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摘要】文章从目前工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入手,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加强企业管理,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控制措施
1前言
风险管理是为了达到一个组织的既定目标,而对组织所承担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的系统过程,其采取的方法应符合公众利益、人身安全、环境保护以及有关法规的要求。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使造价、工期、质量、安全目标得到控制。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要着重分析和把握那些对项目影响大的风险因素,以期取得较好的经营效果。
2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种类及成因分析。
可能给企业带来风险因素及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类。
2.1设计单位引起的风险
某些设计单位责任心不强或者为了降低设计成本,设计不够完善,甚至有很大漏洞,当出现工程事故后,设计单位推诿托词,以工程施工质量不合要求为借口,将事故责任推给施工单位。
2.2施工单位引起的风险
(1)职业责任的风险
施工人员特定的职业要求要承担重大的责任风险,这种职业风险主要体现在:①施工质量责任。
施工合同的质量控制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任何一个方面的缺陷和疏漏,都会使工程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标准。
②经营管理不善引起的风险。
有些项目负责人能力欠缺,责任心不强或私心太重,贪污受贿,管理混乱从而导致施工进度和工期的延误。
并承担了违约责任,给施工企业的经济带来了损失。
(2)施工单位和个人的不规范行为引起的风险
①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施工任务,采取行贿等非法手段中标;②施工单位之间为了竞争盲目压价,要么导致亏损,要么导致工程质量差;③某些施工单位
转卖资质;④对施工任务进行转包、分包;⑤一些施工单位无证挂靠;⑥某些单位施工人员兼职施工;⑦施工中不执行国家及行业规范和强制性标准。
2.3业主引起的风险
(1)业主不兑现合同承诺。
有些业主在承包施工过程中,过分强调自己的权利而不履行应尽的义务。
例如,建筑工程中常驻常遇到的征地、拆迁、场地平整,完成施工用水、电、路等工程问题,由于业主工作力度不大,使施工单位无法如期开工,由此造成有效工期紧张,人员大量窝工。
(2)业主不按规律办事。
有些业主不遵循施工的客观规律,往往对施工单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要求报价低,质量高,工期短,搞“三边”工程、“献礼”工程等。
施工单位由于迫于严峻的市场竞争,为求得生存,不得不勉为其难,不情愿的接受业主的苛刻要求。
其后果不仅使工程质量和工期难以保证,还可能会给施工企业造成严重亏损。
(3)业主欺诈行为。
有些业主为了降低工程造价,采取在招标设计图和工程量清单上故意减少工程量的办法,使得中标单位在施工中发现实际工程量超出设计工程量,而业主却找种种借口不调增工程量,使施工单位蒙受重大损失。
(4)行业欺行霸市。
业主利用借建筑市场为“买方市场”这一市场优势,故意压低工程费用,而施工单位为了防止或减少亏损,只有降抵工程质量,从而酿成很大的责任风险和信誉风险。
另外,有些业主拖欠工程款,使得施工单位经营困难。
2.4监理单位引起的风险
①未能预测工程风险及可能发生索赔的诱因,并制定出防范性措施,以至造成索赔事件的发生。
②未能按合同规定的条件和要求监督各项事前准备工作,导致索赔条件的发生。
③在施工工程中,未能及时答复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及配合要求,未能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造成索赔条件的成立。
④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未能按合同规定及时对已完工程量进行验收,及时向对方支付工程进度款,以至造成违约。
⑤有些监理由于本身业务素质不高,不懂规范和施工工艺,胡乱监理。
2.5人身意外伤害风险
由于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多,施工中可能会发生人向伤害。
此外,还有台风、地震、水灾、火灾等不可预测的自然风险等。
3采取措施,加强风险控制
3.1合同签订措施
工程项目的合同可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
因此在合同
签订时,选择合同类型应考虑以下因素:
(1)项目规模大小和工期长短。
如果项目的规模较小,工期较短,则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均可能性较大,因为这类项目风险较小,不可预测因素少。
总价合同仅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精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
(2)项目的竞争情况。
如果在某一时期和某地点,愿意承包某一项目的施工单位较多,则业主拥有有较多的主动权来选择合同类型。
如果愿意承包项目的施工单位较少,则施工单位拥有的主动权较多。
(3)项目的复杂程度。
如果项目的复杂程度较高,则意味着:一是对施工单位的技术的水平要求高;二是项目的风险较大;因此施工单位对合同的选择权较大,总价合同被选用的可能性较小。
如果项目的复杂程度较低,则业主对合同的选择性有较大的主动性。
3.2技术措施
(1)回避风险。
亦即尽可能的选择风险最低的方案,坚决杜绝选取高风险方案。
(2)承担风险。
透彻了解风险,承担其后果,但承担风险必须恰当,如果风险过多,则应把部分风险转移给别的部门或单位。
(3)控制风险。
连续的判定工程项目的情况,制定可供选择的低风险方案,再监控其风险的反馈过程。
(4)转移风险。
辩识与潜在风险的有关的领域并与其分担风险的过程,通过协调由风险最大的部门支付一定费用和代价。
通过担保、费用刺激、成本加酬金价合同,将由于失策造成的损失由承制部门以某种方式的“代价”承担下来,这种“代价”可以的费用的增加,进度的延缓或产品性能的更改。
3.3综合措施
(1)考虑业主利益,尊重业主。
(2)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使业主信任。
(3)做好合同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在合同签订前,首先要调查业主的资信,签订合同时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利益,合同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把合同,另一方面对业主违反合同的行为要及进提醒和制止。
此外,要注意业主对施工单位要求的变更,随时调整合同或重新签订合同,这是防范业主引起风险的重要手段。
3.4管理措施
(1)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减少市场不规范行为的影响,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是防范风险的基本保证。
(2)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防范由于职工的不规范行为带来的风险。
(3)强化质量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回避责任风险的基础。
(4)建立健全资金控制系统,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
(5)加强技术管理工作,严格按费用计划施工,防止资金失控。
(6)加大项目审计力度,特别要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审计。
3.5实行专业分包,以转移风险。
把部分专业性强的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施工单位,这样既可以提高施工质量,也可以实现风险转移,或降低风险。
3.6推行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制度
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有利于转移、分散施工单位所承受的风险,能对工程事故进行及时合理赔偿,避免工程事故或一方违约而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使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利益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 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2] 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投资控制》
[3] 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进度控制》
[5] 全国造价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