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Schmidt ex Miq.),以根入药。
北沙参味甘甜,是临床常用的滋阴药,养阴清肺,祛痰止咳。
主治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口渴等症。
主产于山东、河北、辽宁等地。
目录1分类学2物种分布3植物形态4基本信息5生长特性6生药材鉴定7栽培管理8采收加工9附方10化学成分11药方选录12营养知识1分类学伞形科[1]2物种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2]3植物形态5北沙参多年生草本。
全株有毛,主根和侧根区分明显,主根圆柱形,细长,长30~40cm,直径0.5~1.5cm,肉质致密,外皮黄白色,须根细小,着生在主根上,少有侧生根。
基生叶卵形或宽三角状卵形,三出式羽状分裂或2~3回羽状深裂,具长柄;茎上部叶卵形,边缘具有三角形圆锯齿。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绒毛;伞幅10~14,不等长;小总苞片8~12,线状披针形;花梗约30;花小,白色。
双悬果近球形,密被软毛,棱翅状。
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于海边沙滩。
北沙参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山东的蓬莱和河北的安国以及内蒙的牛家营子三个地方[3]。
多年生草本,高5-20cm。
全株被白色柔毛。
主根细长,圆柱菜,长达30cm,粗0.5-1.5cm,很少分枝。
茎露于地上部分较短,地下部分伸长。
基生叶质厚,有长柄;叶柄长5-15cm,基部宽鞘状,边缘膜质;北沙参叶片轮廓呈圆卵形至三角状卵形,三出式分裂或三出式二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倒卵形至卵圆形,长1-6cm,贡1-4cm,顶端圆至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缘白以软骨质;叶柄和叶脉有细微硬毛;茎生叶形状与基生叶相似,叶柄基部渐膨大成鞘状。
复伞形花序顶生,密被灰褐色长柔毛,径3-6cm,花序梗长2-6cm;伞辐8-16,不等长,长1-3cm;无总苞片;小总苞片数片,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部必被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萼齿5,窄三角状披针形,疏生粗毛;花瓣白色;花柱基短圆锥状。
又悬果圆球形椭圆形,长6-13mm,宽6-10mm,必被棕色长柔毛及绒毛,果棱有木栓质翅,分生果横剖面扁椭圆形,有5个棱角,合生面平坦,油管较多,连成一圈,胚乳腹面略凹陷。
花期5-7月,果期6-8月。
珊瑚菜(《江淮杂记》),又名:滨防风。
多年生草本,高5~35厘米。
主根细长圆柱形。
茎大部埋在沙中,一部分露出地面。
叶基出,互生;叶柄长,基部鞘状;叶片卵圆形,3出式分裂至2回羽状分裂,最后裂片圆卵形,先端圆或渐尖,基部截形,边缘刺刻,质厚。
复伞形花序顶生,具租毛;伞梗10~20条,长1~2厘米;无总苞,小总苞由数个线状披针形的小苞片组成;花白色,每1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朵;花萼5齿裂,狭三角状披针形,疏生粗毛;花瓣5,卵状披针形;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基部扁圆锥形。
果实近圆球形,具绒毛,果棱有翅。
花期5~7月。
果期6~8月。
4基本信息北沙参北沙参[4]Radix Glehniae【英文】CoasiaI GIehnia Root【别名】莱阳参、海沙参、银沙参、辽沙参、苏条参、条参、北条参。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 schmidt ex Miq.的根。
]【采制】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外皮,干燥。
【性状】根长圆柱形,偶有分枝。
表面淡黄白色,偶有外皮残存,全体有细纵皱纹及纵沟,并有棕黄色点状细根痕。
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上端稍细,中部略粗,下部渐细。
