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 1、着装:衣着活泼大方,便于活动,不同 场合穿不同服装,给孩子以美的熏陶。提 倡穿轻便、色彩艳丽的休闲装,方便活动 并比较安全的坡跟鞋或平跟鞋,上班时间 不得穿拖鞋。
• 2、仪容:精神饱满,健 康向上,充满活力。日常 生活化妆要求自然、大方、 淡雅,与肤色衣服相匹配; 杜绝浓妆艳抹,使用有刺 激性味道的化妆品;工作 时间将长发束起,不披头 散发;额前头发不可过长, 挡住视线。
• 5、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与家长、幼儿 园、社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 6、注重与他人的情感沟通,妥善处理各种 不利因素。 • 7、能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 8、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同事和周围事情。
• •
四、有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 1、及时捕捉、学习、充实新的教育观 念,积极主动获取知识。 • 2、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能放眼 于世界大环境来教育幼儿;坚信每一个幼 儿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尊重幼儿和幼儿 的个体差异。 • 3、善于吸收和丰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 识:对幼儿感兴趣的知识有初步的常识; 对社会和各种文化有追求、喜欢和欣赏的 态度和能力。
• • • • •
4.公开说你, 不是不给你面子, 而是阳光透明是对所有人保护! 5.涨薪水, 幼儿园效益好了,水涨船高,你的待遇就 会更好,不涨薪水,不是你不优秀,是幼 儿园正在度过难关,需要你能同舟共济, 体会创业的艰辛。
• 6.不会放弃你 • 作为幼儿园的园长, • 希望你们和幼儿园一起成长,你的职业生 涯规划和园所的发展同步。 • 不希望你的努力没有收获,而是如何收获 更多。 • 7.只有不理你,才是真的放弃你!!! • 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 • 但团队中优秀的人和愿意拼搏的人都懂!
• 5、有利用时间、空间、材料进行教育的能 力:能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能提供、布 置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能利用 环境资源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 • 6、语言能力突出:口语表达规范、清晰、 准确,说普通话;指导幼儿的语言简练、 恰当;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善于运用语言 进行交往。
• 7、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较丰富 的教育教学经验;至少在某方面有较突出 的教学实践。 • 8、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班级管理井然 有序;能为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和习 惯;班级环境适合不同幼儿发展。
故事分享:你是全力以赴还是尽力而为?
•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 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 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去追赶兔子。 •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 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 ,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 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 • 再说兔子带伤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 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 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 !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地跑 我就没命了呀!”
• 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 志之间的关系:善于交流、化解矛盾; 以集体利益为重,与人为善、和谐; 能意识到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分 享教育经验和教育成果;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追 求和创造愉快、健康、 向上的氛围;有积极的 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 二、衣着打扮符合幼儿 园教师的职业特点;语 言规范、健康、做事文 明礼貌;言谈举止大方 得体、为人师表。
• 4、语言:语速适中,态度温和, 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 (1)上课语言:语速适中,语 言生动、有趣、儿童化。使用普 通话,用词规范;语气柔和,委 婉中听,忌大声呼叫;咬字准确, 吐音清晰;语调婉转、平稳,抑 扬顿挫,语速适中。
• (2)课间语言:活泼欢快,亲切温柔,力 求言简意赅。语言生动活泼,言情一致, 精神饱满,目光恰当;说话时不可过分夸 张,不过分喜怒形于色;杜绝训斥、讥讽 的语言;杜绝给孩子造成惧怕、恐惶心理 的语言。
• 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 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 准则。 • 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 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
古代教师职业道德
• 其中较为著名、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 于我哉?” 体现了一种有关“学”“诲”的师德。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体现了一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的师德。
童乐幼儿园园本培训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 幼儿教师是孩子的第一任正式的启蒙老师, 对孩子的一生成长和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我认为,人这一生最幸福的事, 就是能遇上一位非常优秀的启蒙老师,我 希望我们能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那块敲 门砖。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 教师道德,简称“师德”,是一种职业道 德。 • 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 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 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 道德要求。
