 【答案】ACD[解析] a 点附近的电场线比b 点附近的电场线密集,A 正确。
c 点的场强由于两个负电荷在该点的电场抵消了而等于正电荷在c 点的场强,正电荷在d 点的场强与其在c 点的场强等大,但与两个负电荷在该处的场强矢量合成后合场强小于c 点的了,C 正确。
作出过a 、b 、d 点的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并结合电场线方向,就可以判断a ϕ<b ϕ c ϕ<d ϕ B 错误D 正确。
也可以根据a 离负电荷近离正电荷远而b 离正电荷近离负电荷远来判断a ϕ<b ϕ 同理c ϕ<d ϕ。
【考点分类】第六章 静电场考点1.电场的力的性质 考点2.电场的能的性质 【试题难度】中档题.[2015·江苏卷,9]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 、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圆环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 处的速度为零,AC = h .圆环在C 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 ,恰好能回到A .弹簧始终在弹性范围内,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圆环 ( )A .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B .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41mv 2C .在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41mv 2 – mghD .上滑经过B 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 的速度A BChm[解析] 由于圆环在B 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所以下滑过程中,其加速度至少是先减小再增大的,A 不对。
下滑全程 有0=+--mgh W E f p 上滑全程 有2210mv mgh W E f P -=--联立有241mv W f = 241mv mgh E p -= B 正确C 错误。
从A 到B 过程 有0212-='+'-'-B f p mv h mg W E 得'-'-'=f p B W E h mg v 2222,从B 到A 过程 有2210'-='-'-'Bf p mv h mg W E 。
得'+'-'='f p B W E h mg v 2222,D 正确。
或者从B 到A速度是零,之后,再从A 下滑到B 的运动过程与第一次下滑到B 过程相同,但从B 到A 再下滑到B 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直在减少,所以D 正确。
【考点分类】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点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试题难度】高档题.第II 部分(非选择题部分,共计89分)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必做题】 [2015·江苏卷,10](8分)小明用如图10 – 1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题 10 – 1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______ A .(2)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的示数记录如下: U /V 1.45 1.36 1.27 1.16 1.06 I /A 0.12 0.20 0.28 0.36 0.44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U – I 图线.由图线求得:电动势E = __________V ;内阻r = __________Ω.(3)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时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其实,从实验误差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因为___________. 【答案】(1)0.44 (2)(U – I 图线见右图) 1.60(1.58 – 1.62都算对)1.2(1.18–1.26都算对)(3)干电池长时间使用后,电动势和内阻会发生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变大.[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电流表的量程是0.60A ,精度0.02A ,所以示数 1.60A ,读到百分位。
图线要画直线,让点尽量多的在线上,不在线上的点要在线的两侧均匀分布。
纵截距1.60V 是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23.10490.060.100.1=--=r Ω是内阻,要注意,纵轴不是从零开始的,所以横截距不是短路电流。
用电池做电源的实验,都不应长时间通电,每次测量结束要立即断开电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