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
气特异,味微甘。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用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热病津伤口渴。
【年需求量】北沙参为我国常用药材,年需求量5000吨左右,是一个大宗药材品种。
【拼音名】Běi ShāShēn【别名】海沙参、银条参、莱阳参(《江苏植药志》),辽沙参(《中药志》),野香菜根(《中药材手册》),真北沙参(《卫生易简方》)。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
7~8月或9月下旬采挖,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放开水中烫后剥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生于海边沙滩,或为栽培。
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主产山东、河北、辽宁、江苏等地。
【性状】干燥根呈细圆柱形或直条状,两头较细,很少有分歧,长15~30厘米,直径3~8毫米。
外表淡黄色,粗糙,具纵纹及未除尽的棕黄色栓皮,并有棕色点状的支报痕迹,顶端往往残留圆柱状的根茎。
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不整齐,淡黄色,中央有黄色放射状的木质部,形成层呈圆环状,深褐色。
气微,味甘。
以根条细长、均匀色白、质坚实者佳。
【炮制】拣去杂质,除去茎基,用水略洗,捞出,稍润,切段,晒干。
【性味】甘苦淡,凉。
性微寒,味甘、微苦。
①《本经逢原》:甘淡,性寒,无毒。
②《本草从新》:甘苦味淡,微寒。
【归经】入肺、脾经。
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肺,祛痰止咳。
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口渴。
①《本草从新》:专补肺阴,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②《饮片新参》:养肺胃阴,治劳咳痰血。
③《东北药植志》:治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膨胀不全,肺脓疡等。
④《中药志》:养肺阴,清肺热,祛痰止咳。
治虚劳发热,阴伤燥咳,口渴咽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亦可熬膏或入丸剂。
【注意】风寒作嗽及肺胃虚寒者忌服。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5生长特性北沙参北沙参为草本植物,适应性较强,喜温暖湿润气候,抗旱耐寒,喜砂质土壤。
忌水浸,忌连作,忌强烈阳光。
除苗期及留种田留种需充足的水外,生长后期不易多浇水。
前茬作物以薯类为最好。
忌大豆、花生作物,隔年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放到第三年丧失发芽能力。
北沙参与年种子冬播发芽率高,出苗齐。
冬播的第二年谷雨前后出苗,一般不开花结果,第三年才开花结果。
次年春播发芽率显著降低,第二年才开花结果,小满后抽薹,一个星期开花,花期半个月,头伏前后种子成熟。
6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根细长国cm,直径0.2-1.5cm。
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偶有残留外皮;不去外皮的表面横棕以,有不规则纵沟及裂隙,并有横棕色横长皮孔及较多点状突起的细根痕。
根头渐细,有残留茎基。
质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浅黄白色,形成层环深褐色,木部黄色,放射状。
气微香,味微甜。
以粗细均匀、长短一致、去净栓皮、色黄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未去外皮者木栓层2-11列细胞。
皮层为数列细胞,有扁圆形分泌道散在,有的1个分泌道并列或中间溶合成一体。
韧皮部宽广,分泌道略呈环状排列,类圆形,直径24-135μm,分泌细胞4-10个;韧皮射线向外扩大成喇兄弟状,并向一侧弯曲。