• 3、体态(站姿、走姿、坐姿、交谈 姿式手势):姿态端正、大方、自 然、规范。站立自然,挺胸收腹, 两手自然下垂,面带微笑;走姿 稳健,头正胸挺,双肩放平,两 臂自然摆动,双目平视,不左顾 右盼,随时问候家长、同事和幼 儿;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 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 不宜过宽;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 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 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 相应的高度。
• 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幼教老师 呢?我觉得我们必须具备以下一些 素养:
一、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严 于律己、作风正派。
• 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对幼儿认真 负责,热爱尊重每一个幼儿;有良好的敬 业精神和献身精神,勇于吃苦,为了工作 不计较个人得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 幼儿园、国家的命运、前途和社会发展的 关系。
请您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 ①这故事告诉我们要建立“双赢”的人际关系。 • ②分析:故事通过“天堂”与“地狱”的差别的比较,提 示了人际关系。我认为:首先,人人互助就是天堂。双赢 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双赢 思维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 你死我活的敌对式竞争。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 ,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信息、力量、认可 和报酬的分享。其次, 助人者自助!孤家寡人是不可能 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一 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 自己也获得成功——达到“双赢”的功效! • ③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团队中教师必须本着双赢思维,齐 心协力,才能完成学校教书育人的重任;双赢思维是教师 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
• 凡事不能只拘泥于表面,很多时候,潜藏 在表面之后的东西才更重要。 • 从今天开始,尝试着去理解你的园长,幼 儿园是船,现在我们都在船上,作为掌舵 者的园长知道怎么样才能让我们成为更优 秀的水手,让我们的“船”行驶的更远。
• 虽然很多时候园长的处事方式让我们很难 理解,甚至让我们很难受,但请相信,园 长给予你们的明天有无比灿烂的朝阳。 • 所以,改变未来,从改变此刻的心态开始 ,多一些理解,你会进步的更快,千万别 抱怨,别让园长放弃你。
• 4、有勇于创新的观念和能力:乐于接受新 事物,善于超越自己;敢于向权威挑战; 有超前意识、竞争意识。 • 5、会使用和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会使用 电教手段;能自己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 件;会利用网络收集、积累、获取、传播 信息。
• 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技 能
• 1、具备唱、跳、画、做、说、弹的教学 基本功,并在某方面有特长。 • 2、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教育计划 设计新颖、恰当;能将教育计划有效地转 化为教育实践;教学效率高、适用。
• 3、有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 能及时发现幼儿的行为和现象的变化;能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善幼儿的生长发展; 能及时准确进行个别教育,有因材施教的 能力。 • 4、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及时捕获 教育契机进行恰当的教育;善于处理教育 教学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能创设和设计最 佳教育情境。
• (3)生活语言: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 求体现母爱。不讲粗话,脏话,忌训斥幼 儿;忌大呼小叫,不要离听者太近;时刻 面带微笑,保持恰当的目光;不催促孩子 过快饮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 三、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养和交往能力 • 1、做人以德为本,注重个人修养。 • 2、热爱生活,追求健康、愉快的生活 方式。 • 3、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始终以饱满的 热情对待工作。 • 4、自信心强,能正确地对待成功与挫折、 表扬与批评。
人生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冷暖自知,只有孜 孜不倦地求索,才有源源不断的收获,没 有挫折,就没有壮丽的人生。
—致童乐幼儿园优秀的团队!
• • • • • • • • • 1.老教你, 不是你不优秀, 而是帮助你更优秀! 2.严管你, 不是园长要求高, 而是社会要求越来越高! 3.批评你, 不是你的错不可原谅, 而是提醒大家都要注意!
• 六、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教 科研能力
• 1、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积极 主动地自我学习和提高。 • 2、掌握新的学习、研究方法, 善于学习积累教育教学理论。 • 3、能及时广泛地吸收、借鉴、 运用最新的教科研信息和成果在 教育实践上。
• 4、善于不断总结、提炼、反思自己的教育 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 5、能积极开展、参与教科研活动,独立进 行教科研课题研究,至少在某些方面有初 步的研究成果。 • 6、有努力从知识型向科研性、专家型转变 的自主意识
• 汉代的董仲舒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师职 业道德的核心要求,又说“善为师者,既 美其道,有慎其行”,指的是教师的道德 品质、知识才干、言谈举止等。
• 唐代韩愈将师德列于对教师要求的首位, 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分享: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
• 拼一个春夏秋冬!赢一个无悔人生 ——— ——献给坚持不懈努力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