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网整治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目录实施方案目录 (2)第一章总论 (4)一、项目概况 (4)二、项目实施背景 (4)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6)四、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五、移民受益情况 (8)六、主要技术指标 (8)第二章项目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9)一、建设规模 (9)二、主要建设内容 (9)第三章建设地址及条件 (10)一、建设地址 (10)二、自然条件 (10)三、基础设施、规划及社会环境等条件` (11)第四章工程技术实施方案 (13)一、设计依据 (13)二、主要施工方案 (14)三、新修伪白玉护栏 (22)四、原材料种类及数量 (22)第五章建设工期、进度安排 (23)一、建设工期 (23)二、进度计划 (23)第六章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5)一、投资估算依据 (25)二、项目投资估算 (26)三、资金筹措 (26)四、资金使用计划 (26)五、资金估算表 (26)第七章资金管理办法 (29)第八章效益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 (30)一、移民效益 (30)二、社会效益 (30)三、环境影响评价 (31)第九章施工组织、保障措施 (32)一、组织机构 (32)二、工程管理 (32)三、工程协调 (33)四、保障措施 (33)第十章建后管理 (34)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某污水管网整治工程(二)项目性质:新建(三)项目业主:街道办事处(四)建设地点:街道社区(五)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某污水管网整治:整治**联建房污水管网120m,**联建房污水、雨水管网各150m,**联建房污水管网280m,修建安全栏杆30m (六)项目建设期为:6个月,即: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二、项目实施背景(一)自然地理状况某县位于**市东北部、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区、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全县幅员面积3649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24个镇,16个乡、655个村、镇社区。
人口134.21万(其中:农业人口115.18万人)。
(二)移民搬迁背景全县淹没涉及2006年行政区划调整前的35个乡镇、205个村、926个村民小组,淹没幅员面积123.8平方公里,淹没岸线总长707.8公里,淹没涉及搬迁建设县城1座、集镇23个、单位760个、工矿企业181户,动迁人口17万人。
(三)现状及提出的理由在三峡库区移民安置搬迁建设中,**社区占地移民安置点由于短期疾风骤雨式的限期建设,并受地形和用地条件等建设条件的诸多限制,安置点房屋建筑布局零乱,建筑密度大,相邻房屋间距小,通风不畅,采光不足,防火安全难以保障,近年来,由于社区排水系统紊乱,车辆的倒车和倾轧间接导致雨污管网破损严重,输出管道渗漏,臭气排泄不畅导致臭味不断扩散到居民房屋中。
社区基础设施不尽完善,随处可见污水渗流,卫生条件差,臭死人!人居环境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在库区具有典型性。
已严重影响周边人群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
**社区占地移民安置点移民群体对此反响强烈,怨声不断,强烈要求政府实施社区环境整治,曾多次到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上访、集访,存在不安定隐患。
项目业主就此提出****污水管网整治,是为方便移民生活及顺应和谐社区新形势的需要,符合解决移民遗留问题结余资金支持方向,建议纳入解遗结余资金范畴予以解决。
(四)项目地概况**街道是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是全县城镇人口最多城镇移民最多的行政区域,幅员面积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人(其中移民4万人)。
**街道辖**嘴、天鹅、**、白鹤、滨江、张家坝、民德、**、白云、复兴、杨沙、道湾12个社区和马沱、黄岭、建民、龙溪4个村。
****社区坐落于**街道中心位置,属于街道核心区域。
三、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造福人民,发展区域经济的需要拟建项目,地处某县**街道的核心区域,随着某县城乡经济的起飞,原雨污管网老化破烂严重,管网纵横交错且未设置检查井,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的需要,不适合库区移民安居乐业,基于以上背景,本项目业主提出****污水管网整治项目。
为**社区移民群众提供完善的雨污管网配套设施,对造福与方便人民群众,以及改善居住和经济发展环境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是移民稳定致富工作,安居乐业的需要项目区域内,居住居中,移民众多。
由于各种的历史经济原因,某县**街道,没有能力改造杨湾**污水管网、安全护栏等基础配套设施整治项目。
给移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移民群众对整治完善生活配套设施的需求日益高涨。
该项目实施后,能解决**街道**社区约380余移民完善生活设施配套问题,对该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城市建设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是三峡库区移民雨污管网等整治工作积累了多年的丰富经验。
某县城镇雨污管网整治建设工作开展多年来,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工作经验,为雨污管网整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库区移民具有强烈的环境整治建设愿望和充足的劳动力。
