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 》、柳青的《》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北岛的诗歌 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 ”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 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 ,而后有田汉的话剧 、姚雪垠的长篇小说 (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 》、曲波的《 》、吴强的《》、冯德英的《 》、梁斌的《 》、欧阳山的《 》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 》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 、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 、 、 、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 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 ”。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 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 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 》、卢新华的《 、周克芹的《 》等为代表。
14、残雪的小说 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15、新时期,巴金的《 》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 、 、 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 》、《 》为代表的 “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田汉的历史剧 是他创作的顶峰。
19、地主冯兰池与冯贵堂两父子都是梁斌的小说 中的人物。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 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 ”不再先锋。
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 、洪峰、 、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22、80年代中期以后,以 、 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
23、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 、 和秦牧。
24、杨沫的 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
25、双百方针指的是“ 、 ”,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6、 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27、《百合花》描述了 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 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 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0、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 、”的“双百方针”。
31、朱老忠是梁斌的长篇小说 中的主要人物。
32、《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是用 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33、巴金的散文集 被称为一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 。
34、 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
35、艾青重返诗坛的第一部诗集是 。
36、《创业史》中刻划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梁山老汉 。
号称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 、 和 。
37、最早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 ,改革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的《乔厂长上任记》,他塑造的一批改革者形成了 “开拓者家族 ”。
先锋小说中叙事革命的代表作家是 马原 。
38、“伤痕小说”因 的《伤痕》而得名,而最早的“伤痕小说”是刘心武的 ,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宋宝琦和谢惠敏。
39、在“文革”的地下文学中,影响最大的知青诗人是 ,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诗歌组织是 白洋淀诗群 ,而传抄最为广泛的小说则是张扬的 。
40、 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
41、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 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42、《茶馆》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满族人是 。
43、被冯雪峰誉为 “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作品是 。
44、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 。
45、路遥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46、中国作协主席 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
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 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47、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的被合称为“三恋”的小说是《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48、王蒙的小说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是“干预生活”类小说中的代表作。
49、《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 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
50、池莉的中篇小说 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51、 是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标志。
52、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保卫延安》。
53、1951年对电影 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
54、1953年,青年作家 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
55、女作家 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56、 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选的长篇小说。
57、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 、 、 、。
58、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 。
59、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 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 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60、 “文革”的导火索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 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二、选择题(单选及多选题)1、50年代前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是( )。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三里湾》B.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周立波《山乡巨变》C.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暴风骤雨》2、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 )。
A.田汉的《关汉卿》B.老舍的《茶馆》C.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D.曹禺的《胆剑篇》3、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 )。
A.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B.抗日战争后的文学C.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D.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学4、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 )。
A"改革文学" B."反思文学" C."伤痕文学" D."知青文学"5、新时期所谓"复出的诗人"的代表人物是( )。
A.孙犁和闻捷B.艾青和公刘C.郭小川和北岛D.舒婷和顾城6、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是( )。
A.舒婷和顾城B.北岛和海子C.马原和格非D.池莉和方方7、新时期,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文坛的巴金的随笔集是( )。
A.《随想录》B.《新声集》C.《巴金近作》D.《创作回忆录》8、新时期作家中,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继承鲁迅遗风的是( )。
A.方之B.高晓声C.梁晓声D.贾平凹9、以下革命军事题材小说中,富于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是( )。
A、《红日》B、《林海雪原》C、《保卫延安》D、《百合花》10、王蒙1956年震动了当时文坛的一篇短篇小说是( )。
A.《青春万岁》B.《春之声》c.《坚硬的稀粥》D.《组织新来的青年人》11、被评论家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的作品是( )。
A、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B、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C、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2、《保卫延安》和《红日》的相同的地方有( )。
A、都是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
B、都选取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些著名战役,都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作品的主人公都是连长,前者塑造了连长石东根的英雄形象,后者塑造了连长周大勇的英雄形象。
13、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人是( )。
A、刘白羽B、秦牧C、杨朔14、以生活“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为哲理思索的作品是刘白羽的( )。
A、抒情散文《日出》B、报告文学《早晨的太阳》C、游记散文《长江三日》15、一般来说,“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形容的是( )。
A、刘白羽散文的特色B、秦牧散文的特色C、魏巍散文的特色16、因创作成就突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
A、老舍B、田汉C、曹禺17、贯穿《茶馆》全剧的三个人物是( )。
A、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B、王利发松二爷秦仲义C、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18、“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 )。
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1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顾城( )。
A《黑眼睛》B《一代人》 C《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D《远和近》20、艾青的诗集《归来的歌》中有三首最有影响的长诗是( )。
A《光的赞歌》 B《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C《鱼化石》 D《在浪尖上》21、从文学的角度看,选出与其他三篇不同类的一篇( )。
A《红高粱》 B《人生》 C《红旗谱》 D《天山牧歌》22、忠厚、善良、守本分,做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形象出自:( )A《龙须沟》 B《茶馆》 C《丹心谱》 D、《绝对信号》23、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 )A《冈底斯的诱惑》B《现实一种》C《烦恼人生》D《山上的小屋》24、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朦胧诗人是( )A北岛 B、食指 C舒婷 D顾城25、“知识性、趣味性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 )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26、《班主任》中着力刻画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是( )A谢惠敏 B章永璘 C宋宝琦 D马缨花27、高行健的探索剧有( )A《车站》 B《陈毅市长》 C《绝对信号》 D《假如我是真的》28、被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的女作家是( )A铁凝 B方方 C残雪 D池莉29、贾平凹八十年代的“商州系列”小说有( )A《天狗》 B《浮躁》 C《腊月 正月》 D《废都》30、被称为“民族的秘史”的小说是( )A《古船》 B《绿化树》 C《北方的河》 D《白鹿原》31、《保卫延安》的作者是( )A.吴强 B.曲波 C.梁斌 D.杜鹏程32、柳青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力作是( )A.《三里湾》 B.《山乡巨变》 C.《创业史》 D.《不能走那条路》33、《李自成》(第一卷)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古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它的作者是( )A.郭沫若 B.吴强 C.姚雪垠 D.欧阳山34、1952年,作家李准发表了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表现应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脱贫致富内容的短篇小说,它是( )A.《我的第一个上级》 B.《三年早知道》 C.《不能走那条路》 D.《套不住的手》35、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 )A.《百合花》 B.《桂林山水歌》 C.《双桅船》 D.《弧线》36、“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中,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形式的优秀话剧是( )A.《龙须沟》 B.《关汉卿》 C.《胆剑篇》 D.《茶馆》37、王利发是下面哪部话剧中的主人公( )A.《龙须沟》 B.《方珍珠》 C.《茶馆》 D.《明朗的天》38、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的作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