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工艺试卷五一、判断题(每题1分,10×1=10)1、活性污泥絮凝体越小,与污水的接触面积越大,则所需的溶解氧浓度就大;反之就小。
()2、水处理过程中水温上升是有利于混合、搅拌、沉淀等物理过程,但不利于氧的转移。
()3、渐减曝气是将空气量沿曝气池廊道的流向逐渐增大,使池中的氧均匀分布。
()4、污泥回流设备应按最大回流比设计,并具有按较小的几级回流比工作的可能性。
()5、当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结束后,还应进行以确定最佳条件为目的的试运行工作。
()6、反硝化作用一般在溶解氧低于0.5mg/L时发生,并在试验室静沉30—90min以后发生。
()7、沉淀种类主要有: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
()8、消毒属于生物方法。
()9、失去电子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得到电子则为氧化反应。
()10、厌氧法产生的污泥量大于好氧法的污泥量。
()二、选择题(每题1分,15×1=15)1、污废水生物性质及指标有()。
(A)表征大肠菌群数与大肠菌群指数(B)病毒(C)细菌指数(D)大肠菌群数与大肠菌群指数、病毒及细菌指数2、下列哪项不属于沉淀池的异常现象()。
(A)污泥上浮(B)污泥流出(C)池水发黑发臭(D)污泥沉降3、一般情况下,污水的可生化性取决于()。
(A)BOD5/COD的值(B)BOD5/TP的值(C)DO/BOD5的值(D)DO/COD的值4、污水处理厂普通二级处理SS和BOD5的去除效果分别为()。
(A)75%(B)80%左右(C)85%(D)90%左右5、利用污泥中固体与水之间的比重不同来实现的,实用于浓缩比重较大的污泥和沉渣的污泥浓缩方法是()。
(A)气浮浓缩(B)重力浓缩(C)离心机浓缩(D)化学浓缩6、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是()。
(A)生化反应分批进行(B)有二沉池(C)污泥产率高(D)脱氮效果差7、在城市生活污水的典型处理流程中,隔栅,沉淀,气浮等方法属于下面的哪种方法()。
(A)物理处理(B)化学处理(C)生物处理(D)深度处理8、下列哪个环境因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无影响()。
(A)营养物质(B)酸碱度(C)湿度(D)毒物浓度9、竖流式沉淀池的排泥方式一般采用()。
(A)自然排泥(B)泵抽吸(C)机械排泥(D)静水压力10、下列哪种泵不属于叶片式泵()。
(A)离心泵(B)混流泵(C)潜水泵(D)螺杆泵11、标示滤料颗粒大小的是()。
(A)半径(B)直径(C)球径(D)数目12、下面哪种药剂属于混凝剂()。
(A)消泡剂(B)聚合氯化铝(C)漂白粉(D)二氧化氯13、初沉池根据刮除的污泥不致在倾斜部堆积的要求,污泥斗的坡度要求在()以上。
(A)30°(B)45°(C)55°(D)60°14、好氧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范围是()。
(A)5.5~7.5(B)6.5~8.5 (C) 6.0~8.0 (D)7.0~9.0 15、城市污水厂,初次沉淀池中COD的去除率一般在()之间。
(A)10%~20%(B)20%~40% (C) 30%~50% (D)40%~60%三、填空题(每题2分,12×2=24)1、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应控制和,以达到控制反硝化的目的。
2、污水经过格栅的流速一般要求控制在。
3、对于一定的活性污泥来说,二沉池的越小,溶液分离效果越好,二沉池出水越清晰。
4、氧能溶解于水,但有一定的饱和度,饱和度和水温与压力有关,一般是与水温成关系,与压力成关系。
5、计算曝气区容积,一般以为计算指标的方法。
6、水的循环分为和。
7、调节池的作用是调节和。
8、厌氧生物处理目前主要用于高浓度的和。
9、活性污泥法回流污泥的目的是保持曝气池中,用来分解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
10、污水处理方法中,常用好氧生物法有、、自然生物法等。
11、活性污泥的组成中Me表示有机物,Mi表示有机物。
12、曝气池按照流态分为:、等四、简答题(每题5分,3×5=15)1、初次沉淀池运行管理应注意那些方面?2、活性污泥生物相异常表现在哪些方面?3、什么叫活性污泥法?五、论述题(每题10分,2×10=20)1、简述活性污泥运行控制方式——污泥龄法的控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2、运行管理人员巡视曝气池时有哪些感观指标?六、计算分析(每题8分,2×8=16)1、某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水量10000吨,进水BOD5浓度为200mg/l,SS浓度为300mg/l,出水BOD5浓度为20mg/l,SS浓度为30mg/l,计算BOD5去除总量和SS去除率。