移民安置区移民绝大部分具有强烈的基础配套发展要求,迫切需求尽快开展城镇社区配套整治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完善区域环境配套设施。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环境、交通等设施的改善,拟建的某县****污水管网整治建设项目,能完善城镇居民的生活休闲配套设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新城镇建设,化解移民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满足广大移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经济产业发展需要、完善基础设施,解决三峡移民的安稳致富、带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等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一)项目总投资该项目计划投资28.00万元。
(二)资金筹措申请某县2012年度解决移民遗留问题结余资金28.00万元。
(三)资金使用计划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投入资金28.00万元五、移民受益情况据调查:该项目受益区域为某县**街道。
直接受益移民人数380人,间接受益移民人数1000多人。
六、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技术综合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市配套设施发展规划》(2000-2020)**市交通委员会2002年8月精神和某县解决移民遗留问题结余资金的相关规划,本项目拟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如下:一、建设规模某污水管网整治:整治**联建房污水管网120m,**联建房污水、雨水管网各150m,**联建房污水管网280m,修建安全栏杆30m。
二、主要建设内容(一)整治雨、污水管网:700米;(二)更换UPVCφ300双壁波纹管:700米(公称外径φ100~300、、材质Q235A非金属复合材料、壁厚2~4mm);(三)新建安全防护栏:伪白玉护栏长30m第三章建设地址及条件一、建设地址某社区。
二、自然条件(一)气象该区域属低丘河谷平坝热优伏旱区,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具“春早、夏热多暴雨、秋爽多绵雨、冬暖”的气候特点。
无霜期长达300余天,无冰冻史。
(二)气温常年平均气温18.50C,最高年平均温度29.90C,最低年平均温度6.50C,多年平均气温18.70C,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3.50C。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0C(1991年8月26日至28日)。
(三)风历年各月都以偏北风最多,且静风率高,年开均为36%,风力微弱,平均风速1.4M/S。
(四)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085.3毫m,最大年降雨量1614.8毫m,最少年平均降雨量是941.4毫m。
最大日降雨量266.6毫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110毫m,集中降雨月份为5、6、7、8、9月,年降雨量最多日数113天。
(五)雾历年平均雾日29.4天,最多49天,最小10天。
三、基础设施、规划及社会环境等条件 `(一)交通某县交通运输体系已形成以“一江四河”和渝巴路、开利路为主干线,构建了“一纵一横两循环”的交通主骨架,项目区通过开利路交通可与外界沟通,建设地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二)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本项目所在的某县位于某县域的中心长江北岸,江岸线6公里且客货码头齐备,是奉节、巫溪、巫山上**必经之路。
距离宜昌和**只有300公里左右。
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兴建,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和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决策,给**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也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给排水项目内给排水管网设施完善,均能正常使用。
(四)供电某县供电网络已形成,该项目可就近与某县10KV电源相接。
(五)通讯某县的通讯基础设施较完善,项目区内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等通讯设施均已开通,能够满足需要。
(六)建筑材料供应工程建设所需钢材、水泥、砖、砂、石料等就近能满足供应。
(七)防洪、排涝、防潮设施条件拟选场址所处的位置周边排水系统较完善,地势平缓,不存在洪涝灾害之忧,只要完善项目排水管网设施,接入项目区排水管网系统,即可满足防洪排涝要求。
(八)环境保护条件拟建项目是环境整治,日常运营无“三废”排出,对周边的环境及社会影响不大。
项目管护主体工程按国家有关标准设计施工,因此,项目建设能够为当地环境容量所接受,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九)施工条件项目场地周边交通便利,项目区道路、排水设施较完善,排水通畅,施工条件较好。
第四章工程技术实施方案本工程雨污管主要沿社区道路敷设,主要管径为UPVCφ300管道、PVC双壁波纹管,自流方式汇入城区雨污主管道。
管道埋深一般为0.8m左右,管道坡度2‰~2.5‰。
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2、《室外排水管网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4、工程区地形、工程地质、交通等条件;5、业主提出的建设要求。
(二)、本项目主要控制点主要控制点管网线路布设和排水的通畅,在社区两侧人行道设雨污排水管道,就近接入市政管网。
管网布置主要地物控制点为:雨污排水管网拟建地地形和周边建筑物等。
二、主要施工方案1、工艺路线该项目属基础设施整治项目,小区房屋已全部建成,道路已硬化,人行道已铺装完成。
本着简便、安全、可靠、经济、易行的原则选择工艺路线。
总体上按照以下基本顺序安排施工:测量放线→沟槽挖土和支护→管道基础施工→铺设管道→砖砌检查井→沟槽回填依次类推,使各工序间交叉流水施工,充分利用机械、劳力,加快施工进度。
2、主控项目⑴排水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无坡和倒坡。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⑵基础严格按照“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及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管道埋设前必须做灌水实验和通水试验,排水应通畅,无堵塞,管接口无渗漏。
检验方法:按排水检查井分段试验,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加1m,时间不少于30min,逐段观察。
⑶承插接口的排水管道安装时,管道和管件的承口应与水流方向相反。