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尘防治措施

扬尘防治措施

贵安新区贵红路道路工程施工第二合同段








编制
审批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贵红路道路工程施工第二合同段
二O一五年七月
目录
目录 (1)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方案的目的和依据 (3)
三、扬尘控制目标要求 (3)
四、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来源识别 (4)
五、扬尘控制措施 (4)
六、环保措施 (5)
七、扬尘措施控制组织体系 (6)
1、组织管理 (6)
2、扬尘工作责任制 (7)
3、建立社会舆论的监督制度 (8)
4、扬尘奖惩制度 (8)
八、相关扬尘控制图 (9)
扬尘措施专项方案
文明施工管理是企业施工生产经营的综合反映,应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以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物耗、消除污染、美化环境、防止大气污染、防尘、并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实行全封闭的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保证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的稳步提高。

一、工程概况
贵红路位于贵安新区中心区北部,道路全长 5.2公里,包含一个立交节点(与百马路菱形立交节点)一座上跨现状湖林支线主线桥.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在K0+000至K3+580为60米,在K3+680至K3+800规划红线为38米.
本次施工图中设计范围为:K0+100至K3+800段,总长度为3700米;经与百马路设计单位对接,本次百马路立交部分路面工程仅包含:四个辅道及立交箱涵顶部路面工程。

二、编制方案的目的和依据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认真执行开投公司黔建建通(2015)263号文件指导要求,确实加强本项目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工作,根据开投公司标准化建设相关文件,贵红路2标总施工组织设计、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具体之要求,制定本专项方案。

三、扬尘控制目标要求
严格执行建筑工地标准化标准和扬尘控制有关规定。

1、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达标
2、无因施工扬尘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级处罚和通报批评
3、上级部门检查验收达标
4、创建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标准化工地
5、新区“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贵安行”活动优异工地
四、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来源识别
贵红路2标处于新区交通重区,附近新建项目居多,客观环境是存在施工交叉作业面广,路基单位、交安单位、绿化单位、陶瓷厂、扎石场、厂房存在同时作业情况,人员众多,各家单位材料进出场频繁、扬尘因素较多,任务繁重,现场扬尘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场地平整完后无植被,地面泥、石暴露,车辆碾压、雨水冲刷风干后容易产生扬尘源。

遇风上升与空中,造成大气污染。

2、级配碎石底基层、水稳碎石基层摊铺完成期间,存在交叉作业,养护完成后。

车辆通过易产生扬尘。

3、运输车辆进入场,车胎粘泥,行驶中与地面摩擦产生尘源,行驶速度过快将尘土带入空中,造成污染。

4、土石方车辆、建筑垃圾车辆进场未做好相应的防尘保护措施,导致部位建筑垃圾材料漏出,形成污染。

5、各单位施工时部分材料未能及时清理出场,滞留于现场,遇大风天气,被风带入空中,产生扬尘。

6、交叉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未能及时清理及防护导致扬尘。

五、扬尘控制措施
1、做好扬尘防护措施,在运输车辆进出口设置洗车槽,运输车辆采用帆布覆盖。

部分严重尘源点设置围挡,围挡落尘定期清洗,保证施工工地周围环境整洁。

2、施工工地内堆放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密闭存放或者及时
覆盖;路缘石护航施工采用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并安排专人负责,做到工完场清。

3、对施工场地内弃土、弃料、其他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出场,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并归类、统一存放于指定地点。

4、出现5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土方和拆除施工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并对堆放物采取防尘措施。

5、施工期间配套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车辆在驶出工地前,应将车轮、车身冲洗干净,不得带泥上路,每天采用洒水车早、中、晚三次的频率进行现场洒水降尘措施。

6、施工现场便道进行硬化处理,铺设厚度不小于20厘米的混凝土路面。

并适时采用洒水车洒水降尘处理,防止进入车辆速度过快,形成的空气流将泥土带入空中。

7、工人作业过程中严禁高空抛料,远距离抛料。

作业地点周围确保清洁、整齐、干净。

8、水泥等粉细散装材料,采取室内或封闭存放,卸运时要采取遮盖措施,减少灰尘。

9、现场搅拌设备安设除尘装置。

施工机具定时检查、机身保持整洁。

材料堆放整齐,确保现场排污管道畅通。

六、环保措施
1、车辆、机械出工地必须除泥除尘,严禁将泥土、灰尘带出工地。

2、运输土方等材料须封盖严密,严禁撒漏。

3、管道土方堆放集中,存放时间过长要覆盖,短时存放采取洒水降尘,设专人负责。

4、当五级以上刮风天气,停止施工。

5、减少施工作业产生的灰尘,随时进行洒水或其他抑尘措施。

易于引起粉尘的细料或松散料予以遮盖。

运输时用帆布、盖套及类似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总监
遮盖物覆盖。

6、运转时有粉尘发生的施工场地,如水稳拌和站等投料器均设防粉尘设备,在这些场所业的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7、运输车辆进出场时,派专人对装物进行检查,保证车辆装物牢固,易飞溅物品有覆盖。