2、某厂混凝沉淀工段需配制的硫酸铝药液浓度为6%,试计算配制3m3药液需要投加的硫酸铝重量。
试卷五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8、×9、× 10、×二、选择题1、D2、D3、A4、C5、B6、A7、A8、C9、D10、D 11、C 12、B 13、D 14、B 15、B三、填空题1、DO 硝酸盐含量2、0.6~1.Om/s3、水力表面负荷4、反比正比5、有机物负荷率6、自然循环社会循环7、水质水量 8、有机污泥有机废水 9、足够的微生物量10、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11、可生物降解不可生物降解12、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四、简答题1、答:①操作人员根据池组设臵、进水量的变化,应调节各池进水量,使各池均匀配水;②初次沉淀池应及时排泥,并宜间歇进行;③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初次沉淀池浮渣斗和排渣管道的排渣情况,并及时清除浮渣。
清捞出的浮渣应妥善处理;④刮泥机待修或长期停机时,应将池内污泥放空;⑤当剩余活性污泥排入初沉池时,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应控制其回流比小于2%。
2、答:①微小鞭毛虫大量出现②微小变形虫大量出现③硫细菌大量出现④微生物数量骤减或运动性差的微生物大量出现⑤丝状菌大量出现。
3、答: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
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
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五、论述题1、答:污泥龄的控制方法:①按照工艺调整程序,采用静态闷曝或连续进水培养的方式,培养活性污泥至出水水质基本达标,尤其是氨氮达标。
②根据污水厂一年的水温变化,依据在达到一级A时硝化细菌在不同温度下所需的污泥龄,确定全年的污泥龄控制策略,并根据好氧区占整个生化池的容积比例,计算工艺系统所需的总污泥龄。
③每天测定MLSS、回流污泥浓度MLSSR、剩余污泥排放浓度MLSSD。
④每天测定剩余污泥排放量QD、脱水泥饼的数量VS和含水率η。
⑤通过上述生产数据计算生化池内的总污泥量和每天的剩余污泥排放量,二者的比值即为污泥龄。
⑥根据计算的污泥龄,与第2步骤确定的工艺的总污泥龄做对比,调整每天的排泥量,使系统运行的污泥龄尽可能接近于设定的值。
注意事项:①污泥龄不是短期的工艺运行调控参数,如果某天因为设备故障等原因没有排泥,可将此天忽略,但要尽可能保持生产稳定。
②采用污泥龄控制方式时,在一个稳定的污泥龄控制区间内,生化池内的MLSS会随进水负荷的变化而波动,不必一定限制MLSS在某个特定值,关键是保证系统的污泥龄在设定值附近,并尽可能在区间内保持稳定。
③要求生化池内MLSS、回流污泥浓度MLSSR、剩余污泥排放浓度MLSSD、剩余污泥排放量QD、污泥脱水泥饼的数量VS和含水率等生产数据尽可能准确,并能够相互校核。
④每天计算系统的污泥复负荷值,每天测定污泥的SV和SVI值,关注污泥龄、MLSS、污泥负荷的变化,相互校核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答:巡视人员在巡视曝气池时首先可得到的是感观指标,通过观测一些表观现象及时调整工艺运行状态或紧急处理发生的事故等。
如水的颜色、气味、泡沫、絮体流态等。
①正常的活性污泥颜色为黄褐色,正常的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气味为土腥味。
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强,即生物活性越高,土腥味越浓。
但黄褐色和土腥味只是活性污泥正常的指标之一,而不是唯一指标。
还需通过其它理化指标加以确定。
如果颜色发黑或闻到腐败性气味,则说明供氧不足或污泥发生腐败。
需增大曝气量或减少进水量。
②巡视人员应在巡视中观察曝气池内气泡翻腾的均匀性和气泡尺寸大小均匀性,如果局部气泡变少,则说明曝气器有问题,可能局部堵塞,需清洗曝气头或曝气器具。
如果局部有集中上冒水柱、水圈,说明曝气头或曝气膜破碎,需更换新曝气头、曝气膜。
③巡视中应观察曝气池中有无泡沫产生,如发现其有异常现象,则按曝气池内发生泡沫时对策及经验,具体实施消泡的办法。
六、计算分析1、解:BOD5去除总量=(200-20)÷1000×10000=1800kg/dSS去除率=(300-30)÷300×100%=90%2、解:M=6%×3×1000=180kg即需要投加180kg硫酸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