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木射线宽1-3列细胞。
本品薄壁细胞含糊化演粉粒。
粉末特征:黄白色。
① 网纹导管直径17-86μm,网孔长而宽。
② 分泌道多碎断,分泌细胞含黄色分泌物,有的可见节条状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至69μm。
③ 糊化演粉粒呈不规则块状,未加工的可见演粉粒单粒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22μm,脐点点状,复粒稀少。
此外,有木栓细胞及射线细胞。
应用鉴别《本草求真》:沙参有南、北二种,均有清养肺胃之功。
北沙参质坚性寒,富有脂液;南沙参空松而肥,气味轻清。
体虚力微。
一则偏于养胃,一则偏于清肺。
对于肺无余热现而发生之咳嗽,由宜北沙参,对于胃虚有余热而发生之咳嗽则宜南沙参。
7栽培管理选地整地选择比较潮湿、排水良好、含有丰富腐殖质的沙壤北沙参土,每公顷施厩肥60000千克、饼肥750~1500千克作基肥,敌百虫7.5千克,翻入土中40-50厘米深,整细把平,做平畦或高畔,畦宽3-6厘米。
繁殖方法(1)种子处理北沙参是深根系植物,播种前要深翻地,耙平,下种前接上种子果翅放到25度的温水中浸泡4小时捞出稍凉,混拌2/3湿沙,放入箱内冷冻,春天解冻后下种,秋播宜在上冻前播种。
春播种子不宜沙藏处理,否则当年不能出苗。
(2)播种方法秋播按行距5-6厘米划半厘米深的浅沟,种子与种子相隔4~5厘米覆土浇水,上盖稻草,上冻前再浇一次大水,盖上一层圈肥。
春播在清明至谷雨前后,方法同上。
种子不用低温冷冻处理,种后不出苗,若不处理,最好采下即播种。
沙质壤上每公顷播种量75千克,纯沙地每公顷90-112.5千克,有灌溉条件的肥沃土壤每公顷可播种52.5-60千克,播后纯沙地用黄泥或小酥石镇压,免风吹沙土移动造成损失,涝洼地封冻时应压沙。
秋播种子第二年3月出苗。
田间管理解冻后,地板结要松土,保墒,见草即拔,苗有3片左右真叶,要间苗,要成三角形留形,株距0.7厘米左右,不能过稀,否则根分义,过密生长不良。
春季干旱酌情浇水,保持地面湿润。
生长后期地面忌积水,苗期现蕾及时摘除。
两年生沙参春天连农家肥,五月份结合灌溉追施化肥一次。
病虫害防治(1)根结线虫病该病在5月份易发生虫侵入根端,吸取汁液形成根瘤,使幼苗发黄死亡。
防治万法:忌连作,选用无病地。
土壤用滴滴混剂消毒,用量每公顷450~750千克。
方法:播前20天地温15℃以上,将地开宽30厘米左右,深6~7厘米的沟,把药施入沟内后覆土镇压。
(2)锈病又叫黄疸病,在7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发生,茎叶上产生红褐色病斑,末期病斑表面破裂,植物早期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后用敌锈钠300倍液(加0.2%洗衣粉),每10天1次。
选留良种选株形一致的一年生参根作种,在10月上旬栽植,施好基肥37500~45000千克/公顷,加过磷酸钙225~375千克/公顷,行距25~30厘米,沟深6~7厘米,株距6厘米斜放沟内盖土1-1.5厘米踏实,干旱浇水利于成活,次年长出后,抽薹,只留主茎上的果盘,其余全部摘除。
7月后果实呈黄褐色采种,随熟随采。
种子出施好肥,收子3000~4500千克/公顷,种子田管理好,施肥,能连续收6~10年。
种子收好后,放干燥通风处备播种用。
8采收加工春播当年,10月份左右植株枯黄时收挖。
秋播种的在第二年寒露北沙参节叶子枯黄时采收。
收时先在参地一端用镐头开一深沟,露出根部用手提出,除出地上茎,收出的参很不能晒太阳,否则难剥皮降低产量和质量。
将参根粗细分开,捆成1.5-2.5千克的把,将尾根先放入开水内顺锅转2-3圈(6~8秒种),再把参全部放入锅内烫烤,不断翻动,使水沸腾,捞出剥皮晒干作为药用。
有关材料报道,北沙参的主要成分存在于根皮之中。
加工方法是:沙参收后,去掉泥土地上茎,水洗面表面无水,用硫磺熏12小时(60千克药材1千克硫磺),要求熏透无硬心,干燥,分等级进行包装。
放干燥通风处。
9附方11药方选录12营养知识北沙参知识介绍: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北沙参的根。
北沙参多年生草本,生于海岸沙地、沙滩,或栽培于肥活疏松的沙质土壤,分布于山东、辽宁、内蒙古(赤峰)、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