8、外运土方车辆进行严密遮盖,出场时专人清洗轮胎、车厢挡板,防止污染道路。

9、对可能产生粉尘的施工,采取先洒水或在施工中喷水的办法减少粉尘的产生,尽可能选用环保的低排放施工机械,并在排气口下方的地面浇水冲洗干净,防止排气将尘土扬起飞散;
七、扬尘措施控制组织体系
为保证本项目施工扬尘控制的工作目标得以实现,项目部建立扬尘工作小组统一扬尘污染控制的策划、组织、落实、并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实施战略布置,将本工程的施工扬尘控制溶入到整个管理中。

1、组织管理
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监理单位总监、科室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及各施工队伍组成
扬尘管理机构图
工程技术科
工程质检科
工程安管科
工程机料科
工程财务科
工地试验室
综合办公室
工程测量组
2、扬尘工作责任制
在建立和健全各项扬尘控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将施工扬尘控制与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使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成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环境因素的一个补充要素,实施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项目负责人:贯彻执行黔建建通(2015)263号文件要求标准,统一部署施工现场扬尘控制工作,定期检查控制情况,指定相关日常管理制度,分解落实扬尘工作职责,执行相关奖惩措施。

项目总工:主要控制负责人,贯彻执行黔建建通(2015)263号文件要求标准,并及时将成果情况上报,作业前对工人进行扬尘污染防治的教育和技术交底,与各施工班组签到扬尘防护协议。

建立环境保护和扬尘染防治责任制和检查、整改等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安全文
明施工的有关要求。

总监理工程师:贯彻执行黔建建通(2015)263号文件要求标准,加强对施工现场单位扬尘防治工作的监督,督促落实扬尘防治措施。

并控制落实有效的施工方案。

工程技术部:贯彻执行黔建建通(2015)263号文件要求标准,具体施工扬尘工作,完善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技术标准和措施并进行相关细化;控制施工过程的扬尘污染;督促班组人员做到“工完场清”。

协调交叉过程扬尘的处理。

材料部:贯彻执行黔建建通(2015)263号文件要求标准,过程涉及的材料及时进场到位,并保证质量;负责各种材料整齐规范的堆码存放,并悬挂相关标识,露天堆放的材料采取有效防尘措施。

后勤管理部:贯彻执行黔建建通(2015)263号文件要求标准,负责施工便道进出口设置洗车槽,检查进出场运输车辆扬尘控制措施是否防范到位,石或扬尘等易撒漏物质车辆是否密封,对带泥车辆一律禁止上路。

安全管理部:贯彻执行黔建建通(2015)263号文件要求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对违章,违规操作行为及时纠正和制止,根据扬尘方案要求对扬尘污染行为进行处罚。

现场管理人员及其他:安装扬尘方案的部署,协助相关部门完成扬尘控制任务,对出现的违章、违规行为及时上报。

对参加本工程施工作业的所有人员进行保护环境、控制扬尘知识及重要性等有关方面的教育和宣传。

3、建立社会舆论的监督制度
建设施工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立环境保护监督牌,注明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防治扬尘污染现场监督员姓名和联系电话、项目工期、环保措施、举报电话等内容,挂牌上墙。

4、扬尘奖惩制度
为了有效开展控制施工扬尘活动,强化责任意识,共抓共管,使
得扬尘控制施工总目标得到实质性的成果,现制定以下奖惩条例:运输车辆不按规定进行冲洗或冲洗不干净就强行上路的
运输车辆上路未采用帆布覆盖
现场工人施工未做到“工完场清”
未对机械进场相关检查,无相关检查记录
场内用料堆放脏、乱、差
弃土、弃料、其他建筑垃圾未进行及时清理
对管理人员提出的整改意见不及时整改
若出现以上行为,项目部将对施工班组和个人采取50-500元/次的处罚,项目部管理人员违规、违章指挥的将处于100-600元/次的处罚。

屡次不整改的将清理出场。

八、相关扬尘控制图
洗车池示意图
洗车池两侧设置挡水墙,两端设置截水沟,以便对洗车用水进行回收处理。

扬尘源点设置2.5围栏,并美化
便道沥青硬化处理(不下于20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